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理解魯迅《秋夜》裡諸如“棗樹”、“天空”等意象的象徵意義和全詩的語言特色?

蕭鳳拙


聽到《秋夜》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時想不起來到底是哪篇文章,但如果提一下這篇文章的開篇,很多人都聽說過: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因為不理解,這種表述曾經被很多人“詬病”,但如果知道了這句話的象徵含義,就會為魯迅的文筆而拍案叫絕。

要想理解這一篇文章,不能只從文本上分析,更要知道魯迅經歷了什麼事情,才寫出了這樣一篇文章。

而魯迅之前的經歷恰恰就是被很多人忽略的。

成名之前,魯迅有十年蟄伏期

我們印象當中的魯迅其實是1918年之後的魯迅,也就是這一年,周樹人用了“魯迅”的筆名寫作了《狂人日記》,引起了文化界的廣泛重視。

而魯迅卻是在1909年回國的,那麼這近十年時間裡,魯迅都做了什麼事情?

這十年被稱作“沉寂的十年”。

在這個階段,魯迅做的最多的事,是靜下心來抄了很多碑帖,並且做學術的研究。

根據史料來看,魯迅是在1912年來到了北京,擔任教育部僉事,經常去當地最大的書市琉璃廠購買殘碑拓片進行抄錄,這件事持續了很多年。

直到1917年的除夕,魯迅在日記裡還記載著他抄錄的事情:

舊曆除夕也,夜獨坐錄碑,殊無換歲之感。

棄醫從文的魯迅,本來就想著以文字來喚醒國民,那為何卻躲在家裡抄碑帖、做學術呢?

就是因為孤獨,沒有盟友。

當時的文學界,胡適、李大釗、陳獨秀等等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們還沒有拉出一條統一的戰線,都處於各自為戰的鬆散狀態,或者說這條戰線正在籌備階段,除了後來的幾位新文化統帥之外,魯迅這等後來的“闖將”基本上都在蟄伏期,靜觀社會文化的走向。

躊躇滿志地歸國,遇到的卻是一腔熱情無處施展,這種孤獨的狀態持續了十年之久,魯迅也孤獨了十年之久。

1918年之後到1924年之前,魯迅都經歷了什麼

好不容易熬到了1917年,錢玄同邀請魯迅加入了《新青年》雜誌,等待許久的魯迅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了。於是就有了《狂人日記》、《孔乙己》等等《吶喊》中的小說問世,在文學領域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本來是一件喜人的事情,但沒想到的是,魯迅在這一階段又遭遇了兩重沉重的打擊,而這也是《野草》散文詩集出現的直接原因,《秋夜》正是這一狀態下的寫照。

首先是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文化陣營出現了嚴重的分裂。當事人是胡適和陳獨秀。

一般觀點認為,胡適是發起新文化革命的先聲,但其實並不是這樣,胡適提倡的是“文學改良”,他寫作的文章是《文學改良芻議》、《建設中的文學革命》。而真正要求進行激烈革命的是陳獨秀。

這就導致了兩者觀念上出現了最初的分歧。

而隨著胡適後續反對新文化運動與政治運動的配合,新文化陣營最終分裂。

魯迅等待了十年的盟友、戰線,在這一階段分崩離析,“整理國故”的思潮再次席捲,新文化運動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有覆滅之危。

而也是在這一階段,家庭的劇變成為了魯迅這一生最大的傷痛。

魯迅一家有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三人約定好了,永不分離,孝順母親,讓其在北京享清福。

但是,因為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的緣故,先是1922年末,周建人搬離居所。

魯迅與羽太信子的關係也急劇惡化,一家人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

1923年7月14日,魯迅在日記中寫道:

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

在此之前,甚至就是這一天的早飯和午飯,一家人的飲食都是由羽太信子負責的,而這一天的晚飯開始,魯迅“自室吃飯”,可見關係已經降到冰點。

果不其然,就在7月19日,魯迅收到了周作人的一封言辭曖昧、含混的絕交書,兄弟自此反目。

至於說魯迅和周作人為何反目,這一直是一個謎團,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關。

所以有人說是因為金錢緣故,也有人說是情感糾紛,甚至有人講是在日本時魯迅和羽太信子的往事,但都只是猜測,不能當真。真相大概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

盟友的分崩離析,手足的驟然反目,經歷了這兩件人生大事,家國兩方面都未能取得建樹,魯迅身心疲憊的狀態可想而知。

《秋夜》的主題和特色:孤獨

回到《秋夜》的第一句話,兩顆棗樹的描寫。

如果知道了魯迅這十幾年來的遭遇,大概就能體會到此處的用意了。

兩顆樹,都是棗樹,並且離得很近,但是隻能分開稱呼,不能說成“兩顆棗樹”,這種明顯地分化就是為了凸顯,盟友之間的背離,兄弟之間的反目。本來曾是一路人,如今卻形同陌路。

這是怎樣的孤獨呢?

