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中概股“回家”大勢所趨?繼網易攜程後,百度也開展了內部評估


中概股“回家”大勢所趨?繼網易攜程後,百度也開展了內部評估

作者|市界 賈琦

去年阿里巴巴前往港股二次上市之際,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動情表示:“今天,香港把‘家’準備好了,讓阿里成功回到了這個家,在這個家‘安家落戶’。我相信今後還有很多浪跡天涯、周遊世界的公司,都會陸續回家、回港。”

隨後,無論是攜程、網易傳出與港交所討論二次上市事宜的消息,還是百度近日對赴港二次上市進行了內部評估,都印證了李小加此前的期望。

就百度而言,自2005年掛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以來,美股便忠實記錄了這家企業十五年來的起落興衰。

從創下IPO當日漲幅354%的“中國奇蹟”,到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後,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標杆,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後漸漸掉隊,市值不及“BAT”另外兩家的零頭,百度可以說是走過了一段頗為難熬的旅途。

而另一邊,自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條例,允許內地企業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掛牌,並允許同股不同權和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在港上市,港交所也成為了全球資本市場中頗為活躍的一支力量。

根據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以募集總額3155億港元在全球IPO中蟬聯第一,融資額較2018年增加了10%, 全年共有184家企業首發上市,可見其態勢強勁。

根據港交所的上市條例規定,凡是內地企業希望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掛牌,首先必須在高級市場(紐交所、納斯達克或倫交所)作主要上市,且市值不少於400億港元,或至少100億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億港元。

縱觀美股,符合上述標準的企業約有三十家,其中,百度、京東、陌陌、Bilibil等企業均符合以上要求。

反觀美股。10月初,據路透社報道,納斯達克最近收緊了中國中小企業IPO的限制,申請的通過時間也拉長。背後的原因,是炒作這些中概股的資金,很多來自中國,而非美國的投資者。納斯達克可能限制他們發行股份。幾乎同時,彭博社援引三名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政府考慮採取措施,讓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退市。消息傳來,阿里巴巴市值蒸發了235億美元。

雖然此後納斯達克CEO阿德納·弗裡德曼表示“特朗普政府收回了那份聲明,也就是說專門限制中概股的舉動是不被考慮的。”但這種不確定性必然會令中概股感到不安。

但是,就百度而言,回港二次上市能從多大層面上改善其當前的處境,卻仍需打上一個問號。

2019年,百度經歷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其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41億元,當期淨虧損為3.27億元。歷經半年的結構改革及戰略規劃,百度於Q3季度實現營收281億元人民幣,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到44億元人民幣,股價亦小幅回暖。

近年來,以“魏則西事件”為代表,百度的價值觀頻頻受到質疑。在商業模式,“競價排名”的定律雖然為百度帶來了利潤的增長,但也同時引發了輿論的指責。

在迴歸港股後,百度將面臨更多的本土投資者,而上述負面影響,則是百度所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