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理解鲁迅《秋夜》里诸如“枣树”、“天空”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全诗的语言特色?

萧凤拙


听到《秋夜》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到底是哪篇文章,但如果提一下这篇文章的开篇,很多人都听说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因为不理解,这种表述曾经被很多人“诟病”,但如果知道了这句话的象征含义,就会为鲁迅的文笔而拍案叫绝。

要想理解这一篇文章,不能只从文本上分析,更要知道鲁迅经历了什么事情,才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

而鲁迅之前的经历恰恰就是被很多人忽略的。

成名之前,鲁迅有十年蛰伏期

我们印象当中的鲁迅其实是1918年之后的鲁迅,也就是这一年,周树人用了“鲁迅”的笔名写作了《狂人日记》,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重视。

而鲁迅却是在1909年回国的,那么这近十年时间里,鲁迅都做了什么事情?

这十年被称作“沉寂的十年”。

在这个阶段,鲁迅做的最多的事,是静下心来抄了很多碑帖,并且做学术的研究。

根据史料来看,鲁迅是在1912年来到了北京,担任教育部佥事,经常去当地最大的书市琉璃厂购买残碑拓片进行抄录,这件事持续了很多年。

直到1917年的除夕,鲁迅在日记里还记载着他抄录的事情:

旧历除夕也,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

弃医从文的鲁迅,本来就想着以文字来唤醒国民,那为何却躲在家里抄碑帖、做学术呢?

就是因为孤独,没有盟友。

当时的文学界,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还没有拉出一条统一的战线,都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或者说这条战线正在筹备阶段,除了后来的几位新文化统帅之外,鲁迅这等后来的“闯将”基本上都在蛰伏期,静观社会文化的走向。

踌躇满志地归国,遇到的却是一腔热情无处施展,这种孤独的状态持续了十年之久,鲁迅也孤独了十年之久。

1918年之后到1924年之前,鲁迅都经历了什么

好不容易熬到了1917年,钱玄同邀请鲁迅加入了《新青年》杂志,等待许久的鲁迅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于是就有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呐喊》中的小说问世,在文学领域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本来是一件喜人的事情,但没想到的是,鲁迅在这一阶段又遭遇了两重沉重的打击,而这也是《野草》散文诗集出现的直接原因,《秋夜》正是这一状态下的写照。

首先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文化阵营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当事人是胡适和陈独秀。

一般观点认为,胡适是发起新文化革命的先声,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胡适提倡的是“文学改良”,他写作的文章是《文学改良刍议》、《建设中的文学革命》。而真正要求进行激烈革命的是陈独秀。

这就导致了两者观念上出现了最初的分歧。

而随着胡适后续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配合,新文化阵营最终分裂。

鲁迅等待了十年的盟友、战线,在这一阶段分崩离析,“整理国故”的思潮再次席卷,新文化运动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有覆灭之危。

而也是在这一阶段,家庭的剧变成为了鲁迅这一生最大的伤痛。

鲁迅一家有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人约定好了,永不分离,孝顺母亲,让其在北京享清福。

但是,因为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的缘故,先是1922年末,周建人搬离居所。

鲁迅与羽太信子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一家人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1923年7月14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

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

在此之前,甚至就是这一天的早饭和午饭,一家人的饮食都是由羽太信子负责的,而这一天的晚饭开始,鲁迅“自室吃饭”,可见关系已经降到冰点。

果不其然,就在7月19日,鲁迅收到了周作人的一封言辞暧昧、含混的绝交书,兄弟自此反目。

至于说鲁迅和周作人为何反目,这一直是一个谜团,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关。

所以有人说是因为金钱缘故,也有人说是情感纠纷,甚至有人讲是在日本时鲁迅和羽太信子的往事,但都只是猜测,不能当真。真相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盟友的分崩离析,手足的骤然反目,经历了这两件人生大事,家国两方面都未能取得建树,鲁迅身心疲惫的状态可想而知。

《秋夜》的主题和特色:孤独

回到《秋夜》的第一句话,两颗枣树的描写。

如果知道了鲁迅这十几年来的遭遇,大概就能体会到此处的用意了。

两颗树,都是枣树,并且离得很近,但是只能分开称呼,不能说成“两颗枣树”,这种明显地分化就是为了凸显,盟友之间的背离,兄弟之间的反目。本来曾是一路人,如今却形同陌路。

这是怎样的孤独呢?