這篇文章裡有著幾個很明顯的意象,遍體鱗傷的棗樹,壓抑的天空,慘白的月亮,以及後文提到的蒼翠的英雄。還有其他的諸如蜂蝶、夢、小花、野草等較為渺小的事物。

不要走進誤區之中,認為所有的意象都會代表著什麼,意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其組合起來之後給人的感覺。

天空廣袤、深藍、無處不在,這就給人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月亮的慘白、逃避、驚慌又給人一種慌亂幽寂的感覺;棗樹似乎有所指,棗子被打落,枝幹遍體鱗傷,一株是魯迅自己,另一株是盟友和手足兄弟,似乎這種解釋最為貼切。

整篇文章都是一種“獨語”的狀態,更加讓孤寂的感覺變得明顯。

而如何來排遣此種孤寂的心緒呢?這就是魯迅筆下“蒼翠的英雄們”。

魯迅所致敬的“英雄”是誰呢?是那些撲火的飛蟲,也是古時候那些捨生取義的英雄們。

魯迅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盟友了,於是只能在精神的園地裡繼續耕耘,跨越時代和古人進行精神的交流,用古人的事蹟激勵自己。

說到底,還是孤獨而已。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1924年9月15日,魯迅寫下了散文詩集《野草》的第一篇詩歌《秋夜》,在這篇散文詩裡,他廣泛地運用了象徵主義的藝術手法,從而使該文成了一篇象徵主義的傑作。

1932年魯迅在《南腔北調集· 自序》裡回憶說:

“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陣中的夥伴還是會這麼變化,並且落得一個‘作家’的頭街,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這段話反映了魯迅寫作此文時的歷史背景和創作動機。這裡所說的“經驗”、“小感觸”、“心情”、“解剖”等等,都說明此文的寫作與作者當時的生活經驗、具體思想直接相關,而決不是一種廣泛的象徵。

我將基於此,先說說《秋夜》一文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意象的象徵意義

《秋夜》一文,共10段,且分述之。

第1段所寫的“棗樹”是新文化運動革命隊伍的象徵。“牆外”象徵這種隊伍是完全新型的,他們不囿於封建制度、倫理、道德等樊籬的束縛,而是屬於反對封建傳統觀念的革命隊伍。

“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先總說而後分述,象徵著新文化陣營內原統一而後分化為不同團體的現象,即魯迅所說的“《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

第2段所寫的“天空”是腐敗、黑暗的社會及其統治集團的象徵,當時時局動盪不安,社會顯得離奇變幻。

魯迅“生平沒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即是這種社會的寫照。但反動勢力是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的,他們一定要作最後的掙扎。

“彷彿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仰面不再看見”兩句,便是這黑暗的社會行將滅亡的象徵。

“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䀹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裡的野花草上”,即象徵著他們正在作垂死的掙扎。

“非常之藍”,是鐵青著臉;“䀹著”“冷眼”,是兇狠殘暴、殺人不眨眼的寫照;“口角”的“微笑”,實是冷笑,是奸詐的神態。

灑下“繁霜”,含殘殺生靈之間,從中可以體味到當時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

第3段所寫的“細小的粉紅花”,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者的象徵;“夢見春的到來”,象徵辛亥革命的勝利。

“瘦的詩人”,暗指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抒情詩《西風頌》的最後一句是:“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遙遠麼?”

