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進入尾聲,回顧過去一年的電影市場,既出現了《流浪地球》《哪吒》等票房40億+的爆款作品,《我和我的祖國》這樣的“平民視角”獻禮片,也出現了《少年的你》《誤殺》等優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電影類型題材全面開花,以阿里影業、騰訊影業、貓眼影業為代表的互聯網影視公司也分別從宣發、出品、創制等多個維度深入產業,存在感滿滿。截至截稿前,2019年年度總票房已超過632億,其中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達到了46部,從電影類型,出品、發行公司,導演等角度出發,影視產業觀察對本年度的國產電影現象和趨勢進行了一番梳理。
類型片創作成趨勢
通過影視產業觀察對這46部票房過億電影的整理發現,科幻電影和動畫電影在今年票房突破最大,同時動作類型電影在今年也佳作頻出,這三大類型在46部電影中的票房佔比接近57%。2019年初,《流浪地球》於整個春節檔電影中脫穎而出,取得46.6億的高票房,開啟了國產電影的“科幻元年”。在科幻片外,動畫電影也是2019年的爆款集結地,從上半年的《白蛇:緣起》,到暑期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之後的《羅小黑戰記》,多部動畫電影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另一個得到市場廣泛青睞的類型是動作類型,這一類型在今年表現最為穩定,包括《掃毒2》《使徒行者2》《反貪風暴4》等影片在內均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這類影片大多都出自中國香港的類型片導演,將槍戰、打鬥、爆破等動作戲融入其中,以視覺取勝的同時緊貼熱點話題,譬如《掃毒2》圍繞“緝毒”,《反貪風暴4》圍繞“反腐”,這類娛樂性頗高的動作片往往都會成為觀眾的首選,頻頻成為電影市場的“救市主”。
愛情、喜劇類型片也受到了觀眾的青睞,據觀察,這兩大類型元素通常都會同時出現在一部影片中,譬如《最好的我們》和《受益人》均囊括了愛情和喜劇元素。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發現,在票房過億的46部電影中,喜劇、愛情電影票房佔比達到了30%。
愛情、青春等類型由於本身的相近性能夠更容易地進行融合,但從這46部票房過億的電影來看,將風格迥異的類型糅合在一起也成為2019年爆款電影的一大趨勢,往往能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在票房過億的國產影片中,超過35%的電影包含了2種以上風格迥異的類型元素,如《瘋狂的外星人》將喜劇和科幻題材相融合,《飛馳人生》將喜劇和動作題材融合。
主旋律電影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
除類型電影爆款頻出外,2019年電影市場最顯著的變化便是主旋律電影日益受到市場青睞。隨著中國電影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主旋律電影的拍攝手法也在被進一步革新,逐步向年輕化、商業化傾斜,新主流大片應運而生。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在票房排名前5的頭部影片中,新主流大片佔據3席,包括《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實現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除了票房的提升外,新主流大片的質量相較於過去也有了較大突破,根據貓眼電影和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顯示,上述3部新主流大片的觀眾評分均達到了9+。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例,影片在貓眼、豆瓣、淘票票上均收穫了高評分,其中貓眼9.7的評分刷新了國產片最高評分紀錄,高口碑也助力影片票房不斷飆升,掀起全民觀影熱潮。可以說,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代表的新主流大片在2019年成為了票房主力軍。
互聯網影視公司成績顯赫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公司在電影行業的參與度越來越廣泛。以騰訊影業、阿里影業、貓眼影業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影視公司,在今年分別深度參與電影營銷、發行、出品、創制等,在多個環節持續為影片助力。在2019年經濟環境整體低迷的狀態下,互聯網影企對電影行業的推動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在票房過億的46部影片中,以騰訊影業、阿里影業、愛奇藝影業為代表的互聯網影視公司共參與了34部影片的出品及聯合出品,總票房超過了350億,在這其中既包含票房達30億+的頭部影片,如《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背後都有阿里影業和騰訊影業;也有人文氣質影片,如近期上映的,騰訊影業參與的《南方車站的聚會》,而正在熱映的《誤殺》,淘票票也是出品方之一。
除了參與影片的出品外,互聯網影企還在宣傳營銷環節為電影持續助力。其中阿里影業通過打通及綁定淘票票及優酷雙平臺,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宣發陣地之一。在《受益人》上映前,阿里影業旗下宣發平臺燈塔聯動淘寶直播發起線上賣票活動,主演大鵬、柳巖在影片上映前現身“全球好物推薦官”薇婭的淘寶直播間,通過“網紅”直播帶貨的形式,111666張電影票在6秒內被搶售一空。
背靠騰訊新文創生態的騰訊影業則多聯動生態內其他產品,在宣發環節為影片持續助力。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例,作為影片的聯合出品方,騰訊影業聯動《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多款遊戲開屏主題海報推薦觀影,觸達上億遊戲用戶。
