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民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进入了这个时代的历史舞台。比较著名的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冰心的《两个家庭》。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她是一个来自浙江海宁女子,家世显赫,气质出众,又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她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和歌唱家,她就是蒋英。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蒋英

蒋英的家里出了很多名人,大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她的父亲是国民党高级上将蒋百里,他曾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他的《国防论》成为国民党抗战指导思想,他的副官是蒋纬国,虽从未领一兵一卒上过战场,却能孕育中国将星上百。在日本人侵略时,他鼓舞了众多将领上阵杀敌,奋起救国。

她的表哥是爱情至上的风流诗人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至今依旧被后人所传唱。无论他人品何如,他的文采却是不容置疑的,民国大家们也都认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徐志摩

她的表弟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其所写的很多武侠小说深得读者和观众喜爱,至今仍无人可超越,《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至今还受广大观众热捧,还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火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金庸

她的丈夫就更牛了,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因为他,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载,他就是钱学森。

说起他二人的故事,还要从他们的父辈开始说起。

蒋英出于1919年,父亲蒋百里和母亲佐藤屋登共生育五个女儿,蒋英家中排行老三。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同学,后来一起赴日留学,二人私交甚密。钱家只有独子钱学森,而蒋百里家有“五朵金花”,钱家因为没有女儿,并且十分喜欢活泼可爱的三女蒋英,于是商量蒋百里夫妇将她过继给自己。得到蒋家的允许,钱家正式地办了过继的酒席,把四岁的蒋英改名为“钱学英”,蒋英来到钱家后,与钱学森以兄妹相称。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蒋百里

在钱家,钱学森和蒋英度过了快乐的一段时光,两位才子才女也是为钱家二老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他们曾在聚会中合唱一首《燕双飞》,似乎预兆了他们日后深厚的姻缘。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后,蒋百里夫妇很是想念三女儿蒋英,于是便反悔了,想把三女儿蒋英接回去。钱夫人虽不高兴,但毕竟是人家的孩子,只得应允,但却提出了一个的条件:“蒋英接回去可以,干女儿做不成,将来可要当我家儿媳妇。”此后蒋英被接回了蒋家,正是因为童年的这段小插曲,钱学森还经常开玩笑说:“蒋英曾是我钱家的童养媳”。

1936年,蒋英回到家中后,跟随父亲游历欧洲,由于小时候便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1937年,蒋百里将女儿送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学习,毕业后,入职于柏林德国大戏院,不久爆发德欧战争,蒋英乃赴瑞士继续研究“音学”。

1943年,在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女高音之第一人。

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此时的蒋英28岁,正是花季之年,钱学森比她大八岁,那一年,钱学森36岁,那时的钱学森已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意气风发。

在上海的一场相亲会上,一位富家女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但钱学森不为所动,这些女孩中,只有一人让钱学森有了心动的感觉,这个人就是儿时的玩伴,“小妹”蒋英。所谓女大十八变,蒋英的清雅脱俗,美丽端庄深深吸引着钱学森。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晚年的钱学森和蒋英

于是到了钱学森要回美国的时候,他直截了当的问蒋英:“你跟我去美国吧!”蒋英当时以不愿与家人分离为由,拒绝了钱学森。结果被拒绝之后,过了几天,钱学森又问了一次,跟第一回一样直接:“怎么样?现在就走,跟我去美国。”
那时候智商过人情商不高的钱学森,并不懂如何追妹子,只知道每天赶到蒋家去,看起来是想找机会和蒋英聊天,实际上经常是只能和蒋老夫人聊天。幸好在蒋大小姐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教授,也是十分倾慕的,只是希望当中能有一些浪漫的过程罢了。