“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象徵著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而此後接著還是春”,象徵各種倒行逆施的失敗。

“蝴蝶”、“蜜蜂”象徵著當時文學界的各種流派,當時有專寫愛情的鴛鴦蝴蝶派,又有文學研究會這種“為人生”而創作的“人生派”。

但舊民主主義革命畢竟是不景氣了,所以這“最末的花瓣”雖然對面前的形勢發出一笑,但終究是被“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第4段所寫的“棗樹”則是新文化運動革命隊伍的象徵。“落盡了葉子”,“棗子”“一個也不剩了”,“單剩乾子”,象徵革命隊伍中有的退隱了,有的被別種勢力拉過去了,只剩下了他的骨幹;“一兩個孩子”,象徵當時的別派。

“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後要有春”,象徵新文化運動骨幹分子的革命意識和戰鬥信心,他知道要進行民主革命,並堅信勝利必定會到來。

“他知道落葉的夢,春後還是秋”,這表明了新文化運動骨幹分子的清醒頭腦,知道鬥爭會有反覆。

“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乾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象徵革命隊伍經現實的淘汰,拋去了包袱,現在更精幹,所以更顯得從容不迫了。

“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象徵有的戰士稍稍休整。

“最直最長的幾枝”,象徵衝鋒在前的戰士,所以他們毫不動搖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向黑暗的社會進擊,“使天空閃閃地鬼䀹眼”,既仇恨又無奈。

“天空中圓滿的月亮”,象徵黑暗社會中粉飾太平、貌似圓滿公正的文人學士,他們也遭到戰士的進攻而“窘得發白”。

第5段所寫的天空、月亮、棗樹的活動,象徵著新文化戰士與反動勢力的鬥爭。“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彷彿想離去人間”,象徵政局的動盪不安,與第2段呼應。

“月亮”“躲到東邊”,很難理解。月亮本應該西移,這裡說“躲到東邊”,肯定有所特指,只是究竟指誰向東躲卻難以判斷。

“一無所有的乾子,……一意要制他的死命”,形象地刻畫了無產階級戰士痛打落水狗、制敵於死命而後休的徹底革命精神。.

第6段所寫的“惡鳥”是反動文人的象徵;“夜遊”,指在黑暗中活動:“吐的一聲”給人一種聲嘶力竭之感;“惡”,見其可惡。這些詞語所刻畫的是一種可惡的形象。

第7段寫作者退回屋中,象徵其回顧自己的戰鬥歷程。“夜半的笑聲,吃吃地”,象徵著作者對黑暗勢力的鬥爭,即《吶喊》自序所說的“不免吶喊幾聲”。

《吶喊·自序》說他怕驚動那鐵屋子裡熟睡的人,以免使他們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痛苦,這裡說“似乎不願意驚動睡著的人”,即承彼而來。

“似乎不願意驚動”,但實際上還是驚動了,“四圍的空氣都應和著笑”,即象徵著他的吶喊所產生的影響。

“夜半,沒有別的人”,指五四新文化運動落潮了。“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逐,回進自己的房”,把“燈火的帶子”“旋高了”是指自己也從《新青年》上退下來了,更多地更無情地解剖自己。

第8段所寫的“小飛蟲”是嚮往光明的青年的象徵。“後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象徵還有許多青年在探索、追求光明,但一時又找不到明確的出路。

“幾個”“從窗紙的破孔進來”,象徵著有的青年衝破了敵人的防線,投入了革命隊伍。“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象徵他們不達光明不罷休。

“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於是遇到火”,象徵有的青年犧牲了;但作者不說“被燒死”,而只說他“遇到火”,這實是肯定他以身殉於事業的功績,意味著他將在烈火中永生。

“我以為這火是真的”,象徵求得光明必經過烈火般的鬥爭。“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象徵有的青年正在吸取教訓,以便再戰。

“那罩是昨晚新換的罩”,“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木桅子”象徵兩三個青年所停留的是新的組織,又是那紅色的組織。梔子花一般是白色,這裡說紅色,象徵著共產主義的進步革命勢力。

第9段展望未來。“桅子開花”象徵革命隊伍又有新的戰鬥成果。“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象徵戰鬥者又將經歷春的到來,秋的到來,即經歷革命文學運動的高潮與低落。

“青蔥地彎成弧形了”,說明統一戰線又將實現,革命隊伍又將壯大。“⋯⋯”這一省略號,表明這種“春”“秋”交替的現實將無止境地延續下去。

“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象徵自己又將在黑暗的社會中“吶喊”戰鬥、“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小青蟲”,是把未來的展望收回,觀察這群可愛的青年。作者特別在“蒼翠”上做文章,是強調年青的可愛。