單片出品發行公司數量增多,大量新玩家入局
2018年,有多達1946家涵蓋影視業務的公司被註銷和吊銷,在影視公司紛紛停運和行業內影視投資意願下降的“寒冬”籠罩下,2019年不少傳統影視公司都更傾向於抱團取暖。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在2019年票房過億的46部電影中,出品、發行公司數量大於10家的影片多達35部,佔據80%左右,以單片《我和我的祖國》為例,參與影片出品的公司數量達到51家,創2019年單片出品公司數量之最。在資本寒冬的籠罩下,包括博納、光線等在內的龍頭公司都傾向於聯合出品以分擔項目風險。
龍頭電影公司的抱團也導致了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2019年票房排名前10的國產電影總票房為250億,比去年增加了45億,在票房佔比方面,今年票房前10的影片約佔全年票房總量的40%,比去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
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也相應使得票房在1億左右的腰部影片數量增加,這些影片往往都由中小型公司參與出品發行,由此也催生了不少新入局的玩家。在票房過億的46部國產影片背後,有多達150家公司都是首次參與電影的出品發行,譬如在《我和我的祖國》出品方陣營中,就有今年新成立的影視公司佳文映畫,除了參投《我和我的祖國》外,佳文映畫今年還參與了《吹哨人》和《如影隨心》兩部影片;另外由王思聰成立的上海香蕉影業在去年曾參與出品電影《後來的我們》,作為剛成立不久的行業新貴,該公司在今年也參與出品了《誤殺》和《小小的願望》兩部票房過億的中小成本電影。
新人導演驚豔亮相,中生代導演持續輸出精品
2019年,青年導演勢不可擋地扛起票房大旗,據影視產業觀察統計,在今年票房過億的46部影片中,有23部均來自80後青年導演,他們拍攝的作品大多都為商業氣息更濃的類型片,在這其中又有7部作品為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誤殺》的導演柯汶利,《羅小黑戰記》的導演木頭,《最好的我們》的導演章笛沙,《受益人》的導演申奧,《來電狂響》的導演於淼,這些新銳導演也為2019年的電影市場注入了嶄新的活力。
新人導演的大量湧現,離不開電影節創投會、影展基金以及影視公司推出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已經舉辦11屆的西寧FIRST影展一直致力於挖掘青年導演,今年的小成本佳作《平原上的夏洛克》便出自FIRST影展。同時,電影行業內的知名人士也一直致力於新導演的培養,票房剛剛達到7.9億的《誤殺》,是導演柯汶利的長片處女作,在開拍前便得到了陳思誠的大力支持,他還同時擔任了影片的監製;另一部票房過億影片《受益人》導演申奧,來自於甯浩創立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該計劃已經推出了多位優秀青年導演,包括《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
此外,影視公司在近年也致力於扶持新人,如騰訊影業一成立就推出NEXT IDEA青年影視人才計劃,長線扶持年輕人才,其中在編劇維度,每屆都會邀請業內知名編劇,如王紅衛、沈嚴、康洪雷等面對面指導青年編劇;導演方面,騰訊影業參與出品的,由青年導演王麗娜掌鏡的長片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先後斬獲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獎、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獎等,王麗娜也憑此片獲第二屆海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在各類青年導演計劃的扶持下,新銳導演在2019年頻繁亮相,也不斷製造票房爆款,而60和70後的中生代導演則在2019年產出了優質的主旋律電影,其中《中國機長》《攀登者》兩部主旋律電影分別出自兩位60後中生代導演劉偉強和李仁港之手。在類型片和藝術片領域中生代導演也穩紮穩打,以甯浩、邱禮濤、葉偉信等為代表的類型片導演,先後拍攝了《瘋狂的外星人》《掃毒2》《使徒行者2》《葉問4》等賣座電影。與此同時,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一度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刁亦男導演的新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則是今年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唯一華語片。與不斷創造亮眼成績的新人導演、類型片導演一起,2019年中生代導演也持續在商業片領域進行探索。
結語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向好發展,電影類型更加多樣化,新主流大片受到市場青睞。互聯網影視公司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與傳統影視公司一起盤活電影市場,深度參與影片出品、發行、營銷等各個環節,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在這其中既有票房大賣的商業電影面世,也有獲得不俗口碑的藝術精品誕生,與此同時,新人導演和新公司頻頻亮相,在電影公司、創作者和觀眾的共同參與下,相信今後的電影市場將會呈現出更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
— THE END —
作者 | 彭侃 邁克李
閱讀更多 影視產業觀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