这篇文章里有着几个很明显的意象,遍体鳞伤的枣树,压抑的天空,惨白的月亮,以及后文提到的苍翠的英雄。还有其他的诸如蜂蝶、梦、小花、野草等较为渺小的事物。

不要走进误区之中,认为所有的意象都会代表着什么,意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其组合起来之后给人的感觉。

天空广袤、深蓝、无处不在,这就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月亮的惨白、逃避、惊慌又给人一种慌乱幽寂的感觉;枣树似乎有所指,枣子被打落,枝干遍体鳞伤,一株是鲁迅自己,另一株是盟友和手足兄弟,似乎这种解释最为贴切。

整篇文章都是一种“独语”的状态,更加让孤寂的感觉变得明显。

而如何来排遣此种孤寂的心绪呢?这就是鲁迅笔下“苍翠的英雄们”。

鲁迅所致敬的“英雄”是谁呢?是那些扑火的飞虫,也是古时候那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们。

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盟友了,于是只能在精神的园地里继续耕耘,跨越时代和古人进行精神的交流,用古人的事迹激励自己。

说到底,还是孤独而已。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1924年9月15日,鲁迅写下了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诗歌《秋夜》,在这篇散文诗里,他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从而使该文成了一篇象征主义的杰作。

1932年鲁迅在《南腔北调集· 自序》里回忆说: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街,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这段话反映了鲁迅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这里所说的“经验”、“小感触”、“心情”、“解剖”等等,都说明此文的写作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具体思想直接相关,而决不是一种广泛的象征。

我将基于此,先说说《秋夜》一文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意象的象征意义

《秋夜》一文,共10段,且分述之。

第1段所写的“枣树”是新文化运动革命队伍的象征。“墙外”象征这种队伍是完全新型的,他们不囿于封建制度、伦理、道德等樊篱的束缚,而是属于反对封建传统观念的革命队伍。

“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先总说而后分述,象征着新文化阵营内原统一而后分化为不同团体的现象,即鲁迅所说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

第2段所写的“天空”是腐败、黑暗的社会及其统治集团的象征,当时时局动荡不安,社会显得离奇变幻。

鲁迅“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即是这种社会的写照。但反动势力是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一定要作最后的挣扎。

“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仰面不再看见”两句,便是这黑暗的社会行将灭亡的象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即象征着他们正在作垂死的挣扎。

“非常之蓝”,是铁青着脸;“䀹着”“冷眼”,是凶狠残暴、杀人不眨眼的写照;“口角”的“微笑”,实是冷笑,是奸诈的神态。

洒下“繁霜”,含残杀生灵之间,从中可以体味到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3段所写的“细小的粉红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象征;“梦见春的到来”,象征辛亥革命的胜利。

“瘦的诗人”,暗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抒情诗《西风颂》的最后一句是:“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么?”

“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象征着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象征各种倒行逆施的失败。

“蝴蝶”、“蜜蜂”象征着当时文学界的各种流派,当时有专写爱情的鸳鸯蝴蝶派,又有文学研究会这种“为人生”而创作的“人生派”。

但旧民主主义革命毕竟是不景气了,所以这“最末的花瓣”虽然对面前的形势发出一笑,但终究是被“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第4段所写的“枣树”则是新文化运动革命队伍的象征。“落尽了叶子”,“枣子”“一个也不剩了”,“单剩干子”,象征革命队伍中有的退隐了,有的被别种势力拉过去了,只剩下了他的骨干;“一两个孩子”,象征当时的别派。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象征新文化运动骨干分子的革命意识和战斗信心,他知道要进行民主革命,并坚信胜利必定会到来。