“向日葵子似的”語意雙關,即比喻其形體、又取其嚮往光明。

第10段“我打一個呵欠”三句,說明作者“心情頹唐”。

“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象徵作者面對光明向這些追求光明的青年致敬。


再說第二個問題。一般來說,象徵主義詩歌特別強調形象的具體鮮明,有物質感。所以詩歌語言講究凝鍊濃縮,注重詩的雕塑美和音樂美,《秋夜》的語言正具有這一特徵。

凝鍊

詩的語言必須凝鍊,才能以較少的話表達較豐富的內容。便如本文寫天空的特徵是“奇怪而高”,這融入了十分豐富的社會內容:

軍閥混戰,社會動盪,統治集團的頭面人物走馬燈似地更迭變換,這社會是離奇怪特的。

再如寫小紅花現在“瑟縮著”,畫龍點睛地體現了舊民主主義革命者的氣勢已不如以前,已失去了當時的勃勃生氣。

形象

《秋夜》無論寫什麼景物,都有聲有色。如寫天空“非常之藍”,“月亮窘得發白”,小粉紅花“紅慘慘地”。詩人是“瘦的”,棗樹是“欠伸得很舒服”,“鐵似的直刺”天空,桅子是“猩紅色的”,小青蟲是“向日葵子似的”,顏色“蒼翠精緻”。

惡鳥叫是“哇的一聲”,我的笑是“吃吃地”,小青蟲亂撞是“丁丁地響”等等。這些描寫,有色彩有音響,富有繪畫美和音樂美,生動而形象。

擬人化

寫秋夜之景,但由於作者要寫他的特殊感觸,所以廣泛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自然景物擬人化了,從而使作品富有動態美。

如天空“閃閃地䀹著”“冷眼”,“口角上現出微笑”。月亮發窘“暗暗地躲到東邊去”。

小紅花“瑟縮地做夢”。棗樹護定“皮傷”,知道“秋後要有春”,“春後還是秋”,但堅定地直刺天空等等。

反覆

詩歌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往往採用反覆吟唱的手段,所以重章疊句成為詩歌語言的顯著特徵之一。《秋夜》大量運用了這種手法,反覆重疊,使作品富有詩的情感與節奏感。

如“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象徵革命隊伍的不團結,但同時也是作者對詩的語言的追求所致。

又如“奇怪而高”、“非常之藍”、“離開人間”、“春的到來”、“秋的到來”、“夜半的笑聲”等等都在文中反覆出現。

再如小紅花“夢見⋯⋯夢見⋯⋯夢見⋯⋯”,棗樹“直刺⋯⋯直刺⋯⋯”,也都有類似的功效。

節律

新詩往往用簡短有力的句子,給人一種短促的節奏感,《秋夜》在節律上也具有這種特色。

文中往往用一些連續的短節奏的修飾語或同位語構成一種急促的新詩節奏美,特別是“白”、“地”的使用以及同字連用,使這種節奏更明顯。如: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星星的眼,/冷眼。”;

“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夜半的/笑聲,/吃吃地”;

“夜半,沒有/別的/人”;

“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總之,作品的象徵意味,往往隱藏在所描繪的意象背後,理以象顯,曲折達意。要理解《秋夜》的象徵意義時,決不能任意把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自己對人生的理解硬加進去而自由地馳騁想象,而應該深入地體味當時的歷史現實所引起的作者的“感觸”。


佐書妍



鄉音420


一,魯迅《秋夜》裡如棗樹天空等意象的象徵意義:

1,“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徵著壓迫和摧殘進步力量的勢力。

2,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做著“春的到來”的夢的小紅花,象徵著善良的弱者。

3,聳立在後園的兩株棗樹,象徵著與黑惡勢力抗爭的進步力量。

4,星墾,月亮、繁霜,象徵了惡勢力及其幫兇。

二,《秋夜》此文通篇採用象徵手法的語言特色。賦予秋夜後園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類型的社會人物,通過對這些景物的含蓄描繪,表達了魯迅對惡勢力的抗爭和憤怒,對英勇抗擊惡勢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讚美,也表達了自己與惡勢力作韌性戰鬥的意志。此文語言精緻,意象空靈,結構嚴謹,為象徵散文詩民族化的創造,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風範。

