12.12 三條地鐵+一線江景,住在羅衝圍的人要笑了……

三條地鐵線匯聚

外加一線江景

羅衝圍要大變樣了!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近日,地鐵13號線二期槎頭站場站綜合體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第三屆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第13次會議上獲得通過,將對槎頭站以西地塊進行綜合開發,並配套少年宮、幼兒園等,為周邊工業園區進行商住配套,提升區域活力。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地塊位置圖

60個軌道交通場站將建綜合體

為提升廣州軌道交通站點的綜合服務水平、高效利用土地和籌集軌道交通建設資金,市發改委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廣州市國鐵客運、城際、地鐵場站綜合體概念方案》並於2018年5月通過市規委會主任委審議,同年8月獲市政府批准實施。該規劃明確了60個場站綜合體的用地範圍和交通配套設施規模,並議定60個場站綜合體中,城際、地鐵站場站綜合體容積率高於測算容積率5.0的,需提交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審議。

槎頭站場站綜合體屬於上述60個場站綜合體之一,在概念方案中部分地塊容積率高於5.0,故而需提交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審議。槎頭站場站綜合體為槎頭站東側和西側兩個地塊,東地塊正在實施軌道交通工程的徵收工作,徵收紅線尚未穩定,目前暫不具備綜合開發條件,本次規劃暫不進行調整;西地塊為市土發中心已收儲地塊,本次

結合土地收儲實際情況及綜合體近期建設需求,擴大槎頭站綜合體西地塊的用地範圍並優化規劃方案。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綜合體效果圖(從黃金圍大道看珠江)

槎頭站西地塊選址位於白雲區珠江西航道以東,東側為規劃的黃金圍大道,北側為廣海路,用地面積7.19公頃(淨用地面積6.79公頃)。用地權屬原為廣州市槎頭水泥廠用地,現已完成土壤修復工作。

黃金地塊將引入居住人口

槎頭站是在建地鐵13號線二期、地鐵12號線及遠期的佛山8號線換乘站,可實現白雲西部與廣州中心組團及東部發展組團的便捷聯繫,是白雲濱江走廊重要的交通樞紐站。槎頭站西地塊位於黃金圍大道與珠江西航道之間,可謂是一線江景地塊,加上便利的交通,可謂是黃金地塊。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地塊匯聚3條地鐵線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槎頭片區現狀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槎頭片區位於廣州城市中心區邊緣,目前基本為工業區,區域開發成熟度較低。槎頭站綜合體定位是產業配套服務中心,基於羅衝圍商貿產業基礎,為周邊產業園區進行商住配套,發揮軌道交通換乘、商業服務、創意辦公、文化休閒、生態居住、社區服務等功能。該綜合體的建設有助於引入居住人口,提升區域人氣,激發發展動力;項目公服配套以“15分鐘生活圈”為行動導向,結合軌道交通樞紐建設,配套發展,兼顧周邊生活需求。

這個“黃金片區”將如何大變樣?

看過來

↓↓↓

土地優化利用

本次規劃對土地進行了優化利用,槎頭西場站綜合體地塊用地性質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兼容商業設施、商務設施、行政辦公用地及城市軌道交通用地,用地面積67915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245290平方米,其中住宅及公建配套面積154282平方米,商業/商務(包括零售百貨、辦公及會展等)面積87508平方米,容積率3.6,綠地率

30%,建築密度30%。

周邊配套

周邊還配套公園綠地和社會停車場用地,設置P+R停車場、自行車停車場、公交首末站等,配套停車位2969個。

社區公服設施配套

設置社區少年宮1處、12班幼兒園1處、託兒所1處、家庭綜合服務中心1處、社區居委會1處,居民建設場所2處等,用地面積共計15290平方米。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綜合體效果圖

保留濱江公共綠地

規劃還優化了周邊路網,對接片區在編的黃金圍大道道路控規修正方案及沉香沙大橋設計方案,綜合考慮用地權屬、片區發展訴求、可實施性等因素,優化地塊周邊路網方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集散效率。

路網規劃

在綜合體地塊內新增兩條道路寬度分別為15米和10米的規劃支路,加密該區域東西向路網;擴寬現行控規棠槎路寬度至40米,銜接黃金圍大道;對接白雲區在編路網規劃和濱江綠化帶需求,新增規劃寬度為30米次幹道規劃沿江路(棠槎路-白雲一線段)。

值得注意的是,槎頭站地塊與珠江中的小島沉香沙隔江相望,規劃中的沉香沙大橋線位於地塊南側。沉香大橋系統工程是金沙洲地區與廣州主城區重要通道。該線路總長2.87公里,起於裡橫路,經彩濱北路,經珠江西航道的沉香島南側,往東與白雲區規劃的黃金圍大道相交,終點止於廣清高速連接線(增槎路)。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地塊交通優化圖,沉香沙大橋從地塊南側經過

規委會要求,一定要將濱水空間留給公眾,建築要與珠江要有足夠的退縮距離。

將打造濱水步道

規劃中也提出,濱水步行帶將打造立體、多元化的親水體驗,主要功能有濱水步道、臨水步道等,以及濱江休憩、親水臺階等可讓行人停留、休憩、觀景。

整體空間形態滿足沿江一線退縮距離及控高要求,根據《廣州總體城市設計》對珠江西航道管控要求,

保留100~200米的濱江公共綠地,臨江一線建築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形成“前低後高”的濱江建築高度控制梯度,地塊內最高建築為160米。

片區從黃金圍大道至珠江,從獅子山至棠槎路,將形成空間連續的綠色景觀帶。黃金圍大道至珠江西航道方向將串聯站前廣場、中心花園、城市綠地及珠江;獅子山至棠槎路方向將串聯獅子山及兩塊中心花園。將沿江濱水綠地、城市綠地、獅子山以及口袋公園串聯起來,形成“一體”式,連續性的景觀片區,打造“環境友好型”社區。

未來

這裡地鐵匯聚、路網發達

水清岸綠、宜商宜居

讓我們共同期待!

三条地铁+一线江景,住在罗冲围的人要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