“他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这表明了新文化运动骨干分子的清醒头脑,知道斗争会有反复。

“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象征革命队伍经现实的淘汰,抛去了包袱,现在更精干,所以更显得从容不迫了。

“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象征有的战士稍稍休整。

“最直最长的几枝”,象征冲锋在前的战士,所以他们毫不动摇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向黑暗的社会进击,“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既仇恨又无奈。

“天空中圆满的月亮”,象征黑暗社会中粉饰太平、貌似圆满公正的文人学士,他们也遭到战士的进攻而“窘得发白”。

第5段所写的天空、月亮、枣树的活动,象征着新文化战士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象征政局的动荡不安,与第2段呼应。

“月亮”“躲到东边”,很难理解。月亮本应该西移,这里说“躲到东边”,肯定有所特指,只是究竟指谁向东躲却难以判断。

“一无所有的干子,……一意要制他的死命”,形象地刻画了无产阶级战士痛打落水狗、制敌于死命而后休的彻底革命精神。.

第6段所写的“恶鸟”是反动文人的象征;“夜游”,指在黑暗中活动:“吐的一声”给人一种声嘶力竭之感;“恶”,见其可恶。这些词语所刻画的是一种可恶的形象。

第7段写作者退回屋中,象征其回顾自己的战斗历程。“夜半的笑声,吃吃地”,象征着作者对黑暗势力的斗争,即《呐喊》自序所说的“不免呐喊几声”。

《呐喊·自序》说他怕惊动那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以免使他们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痛苦,这里说“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即承彼而来。

“似乎不愿意惊动”,但实际上还是惊动了,“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即象征着他的呐喊所产生的影响。

“夜半,没有别的人”,指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了。“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把“灯火的带子”“旋高了”是指自己也从《新青年》上退下来了,更多地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第8段所写的“小飞虫”是向往光明的青年的象征。“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象征还有许多青年在探索、追求光明,但一时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

“几个”“从窗纸的破孔进来”,象征着有的青年冲破了敌人的防线,投入了革命队伍。“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象征他们不达光明不罢休。

“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象征有的青年牺牲了;但作者不说“被烧死”,而只说他“遇到火”,这实是肯定他以身殉于事业的功绩,意味着他将在烈火中永生。

“我以为这火是真的”,象征求得光明必经过烈火般的斗争。“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象征有的青年正在吸取教训,以便再战。

“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木桅子”象征两三个青年所停留的是新的组织,又是那红色的组织。栀子花一般是白色,这里说红色,象征着共产主义的进步革命势力。

第9段展望未来。“桅子开花”象征革命队伍又有新的战斗成果。“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象征战斗者又将经历春的到来,秋的到来,即经历革命文学运动的高潮与低落。

“青葱地弯成弧形了”,说明统一战线又将实现,革命队伍又将壮大。“⋯⋯”这一省略号,表明这种“春”“秋”交替的现实将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象征自己又将在黑暗的社会中“呐喊”战斗、“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小青虫”,是把未来的展望收回,观察这群可爱的青年。作者特别在“苍翠”上做文章,是强调年青的可爱。

“向日葵子似的”语意双关,即比喻其形体、又取其向往光明。

第10段“我打一个呵欠”三句,说明作者“心情颓唐”。

“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象征作者面对光明向这些追求光明的青年致敬。


再说第二个问题。一般来说,象征主义诗歌特别强调形象的具体鲜明,有物质感。所以诗歌语言讲究凝炼浓缩,注重诗的雕塑美和音乐美,《秋夜》的语言正具有这一特征。

凝炼

诗的语言必须凝炼,才能以较少的话表达较丰富的内容。便如本文写天空的特征是“奇怪而高”,这融入了十分丰富的社会内容:

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统治集团的头面人物走马灯似地更迭变换,这社会是离奇怪特的。

再如写小红花现在“瑟缩着”,画龙点睛地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气势已不如以前,已失去了当时的勃勃生气。