《秋夜》寫於1924年9月的北京。當時,在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相互勾結實行統治的情況下,中國北方的民主革命處於低潮。

同時,“五四”退潮後新文化戰線發生了分裂,思想界起了巨大分化,原來“同一戰陣中的夥伴”,“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國粹、整理國故,妄圖將青年重新拉回故紙堆的復古思潮。

面對這些社會的變故和強大的統治勢力,作者魯迅不免孤寂、彷徨,時而感到一種“成了遊勇,布不成陣”的苦悶,但他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尋生力軍,一方面孤軍奮戰,堅忍地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這篇散文詩,正是作者在這種思想情感所作。

作者通過對秋夜所見所感的抒寫,刻畫了棗樹敢於正視現實、敢於反抗惡勢力的韌性戰鬥精神,表達了對惡勢力的憎惡和蔑視、對弱小的被壓迫者的同情,以及對追求光明的奮鬥者的熱誠讚頌。

在藝術上,作者刻意將景物人格化,並借景物所賦予的特定象徵意義,觸及時事,借景抒懷,託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徵,又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作者還採用環境烘托、正反形象對比等多種手法,著力塑造棗樹的形象,從而深化了主題,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性。


火楓一葉


1,“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徵著壓迫和摧殘進步力量的勢力。2,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做著“春的到來”的夢的小紅花,象徵著善良的弱者。3,聳立在後園的兩株棗樹,象徵著與黑惡勢力抗爭的進步力量。4,星墾,月亮、繁霜,象徵了惡勢力及其幫兇。《秋夜》此文通篇採用象徵手法,賦予秋夜後園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類型的社會人物,通過對這些景物的含蓄描繪,表達了魯迅對惡勢力的抗爭和憤怒,對英勇抗擊惡勢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讚美,也表達了自己與惡勢力作韌性戰鬥的意志。此文語言精緻,意象空靈,結構嚴謹,為象徵散文詩民族化的創造,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風範。擴展資料創作背景:《秋夜》寫於1924年9月的北京。當時,在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相互勾結實行統治的情況下,中國北方的民主革命處於低潮。同時,“五四”退潮後新文化戰線發生了分裂,思想界起了巨大分化,原來“同一戰陣中的夥伴”,“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國粹、整理國故,妄圖將青年重新拉回故紙堆的復古思潮。面對這些社會的變故和強大的統治勢力,作者魯迅不免孤寂、彷徨,時而感到一種“成了遊勇,布不成陣”的苦悶,但他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尋生力軍,一方面孤軍奮戰,堅忍地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這篇散文詩,正是作者在這種思想情感所作。作者通過對秋夜所見所感的抒寫,刻畫了棗樹敢於正視現實、敢於反抗惡勢力的韌性戰鬥精神,表達了對惡勢力的憎惡和蔑視、對弱小的被壓迫者的同情,以及對追求光明的奮鬥者的熱誠讚頌。在藝術上,作者刻意將景物人格化,並借景物所賦予的特定象徵意義,觸及時事,借景抒懷,託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徵,又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作者還採用環境烘托、正反形象對比等多種手法,著力塑造棗樹的形象,從而深化了主題,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性。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柚子愛畫畫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段文字是魯迅先生的《秋夜》中開篇第一段文字,也是被後人“調侃文豪也可以如此任性”最多的一段。

魯迅先生真的如此任性嗎?真的是無的放矢嗎?當然不是!正如有的朋友會這樣問到:魯迅先生《秋夜》裡的諸如“棗樹”、“天空”、“月亮”、“惡鳥”等是否具有其他含義,那這些事物都具有怎麼的象徵意義呢?

看似“塗鴉”式的文學形式是魯迅先生受當時的社會局勢影響而衍生的寫作手法。

魯迅先生曾經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他說“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個戰陣中,一塊戰鬥的陣營裡邊,夥伴還會這麼變化。而且落得一個“作家”的頭銜,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不過已經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隨便談談。有了小感觸,寫點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

在帝國主義和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軍閥製造的白色恐怖統治下,魯迅先生追尋的民主革命來到了低谷,而當時曾經和魯迅先生相伴同行的人漸漸凋零,在這種思想情感的影響下,《秋夜》這篇散文詩應運而生。作者採用象徵的寫作手法,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對新文化鬥爭不屈的鬥志。

