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的時間,為什麼還是沒能挽救明朝?

歷史一書生


明朝從1638年建國到1644年亡國,相傳16個皇帝,享國276年。

朱家王朝從萬曆皇帝起開始走向衰敗。

1616年,努爾哈赤背叛明朝自立為可汗,史稱後金。公開向明朝挑戰,侵城略地,國無寧日。1620年,萬曆駕崩。天啟皇帝朱由校接過這個爛攤子,重用太監魏忠賢對付東林黨人,前門進虎,後門驅狼,大權旁落閹官之手。禍國殃民,人人痛恨,國是日非。

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瀋陽,稱盛京,虎視眈眈,意在滅明。

1626年,天啟帝駕崩。其弟朱由儉接過這個空架子,改元崇禎。同年,努爾哈赤死,其子皇太極繼可汗位。

崇禎在這樣複雜的歷史背景下登上了皇帝寶座。他像貴州驢,踢出了嚇虎的一蹄,殺了朝野痛恨的魏忠賢。百官相賀,萬民稱慶,以為中興有望。崇禎18歲即位,勵精圖治,生活儉樸,不貪女色,勤於政事,很想幹出一番偉大事業。偏偏連老天也跟他作對,崇禎三年,陝西連續大旱,顆粒無收,刀鐮不下,民不聊生,易子而食。朱家國庫空虛無力救飢,反而加重徵餉以資軍需。官逼民反,無糧自亂。有農民王嘉胤插旗舉義,饑民如蟻,聚眾數萬,殺富濟貧,抗擊官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後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十三家七十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農民武裝起鬥爭。

公元1636年,虎踞瀋陽的後金可汗乘機而動,正式稱帝,改後金為清朝,兵分八旗,嚮明朝邊境展開聲勢浩大的侵略戰爭。

崇禎帝兩面作戰,顧此失彼。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絞盡腦計,籌積軍需。幾度勝利在望,可恨明朝的貪官腐將被起義軍重金收買,重振旗鼓反敗為勝。

崇禎皇帝本無治國理政,知人善任的才能。其人剛腹自用,優柔寡斷,猜忌多疑,施威好殺,重文輕武,獨斷專行。他撤換首輔50人,刑部尚書17人,問斬總督7人,誅殺巡撫11人,錯殺名將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自斷手臂,自毀長城,人心惶惶,上下離心。落得朝野無可用之人,內外無可勝之兵。一付空架子,一個光桿皇帝,上天再給十七年也無濟於事,憑他豈能挽救明朝!

明亡君死,悔之晚矣!

讀史有感,掩卷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