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群体。但有时候,老师却要同时担任这两个角色。

前段时间,小编在天坤高场职中认识了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她们既是大家长,又是好老师。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四 星 级 名 师

第一次见面,王文玉老师说:“我很平凡,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可在小编眼里,她是学习的榜样。

学前教育是高场职校的重点专业,王文玉是专业王牌老师。从教27年,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是宜宾市育婴师主考官。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80年代,为了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王文玉报考了师范院校。从教后,王老师彻底爱上了这个职业,并深以为荣。她常说:“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还是要当老师”。
因为热爱,半生坚守在教师岗位上。而专业技能过硬,是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王老师曾获得5次宜宾县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叙州区四星级名师、优秀教师等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和发展。”在她的心中,职中的学生并不是差生,他们也可以很棒!

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学生样样不能落。毕业后,进入幼儿园、教育等行业,依然能实现人生理想。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从事教学的同时,王老师多次受邀为叙州区公招幼儿教师授课,为全市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上示范课,专业能力广受认可。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学生是天使,只有用爱关怀他们,教育才有灵魂。”王老师这样说,未来也将一直坚持这样做。

同学们的“班爸爸”

樊朝挺,高场职中的一名英语老师,从教39年了。樊老师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小受父母影响,对教师职业充满了向往和崇敬。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17岁高中毕业后,樊老师报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被录用,走上了理想的教师岗位,分配到了宜宾县偏远山区发龙初中任教。那时候,学校环境差,没通电也没通车,回镇上要走六十里的山路。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干劲十足,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感责任重大。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一边教书一边自学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横江中学继续教书。1992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决定从横江中学调职到高场职中。很多人问,你从普高到职高,后悔吗?他笑一下说:“失落感有一些,但并没有灰心。我坚信通过努力,学生仍然能取得好成绩,中职生同样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樊老师曾多次获得宜宾市优秀教师、桃李工程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樊老师,是同学们眼中严厉的“班爸爸”,喜欢操心,也喜欢谈心。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抓学生的成绩,更要照顾到他们的生活。

鼓励教学,发挥学生的优势,是他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人生中,如果有人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当小编问起,教书这么多年,有你印象深刻的学生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有,而且很多!”

10级有个男生,原本是出了名的差生,几乎读遍了全年级各个班。高三时调进樊老师的班级,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鼓励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很多人觉得职高生比普高生差,其实不然,同样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取得好成绩。有的同学凭借职高学习的英语等级证书应聘到新加坡海运公司工作,薪金不菲;有的同学打架、旷课,通过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发挥特长,改正了坏习惯;有的同学因家庭贫困和身体原因面临失学,也是樊老师逐一家访,悉心照料,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教好一个学生需要付出心血,但又是幸福的。看见学生们毕业后升学、就业,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他总是满脸的欣慰。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樊老师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背后却是整个家庭的付出。由于他在高场职中上课,妻子和孩子留在宜宾城区生活,一家人长期分处两地,只有节假日才能团聚。曾经有一个调进城区工作的机会,面对这挽留他的孩子们,他放弃了。
39年春华秋实,辛勤耕耘,樊老师乐在其中。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同事们眼中的“女神老师”

刚见面时,何老师一脸笑容。漂亮、大方、很亲切,这是小编初见何小琴老师的印象。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何老师,是同事们眼中的“女神”,教授计算机、茶艺两门课程。在大家看来,这两门课程完全不搭边,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计算机课程重在思维能力培养,茶艺课程重在传承文化。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2009年,四川省第一届“9+3”学生,当时大家都不了解藏区学生,没有相关经验可言,都不愿意担任藏区学生班主任,她却主动请缨担下“重任”。
不负众望,藏区的同学们汉语和学习都有所提升。毕业后,拥拉志玛利用所学返乡创业,《四川日报》都曾报道过她的成功事迹。何老师说:“看到自己学生成才,是老师最幸福和快乐的事情了。”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何老师曾获得宜宾市优秀科技教师、全国ITAT先进工作者,连续八年获得宜宾县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奖等

工作中,她是值得信赖的老师,业务能力有目共睹,所指导的教研组多次获得学校、市级表彰;生活中,她热爱生活,主动与学生心交心,做朋友。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高场职中,还有很多名像她们一样,乐于奉献,坚守岗位的优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精通各项技能,用自身所学教授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高场职中往年学生留影

天 坤 高 场 职 校

叙州区高场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46年,是省重点职中、省级校风示范校。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办校多年,教学楼底的两面墙上摆满了荣誉证书。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学校地处岷江之畔,与苏轼题写的“丹山碧水”遥江相望,临近都市却远离喧嚣,是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学校占地106亩,校舍建筑面积70000余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拥有校外实训基地。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3000人,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影视人物形象设计等十多个专业,其中服装制作与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三个专业是市级重点专业。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高场职中往年学生留影

在这里,他们遇见了最美的自己。毕业后,他们成为了各行业的佼佼者,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从教39年,职高生并不比普高生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