形象

《秋夜》无论写什么景物,都有声有色。如写天空“非常之蓝”,“月亮窘得发白”,小粉红花“红惨惨地”。诗人是“瘦的”,枣树是“欠伸得很舒服”,“铁似的直刺”天空,桅子是“猩红色的”,小青虫是“向日葵子似的”,颜色“苍翠精致”。

恶鸟叫是“哇的一声”,我的笑是“吃吃地”,小青虫乱撞是“丁丁地响”等等。这些描写,有色彩有音响,富有绘画美和音乐美,生动而形象。

拟人化

写秋夜之景,但由于作者要写他的特殊感触,所以广泛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了,从而使作品富有动态美。

如天空“闪闪地䀹着”“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月亮发窘“暗暗地躲到东边去”。

小红花“瑟缩地做梦”。枣树护定“皮伤”,知道“秋后要有春”,“春后还是秋”,但坚定地直刺天空等等。

反复

诗歌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往往采用反复吟唱的手段,所以重章叠句成为诗歌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秋夜》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反复重叠,使作品富有诗的情感与节奏感。

如“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象征革命队伍的不团结,但同时也是作者对诗的语言的追求所致。

又如“奇怪而高”、“非常之蓝”、“离开人间”、“春的到来”、“秋的到来”、“夜半的笑声”等等都在文中反复出现。

再如小红花“梦见⋯⋯梦见⋯⋯梦见⋯⋯”,枣树“直刺⋯⋯直刺⋯⋯”,也都有类似的功效。

节律

新诗往往用简短有力的句子,给人一种短促的节奏感,《秋夜》在节律上也具有这种特色。

文中往往用一些连续的短节奏的修饰语或同位语构成一种急促的新诗节奏美,特别是“白”、“地”的使用以及同字连用,使这种节奏更明显。如: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星星的眼,/冷眼。”;

“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夜半的/笑声,/吃吃地”;

“夜半,没有/别的/人”;

“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总之,作品的象征意味,往往隐藏在所描绘的意象背后,理以象显,曲折达意。要理解《秋夜》的象征意义时,决不能任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硬加进去而自由地驰骋想象,而应该深入地体味当时的历史现实所引起的作者的“感触”。


佐书妍



鄉音420


一,鲁迅《秋夜》里如枣树天空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1,“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

2,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

3,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

4,星垦,月亮、繁霜,象征了恶势力及其帮凶。

二,《秋夜》此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的语言特色。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恶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此文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

《秋夜》写于1924年9月的北京。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统治的情况下,中国北方的民主革命处于低潮。

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思想界起了巨大分化,原来“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国粹、整理国故,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故纸堆的复古思潮。

面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统治势力,作者鲁迅不免孤寂、彷徨,时而感到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苦闷,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寻生力军,一方面孤军奋战,坚忍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篇散文诗,正是作者在这种思想情感所作。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恶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

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火枫一叶


1,“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2,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3,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4,星垦,月亮、繁霜,象征了恶势力及其帮凶。《秋夜》此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恶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此文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秋夜》写于1924年9月的北京。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统治的情况下,中国北方的民主革命处于低潮。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思想界起了巨大分化,原来“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国粹、整理国故,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故纸堆的复古思潮。面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统治势力,作者鲁迅不免孤寂、彷徨,时而感到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苦闷,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寻生力军,一方面孤军奋战,坚忍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篇散文诗,正是作者在这种思想情感所作。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恶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柚子爱画画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段文字是鲁迅先生的《秋夜》中开篇第一段文字,也是被后人“调侃文豪也可以如此任性”最多的一段。

鲁迅先生真的如此任性吗?真的是无的放矢吗?当然不是!正如有的朋友会这样问到:鲁迅先生《秋夜》里的诸如“枣树”、“天空”、“月亮”、“恶鸟”等是否具有其他含义,那这些事物都具有怎么的象征意义呢?