  • “落盡葉子,單剩乾子,帶著皮傷的棗樹”象徵著那些即使一無所有滿身傷痕而又不屈不撓地與黑惡勢力抗爭的戰士形象,給處在黑暗重壓下的人們以力量的象徵,這也是作者魯迅韌性戰鬥精神的寫照。
  • “奇怪而高的夜空”是全文中“棗樹”的對立面,象徵著壓迫和摧殘進步力量的北洋軍閥統治及一切惡勢力,他們是黑暗、殘忍、狡詐的代表者。

  • “瑟縮著的小粉紅花”象徵了當時的身形搖擺的知識分子以及其他倍受惡勢力摧殘壓迫的人們。他們做著一種看似美好的夢——冬天過去了就是春天,畏縮不前總歸是不行的。

  • 夜遊鳥可以理解成是為棗樹的吶喊助威者,是漆黑夜色中孤寂的破壞者。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暗夜裡,雖有棗樹的默默地戰鬥,仍不免有孤獨奮戰的沉悶感,而夜遊鳥“哇的一聲”如一道閃電,撕開了厚重的夜幕裡的沉寂,如一聲振聾發聵的驚雷,震響在渺渺夜空,增添了戰鬥者的生氣與力量。

  • 作者的“夜半的笑聲”,如果說夜遊鳥的叫聲是相助者的吶喊,那麼,作者的笑聲則是勝利者的宣言,在這回應在夜空中的笑聲裡,有對惡勢力的嘲弄,也有對戰鬥者的讚歎。這人的笑聲與鳥的叫聲相應和,給以力量和希望。

  • 小青蟲,象徵著那些為追求光明而不惜犧牲的熱血青年。作者對這些“有些魯莽的小青蟲們”有欣賞也有痛心,痛心為了那一點點的光芒輕易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作者對小青蟲的描寫也進一步襯托了棗樹的成熟、執著和剛強,表現了作者寄希望於廣大的如小青蟲一樣的熱血青年能更快地成熟起來,成長成為同棗樹一樣更有力的戰鬥者。
  • “閃閃地眨著幾個星星的眼,暗暗地躲到東邊的月亮、繁霜”等則象徵了當時社會的北洋軍閥與其相互勾結的帝國主義這種黑暗勢力的幫兇,

《秋夜》這篇散文詩的特色——象徵藝術和生命哲學

全文通篇採用象徵的藝術寫作手法,以棗樹和天空為代表,在兩個勢力的對峙中來抒發自己的一種生命哲學,構築了一個具有強烈時代特點的意象世界。其中以堅韌頑強的棗樹為一方,有小粉紅花的柔弱而有美好的夢幻,有小青蟲追求光明而又有些莽撞,還有夜遊鳥令惡勢力喪膽的叫聲;以天空、月亮、繁星、寒霜為一方,用雙方象徵物互相對立的形象反映了當時社會及其政治鬥爭形勢,這是全文的一個特色。

此文在藝術表現方面的另一個特色是生命哲學的營造,作者用冷峻孤寂的語言,著力渲染蕭瑟森然、幽遠清寂的秋夜氛圍,在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蘊藉又強烈地表達了一個既彷徨又執著的孤獨的求索者的心緒,是一種“五四”落潮時期的一種寂寞、孤獨、戰鬥的這樣一個啟蒙者的思想情緒。

《秋夜》這篇散文詩與講故事的某些作品相比較來說,它具有一種幽深性、神秘性,它有一種永久性的價值。


文趣三人行


魯迅先生筆下的黑夜指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黑暗勢力,而棗樹所代表著的是跟黑惡勢力作鬥爭的頑強抗爭者,不管黑夜怎麼殘酷,他們寧死不屈,百折不撓,這就是棗樹精神,當時雖然各種黑暗籠罩,但是黑暗過後是黎明,勝利的果實是甜甜蜜蜜的棗子!!!


蕭允杭


魯迅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酷的時代,面臨著國破家亡被殖民奴役的危險。作為一個有血性和敏感度的人,魯迅的內心世界可想而知。那時的中國類似於絕症病人,可謂是遍體鱗傷。魯迅用如刀槍之筆,試圖破碎這崩潰的前夜尋找點點生機,這是魯迅詩文用筆如刀的原因。

清醒著面對敗壞和毀滅,真的殘忍,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發出憤怒的吼聲,振奮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