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黃芪幾月份種,怎麼種?

user6035690832151


黃芪在我國屬於大宗藥材的一種,是一種非常重要且常用的中藥材,在這次抗擊新冠病毒的過程當中,中藥材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據國家衛建委推薦的“清肺排毒湯”,廣州第二人民醫院推薦的“肺炎1號”以及湖南省衛健委推薦的“預防1號”,“預防2號”等,都有黃芪的身影。隨著黃芪的應用廣泛,黃芪的質量關口也越來越嚴,優質的黃芪,將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黃芪屬於豆科植物,一般西北地區以及內蒙古大興安嶺產的野生黃芪質量上乘,隨著黃芪的暢銷,在內地也有許多,優質的黃芪出現。黃芪富含硒元素,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來取得更好的療效。在種植黃芪的時候,我們需要怎樣管理,才能生產出更多的優質黃芪呢?

1,種子處理,黃芪一般的開花時間在6~7月份,開花後經過60多天左右,種子就可達到成熟,可以收集起來準備播種。黃芪一般在秋季,春季,夏季進行播種。黃芪的種子透水性相對較差,種皮堅硬,在播種之前,需要經過處理,才有利於出苗,將黃芪種子放入50度的溫水當中,不斷的經過攪拌,大約10分鐘左右,降至30度停止攪拌,然後等待兩個小時,撈出來放入現配的0.1%高錳酸鉀水溶液中繼續浸泡大約一天一夜,撈出來,用清水沖洗一下。就可放在潮溼避光溫暖的地方進行催芽,將溫度保持在25~28度,一般經過5天左右,可發芽。

2,選擇土地,黃芪耐寒耐旱的能力比較強,但耐熱能力,與耐水澇的能力差,黃芪屬於喜肥作物,主要以根入藥,因此應選擇在,土壤疏鬆,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同時應具備排灌良好的條件。每畝地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底肥,多施用磷鉀肥,注意氮磷鉀配合使用。種植的土壤需深耕,一般深翻50公分,並起壟栽培。

3,播種,黃芪播種的時間一般在春,夏,秋都可以進行,春季種植,當年可收穫,在4月上旬前後,10釐米地溫穩定在15度以上。黃芪一般採用直播,可避免主根被切斷,按照行距35公分,株距25公分,開穴播種,每穴播種四粒催好芽的種子,上面覆蓋三公分厚的細潮土,保持潮溼,很快就會出苗,在兩穴中間,開穴施用磷酸二銨,每畝地10公斤。也可以採用育苗移栽等方式栽植。

4,追肥,黃芪屬於喜肥作物,除了施足基肥之外,還要進行若干次的追肥,黃芪一般生長期為1~3年,對養分的需求較大。在葉片展出後,可進行葉面追肥,可採用0.2%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進行噴灑,促進幼苗生長健壯。在黃芪的生長當中,每年都需要追施相應的,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施化肥,多施有機肥,更有利於生產優質黃芪。

5,病蟲害防治,黃芪常見的病蟲害一般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蚜蟲,螟蟲,棉鈴蟲等,在防治上除了要進行倒茬種植之外,還要噴灑相應的藥劑進行防治。一般白粉病可噴灑1000倍液三唑酮。根腐病,立枯病可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600倍液甲基託布津。蚜蟲可使用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或者是1000倍液吡蟲啉。螟蟲,棉鈴蟲可用300倍液蘇雲金桿菌進行噴灑防治。


木雨聽風


黃芪又名北芪,系豆科植物莢膜黃芪,春季種植,種後3年可以收穫。


栽培技術:1、選地整地,黃芪深根植物,宜選擇上層深、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向陽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作種植地。翻土深80釐米,每畝施入土雜肥或堆肥250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50公斤,翻入土中作為基肥,做成寬130釐米的高畦。

2、採用直播,也是黃芪取得高產的重要措施。3月或9月播種,播種前,種子加入4份細河沙拌勻,揉搓,擦傷種皮,以利吸水發芽,穴播時,按行株距33釐米x27釐米開挖淺穴,每穴播入4~5粒,覆土厚3釐米。苗高10釐米時定苗,每穴保留壯苗3~4株。
3、合理追肥:黃芪是喜肥植物。在第一、二年植株生成旺盛,根部生長較快時,應結合中耕除草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10釐米左右,畝施人畜糞水1000公斤或尿素7.5公斤,兌水施。第二次在當年9月進行,畝施尿素15公斤或堆肥1500公斤與過磷酸鈣50公斤、尿素5公斤混勻施下。第三追肥在入冬苗枯後,畝施廄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餅肥150公斤,拌勻,於行間開溝施下,施後培土。4、及時打頂,7月份進行,以控制地上植株的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部生長。