每次钱学森对蒋英说当时的美国科技发展时,蒋英虽然听不懂但是还是露出满脸的崇拜。钱学森特别注意这个时而认真时而娇羞的她,后来和蒋英聊天中发现她喜欢下雪,可是下雪天太冷又害怕下雪,受过西方教育钱学森想到每个姑娘都有个童话梦,就送给了蒋英一个玻璃球,里面有像雪花一样白色东西和一栋小房子,还有一个人穿着厚厚的衣服做着看雪表情,那玻璃球只要一摇白色东西就会像雪花一样飘起来。这可把蒋英高兴坏了,钱学森这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说到:愿意和我看一辈子雪吗?蒋英当时的心里必然是愿意的。

后来钱学森说“跟我去美国吧。”她真的同意了,终于成就了这一对才子佳人的完美组合。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蒋英和钱学森

1947年8月22日,经得双方父母同意,两位才子佳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不久后,钱学森先回美国,一个多月后,蒋英独自到了波士顿和他会合,在大洋彼岸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

蒋英与钱学森的结合在当时被称为珠联璧合,一位从事艺术,一位献身科学,看似隔行隔山,却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在伟大科学家的背后,蒋英是琴瑟相和的妻子,而在另一个属于她的声乐世界里,她又是主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人才回国参与建设,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希望回去报效祖国,钱学森与蒋英打算女儿一满月就带着小孩回国。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钱学森

然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已收拾完行李,准备出发之际,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五年之久。

然而,因有蒋英的陪伴,钱学森并没有被击垮。他们学着用音乐与枯燥的生活搏斗,钱学森常常吹一支竹笛,蒋英弹一把吉他,两人共同演奏17世纪的古典室内音乐,以排除寂寞与烦闷。为躲避美国的监视与捣乱,这五年里他们搬了五次家。

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1955年,在中国的帮助和斡旋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钱学森

回国后,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的负责人,近三十年里,钱学森肩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时,他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去几个月,杳无音信,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
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在颁奖仪式接近尾声时,他忽然话题一转,谈到了蒋英,我们结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此番话足见钱老对夫人的一往情深。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钱学森一家四口

丈夫的卓越成就并没有掩盖蒋英自身的光芒,这个28岁就在上海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音乐家,上世纪50年代回国之后,便是我国声乐教育事业上的一面旗帜,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她一生桃李满天下。

蒋英于2012年2月5日11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可以说,蒋英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她的一生十分圆满:出身高尚尊贵,气质优雅妩媚、事业成就杰出,爱情佳偶天成,品格高尚无暇,儿孙四世同堂。得老天钟爱,集家世、美貌、才华、品行、爱情于一身,她演绎了令人景仰艳羡的完美人生 。
钱学森夫妻在重重阻拦面前毅然回国,很多人不禁会想起杨振宁先生。当年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他当时研究的是前沿物理研究,回国后短期作用很小。但是杨振宁在用另一种方式在为国效力。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杨振宁

中科院周光召院长说: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至于他数学成绩为何这么好,1983年他曾说过。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他跟杨振宁的父亲还是同学。
他有多牛呢?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学:春晖中学。
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音乐老师:李叔同。
国文教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老师:于右任。
此外,还有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巴人,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等前来讲座。


而数学老师是谁呢?就是刘薰宇。

刘薰宇非常擅长进行数学教育,中国那个年代的科学大师基本上都受过他的影响。
所以,在数学教育在这个领域,刘薰宇绝对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像美术老师丰子恺就经常跟刘薰宇请教。

数学家谷超豪就说:记得看了刘熏宇的《数学的园地》,其中有一段讲述了微积分思想,从什么是速度讲起。当时我自以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速度概念要用微积分才能深入了解,于是对数学愈发地感兴趣了。”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够让孩子爱上数学。
我给孩子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蒋英:我爸是上将,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弟是金庸,我哥徐志摩

刘薰宇数学三书

这套激励了杨振宁等世界最牛物理学家的数学启蒙书,每个孩子都值得一读。
而且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需要可点下面的横幅参团,订购这套世界最牛物理学家的数学启蒙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