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民國是一個動盪的時代,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進入了這個時代的歷史舞臺。比較著名的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冰心的《兩個家庭》。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她們其中的任何一個,她是一個來自浙江海寧女子,家世顯赫,氣質出眾,又有著很高的音樂天賦,她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和歌唱家,她就是蔣英。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蔣英

蔣英的家裡出了很多名人,大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她的父親是國民黨高級上將蔣百里,他曾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他的《國防論》成為國民黨抗戰指導思想,他的副官是蔣緯國,雖從未領一兵一卒上過戰場,卻能孕育中國將星上百。在日本人侵略時,他鼓舞了眾多將領上陣殺敵,奮起救國。

她的表哥是愛情至上的風流詩人徐志摩,那首膾炙人口的《再別康橋》至今依舊被後人所傳唱。無論他人品何如,他的文采卻是不容置疑的,民國大家們也都認同他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徐志摩

她的表弟金庸,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其所寫的很多武俠小說深得讀者和觀眾喜愛,至今仍無人可超越,《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至今還受廣大觀眾熱捧,還被翻拍成電視劇、電影,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金庸

她的丈夫就更牛了,中國兩彈一星的元勳,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因為他,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二十載,他就是錢學森。

說起他二人的故事,還要從他們的父輩開始說起。

蔣英出於1919年,父親蔣百里和母親佐藤屋登共生育五個女兒,蔣英家中排行老三。蔣百里與錢學森之父錢均夫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是同學,後來一起赴日留學,二人私交甚密。錢家只有獨子錢學森,而蔣百里家有“五朵金花”,錢家因為沒有女兒,並且十分喜歡活潑可愛的三女蔣英,於是商量蔣百里夫婦將她過繼給自己。得到蔣家的允許,錢家正式地辦了過繼的酒席,把四歲的蔣英改名為“錢學英”,蔣英來到錢家後,與錢學森以兄妹相稱。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蔣百里

在錢家,錢學森和蔣英度過了快樂的一段時光,兩位才子才女也是為錢家二老帶來了很多的快樂,他們曾在聚會中合唱一首《燕雙飛》,似乎預兆了他們日後深厚的姻緣。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段時間後,蔣百里夫婦很是想念三女兒蔣英,於是便反悔了,想把三女兒蔣英接回去。錢夫人雖不高興,但畢竟是人家的孩子,只得應允,但卻提出了一個的條件:“蔣英接回去可以,乾女兒做不成,將來可要當我家兒媳婦。”此後蔣英被接回了蔣家,正是因為童年的這段小插曲,錢學森還經常開玩笑說:“蔣英曾是我錢家的童養媳”。

1936年,蔣英回到家中後,跟隨父親遊歷歐洲,由於小時候便展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1937年,蔣百里將女兒送入德國柏林音樂大學學習,畢業後,入職於柏林德國大戲院,不久爆發德歐戰爭,蔣英乃赴瑞士繼續研究“音學”。

1943年,在瑞士“魯辰”萬國音樂年會上,蔣英參加匈牙利高音名師依隆娜·德瑞高所主辦的各國女高音比賽,名列第一,為東亞女高音之第一人。

1947年,錢學森回國探親,此時的蔣英28歲,正是花季之年,錢學森比她大八歲,那一年,錢學森36歲,那時的錢學森已是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意氣風發。

在上海的一場相親會上,一位富家女當面向錢學森表達喜愛之情。但錢學森不為所動,這些女孩中,只有一人讓錢學森有了心動的感覺,這個人就是兒時的玩伴,“小妹”蔣英。所謂女大十八變,蔣英的清雅脫俗,美麗端莊深深吸引著錢學森。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晚年的錢學森和蔣英

於是到了錢學森要回美國的時候,他直截了當的問蔣英:“你跟我去美國吧!”蔣英當時以不願與家人分離為由,拒絕了錢學森。結果被拒絕之後,過了幾天,錢學森又問了一次,跟第一回一樣直接:“怎麼樣?現在就走,跟我去美國。”
那時候智商過人情商不高的錢學森,並不懂如何追妹子,只知道每天趕到蔣家去,看起來是想找機會和蔣英聊天,實際上經常是隻能和蔣老夫人聊天。幸好在蔣大小姐心中,對這位年紀輕輕的教授,也是十分傾慕的,只是希望當中能有一些浪漫的過程罷了。