臨山林海


黃芪分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種,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品種是蒙古黃芪,膜莢黃芪佔比很小,蒙古黃芪主要分佈在山西、內蒙、甘肅、寧夏、青海、東北三省一帶的北方地區,黃芪種植分為直播和移栽兩種。山西黃芪佔全國產量的10%左右,主要集中在渾源、天鎮、陽高、應縣、代縣、繁峙等縣區,種植以直播為主,基本上都是半野生黃芪,是黃芪的道地藥材產區,因此藥材含量高、粉性足、質量好,但產量低。甘肅、內蒙、寧夏等地的黃芪種植,絕大部分是移栽品,含量不高但產量高,甘肅是黃芪的最大產地,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下面從移栽和直播兩方面簡單介紹一下黃芪的種植時間及方法。

一、移栽黃芪。黃芪移栽,一般是育苗一年,移栽一年,兩年收穫成品,產量高,產量能達到2000斤/畝,收益遠遠高於糧食作物,因此農民種植積極性高,但近兩年隨著國家大政策、地方政府的支持及扶貧攻堅的推進,種植面積增長過快,價格下跌亦很快。移栽黃芪的種植時間及方法:

1、選地整地。土地選擇向陽或半向陽地,黃芪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耐寒、耐旱、怕澇,除苗期需水較多外,其它時間對水分沒有特殊要求。黃芪屬深根植物,因此整地時深度應達到30~45㎝,便於根系下扎。平整土地的同時,施2500~3000公斤農家肥。有條件的地方整地前,最好灌溉一次。

2、播種。一般在穀雨前後育苗種植,育苗需種籽20~25斤/畝,種植時順便撒施辛硫磷殺蟲劑顆粒3~5袋(1000克/袋),育苗種籽應該以撒播為主,做到苗全苗壯。

3、除草。苗期一般除草兩次,避免苗小被草瞎的狀況出現。

4、施肥。苗期需追肥兩次,肥料最好用複合肥(如三銨),每次15斤左右即可。

5、移栽。第二年春季清明節前後起苗,邊起苗邊輪苗,避免水分流失,輪苗時將黃芪苗平放入地壟中,苗與苗之間距離大約8~10㎝左右,然後覆土。

6、採收。秋季9月下旬,黃芪莖蔓變黃時,可採挖,機械、人工皆可。

二、直播黃芪。山西直播黃芪種植的比較多,大多數是半野生黃芪,生長年限長達8年之久,畝產量800~1000斤左右。直播黃芪的種植季節及方法:

1、種植季節,春、夏、秋三季皆可種植。由於北方降水少,所以夏季種植最好,在大暑和小暑之間最合適,雨水足,種籽易發芽,保證苗壯苗全。

2、種植方法,可採用點播、條播和撒播三種方式,各有利弊。點播種籽用量少,條播適宜於除草,撒播操作簡單、產量稍高。

3、選地整地、播種、施肥與移栽黃芪基本相同。直播黃芪除草,若農民個人種植,可人工拔除;如果包地大戶除草,可選擇豆科植物黃芪專用除草劑除草。採收,九月下旬黃芪莖蔓變黃時,因種植黃芪根深,可用挖掘機採挖,人工撿拾。

4、種子採收。黃芪第一年不結籽;第二年種子亦不多,而且種子質量不高;第三、第四年是黃芪種子質量最好、產量最高的時候,可採收作為留種用。

以上是黃芪的種植季節和種植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歡迎討論!





葡萄88214886


黃芪春播於3—4月份,秋播於10月上中旬。條播,在壟面上開1.5—2 cm淺溝2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裡,覆土將種子蓋嚴。隨即在兩壟溝的溝田灌水,保持土壤溼潤。15天即出苗。平畦種植也可以,但發病較多,根形不如壟栽的好。生產上常用育苗移栽,將直播苗在春季,按20×40 cm的株行距邊起邊栽,溝深10—15 cm,將苗順放於溝內,播後覆土,畝用苗1.5萬株左右。


杏林仁者


之前寫過這樣一篇文章,黃芪的種植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育苗,每年的四月到五月,春耕忙了大半的時候,土地也回暖了,將黃芪籽很淺的種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注意土地靠陽,平整,土質鬆軟),待到第二天早上用麥草覆蓋,以保證其出芽率。黃芪苗對天氣的特別敏感,一熱一冷則會出芽率下降。隨時觀察出牙時有無病蟲害,及時處理。盛夏時節除草的時候特別注意,不要在早上或中午除草,要選擇下午4點之後的,夕陽西下時。藥苗長到明年初春開挖……

第二部栽種。將已經一年生的黃芪苗挖出來後,換土地栽種,每年的4月初藥苗沒有大規模發芽之前栽種。在隴西成熟的黃芪栽種中,大多還是人工一根一根來栽種,這樣的栽種深淺,距離均勻。黃芪能有很好的長勢,直到秋後10月份挖藥,其含量最好,藥質飽滿。

更多藥材種植諮詢,及時關注➕隴西中藥材合作社。並詢問





隴西黃芪哥


黃芪種子可以春播,夏播,秋播,春天最佳的播種時間是清明節前後,也就是三四月份,夏天可以在6~7月份左右播種,秋天可以在9月份中旬到10月上旬播種


食療與養生


我沒種過黃芪不知,多數植物在清明節前後種植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