看似“涂鸦”式的文学形式是鲁迅先生受当时的社会局势影响而衍生的写作手法。

鲁迅先生曾经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个战阵中,一块战斗的阵营里边,伙伴还会这么变化。而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写点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

在帝国主义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制造的白色恐怖统治下,鲁迅先生追寻的民主革命来到了低谷,而当时曾经和鲁迅先生相伴同行的人渐渐凋零,在这种思想情感的影响下,《秋夜》这篇散文诗应运而生。作者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对新文化斗争不屈的斗志。

  • “落尽叶子,单剩干子,带着皮伤的枣树”象征着那些即使一无所有满身伤痕而又不屈不挠地与黑恶势力抗争的战士形象,给处在黑暗重压下的人们以力量的象征,这也是作者鲁迅韧性战斗精神的写照。
  • “奇怪而高的夜空”是全文中“枣树”的对立面,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北洋军阀统治及一切恶势力,他们是黑暗、残忍、狡诈的代表者。

  • “瑟缩着的小粉红花”象征了当时的身形摇摆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倍受恶势力摧残压迫的人们。他们做着一种看似美好的梦——冬天过去了就是春天,畏缩不前总归是不行的。

  • 夜游鸟可以理解成是为枣树的呐喊助威者,是漆黑夜色中孤寂的破坏者。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暗夜里,虽有枣树的默默地战斗,仍不免有孤独奋战的沉闷感,而夜游鸟“哇的一声”如一道闪电,撕开了厚重的夜幕里的沉寂,如一声振聋发聩的惊雷,震响在渺渺夜空,增添了战斗者的生气与力量。

  • 作者的“夜半的笑声”,如果说夜游鸟的叫声是相助者的呐喊,那么,作者的笑声则是胜利者的宣言,在这回应在夜空中的笑声里,有对恶势力的嘲弄,也有对战斗者的赞叹。这人的笑声与鸟的叫声相应和,给以力量和希望。

  • 小青虫,象征着那些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的热血青年。作者对这些“有些鲁莽的小青虫们”有欣赏也有痛心,痛心为了那一点点的光芒轻易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作者对小青虫的描写也进一步衬托了枣树的成熟、执着和刚强,表现了作者寄希望于广大的如小青虫一样的热血青年能更快地成熟起来,成长成为同枣树一样更有力的战斗者。
  • “闪闪地眨着几个星星的眼,暗暗地躲到东边的月亮、繁霜”等则象征了当时社会的北洋军阀与其相互勾结的帝国主义这种黑暗势力的帮凶,

《秋夜》这篇散文诗的特色——象征艺术和生命哲学

全文通篇采用象征的艺术写作手法,以枣树和天空为代表,在两个势力的对峙中来抒发自己的一种生命哲学,构筑了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意象世界。其中以坚韧顽强的枣树为一方,有小粉红花的柔弱而有美好的梦幻,有小青虫追求光明而又有些莽撞,还有夜游鸟令恶势力丧胆的叫声;以天空、月亮、繁星、寒霜为一方,用双方象征物互相对立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及其政治斗争形势,这是全文的一个特色。

此文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另一个特色是生命哲学的营造,作者用冷峻孤寂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是一种“五四”落潮时期的一种寂寞、孤独、战斗的这样一个启蒙者的思想情绪。

《秋夜》这篇散文诗与讲故事的某些作品相比较来说,它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它有一种永久性的价值。


文趣三人行


鲁迅先生笔下的黑夜指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黑暗势力,而枣树所代表着的是跟黑恶势力作斗争的顽强抗争者,不管黑夜怎么残酷,他们宁死不屈,百折不挠,这就是枣树精神,当时虽然各种黑暗笼罩,但是黑暗过后是黎明,胜利的果实是甜甜蜜蜜的枣子!!!


萧允杭


鲁迅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酷的时代,面临着国破家亡被殖民奴役的危险。作为一个有血性和敏感度的人,鲁迅的内心世界可想而知。那时的中国类似于绝症病人,可谓是遍体鳞伤。鲁迅用如刀枪之笔,试图破碎这崩溃的前夜寻找点点生机,这是鲁迅诗文用笔如刀的原因。

清醒着面对败坏和毁灭,真的残忍,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发出愤怒的吼声,振奋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