每次錢學森對蔣英說當時的美國科技發展時,蔣英雖然聽不懂但是還是露出滿臉的崇拜。錢學森特別注意這個時而認真時而嬌羞的她,後來和蔣英聊天中發現她喜歡下雪,可是下雪天太冷又害怕下雪,受過西方教育錢學森想到每個姑娘都有個童話夢,就送給了蔣英一個玻璃球,裡面有像雪花一樣白色東西和一棟小房子,還有一個人穿著厚厚的衣服做著看雪表情,那玻璃球只要一搖白色東西就會像雪花一樣飄起來。這可把蔣英高興壞了,錢學森這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說到:願意和我看一輩子雪嗎?蔣英當時的心裡必然是願意的。

後來錢學森說“跟我去美國吧。”她真的同意了,終於成就了這一對才子佳人的完美組合。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蔣英和錢學森

1947年8月22日,經得雙方父母同意,兩位才子佳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不久後,錢學森先回美國,一個多月後,蔣英獨自到了波士頓和他會合,在大洋彼岸開始了他們的新婚生活。

蔣英與錢學森的結合在當時被稱為珠聯璧合,一位從事藝術,一位獻身科學,看似隔行隔山,卻相互促進,相互扶持,在偉大科學家的背後,蔣英是琴瑟相和的妻子,而在另一個屬於她的聲樂世界裡,她又是主角。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的人才回國參與建設,遠在大洋彼岸的錢學森希望回去報效祖國,錢學森與蔣英打算女兒一滿月就帶著小孩回國。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錢學森

然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

1950年8月,錢學森一家人已收拾完行李,準備出發之際,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五年之久。

然而,因有蔣英的陪伴,錢學森並沒有被擊垮。他們學著用音樂與枯燥的生活搏鬥,錢學森常常吹一支竹笛,蔣英彈一把吉他,兩人共同演奏17世紀的古典室內音樂,以排除寂寞與煩悶。為躲避美國的監視與搗亂,這五年裡他們搬了五次家。

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錢學森吹竹笛,蔣英彈吉他,兩人共同以音樂來排解內心的寂寞與煩悶。夫妻二人患難與共,她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

1955年,在中國的幫助和斡旋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歸國的旅程。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錢學森

回國後,作為中國導彈研製的技術的負責人,近三十年裡,錢學森肩負了巨大的壓力,那時,他經常神秘失蹤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去幾個月,杳無音信,家裡的事情全靠蔣英。
1991年,錢學森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在頒獎儀式接近尾聲時,他忽然話題一轉,談到了蔣英,我們結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此番話足見錢老對夫人的一往情深。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錢學森一家四口

丈夫的卓越成就並沒有掩蓋蔣英自身的光芒,這個28歲就在上海舉辦獨唱音樂會的音樂家,上世紀50年代回國之後,便是我國聲樂教育事業上的一面旗幟,是“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她一生桃李滿天下。

蔣英於2012年2月5日11時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92歲。

可以說,蔣英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她的一生十分圓滿:出身高尚尊貴,氣質優雅嫵媚、事業成就傑出,愛情佳偶天成,品格高尚無暇,兒孫四世同堂。得老天鍾愛,集家世、美貌、才華、品行、愛情於一身,她演繹了令人景仰豔羨的完美人生 。
錢學森夫妻在重重阻攔面前毅然回國,很多人不禁會想起楊振寧先生。當年楊振寧的確沒有和錢學森一起回國,但這並非是他的本意。他當時研究的是前沿物理研究,回國後短期作用很小。但是楊振寧在用另一種方式在為國效力。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楊振寧

中科院周光召院長說:楊振寧為中國至少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個大學校長。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至於他數學成績為何這麼好,1983年他曾說過。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劉薰宇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跟教育家,他跟楊振寧的父親還是同學。
他有多牛呢?我舉個例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學:春暉中學。
這所學校的美術老師是豐子愷。
音樂老師:李叔同。
國文教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此外,還有蔡元培,蔣夢麟,何香凝,葉聖陶,張大千,巴人,廖仲愷,黃炎培,陳望道等等前來講座。


而數學老師是誰呢?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非常擅長進行數學教育,中國那個年代的科學大師基本上都受過他的影響。
所以,在數學教育在這個領域,劉薰宇絕對是民國大師級的存在。像美術老師豐子愷就經常跟劉薰宇請教。

數學家谷超豪就說:記得看了劉燻宇的《數學的園地》,其中有一段講述了微積分思想,從什麼是速度講起。當時我自以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讀了這本書後才發現,原來真正的速度概念要用微積分才能深入瞭解,於是對數學愈發地感興趣了。”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可見,一本好的數學書能夠讓孩子愛上數學。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蔣英:我爸是上將,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劉薰宇數學三書

這套激勵了楊振寧等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每個孩子都值得一讀。
而且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包郵到家。
需要可點下面的橫幅參團,訂購這套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