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南地大物博、城市多,為什麼省會選擇自古無名氣的鄭州而放棄洛陽這樣的歷史名城?

b彬1


第一、河南地大物博,不僅城市多,古都也多。像洛陽、開封、安陽、商丘、許昌、南陽都是熟知的古都,而鄭州也是其中之一,還位列在八大古都中,只是年代久遠,不被世人所熟悉瞭解。

第二、從當代城市發展來看,鄭州有太多的優勢條件。鄭州在清末便有京漢鐵路經過,建國後為京廣和隴海的樞紐城市,商品漸漸繁榮;並且在地理位置上位居河南中心地帶,交通便利,鄭州底子薄,建設起來更方便規劃。而開封和洛陽位置較偏,交通不便,也都有自己的不足,所以鄭州便應運而生。

第三、建在歷史名城有一定好處,但歷史文化並非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我國是文明古國曆史文化燦爛是既成事實,但已經成為過去,歷史也都在每一天上演,所以我們不能活在過往的榮耀中,也要創造未來的歷史。河南省會如果放在洛陽榮譽是好的,但對於全省而言非常不利,洛陽盆地和偏西的地理位置也不適宜建設省會城市。

總之,雖然鄭州在名氣上不高,但成為省會後每時每刻都在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洛陽永不會褪色,河南也需要為更多的城市增光添彩,鄭州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河南也需要鄭州來引領經濟發展,創造新時代下的輝煌河南。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一、為什麼選擇鄭州作為省會

我來講講鄭州作為省會的歷史吧。這要從清朝說起,當時河南省的省會是開封。按照京漢鐵路的設計應該從北京、安陽、開封、周口,漢口這一條路線。這條路線比較直,也是當時的官道。但是,當時張之洞認為京漢鐵路的關鍵點是過黃河。如果走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就要從開封北部過黃河。但開封一帶的黃河,是著名的懸河,被稱為黃河的“豆腐腰”,如果選擇從開封建橋,不但建橋投資大,建成後的風險也非常大。因此,張之洞設計的京漢鐵路線路才拐了一個彎兒從鄭州經過,從而成就了鄭州這座城市20世紀的振興。這就是鄭州作為交通樞紐的第一步,佔了先機。

二、說說洛陽為什麼沒有成為省會。

1、從地形上看,洛陽是個風水寶地,三面為山,洛河穿城而過。由於地形的限制,洛陽實在不適合大興土木。

2、洛陽太多古物了。作為九朝古都,地下埋藏了非常多的寶貝。聞名於世的“洛陽鏟”就因為這裡的非法考古事業非常發達。


買房有錢


當時設立鄭州為省會主要是從交通方面來考慮的,京九和隴海線大十字交叉點就在鄭州,京九線離洛陽過於遠,按當時的經濟環境來說,如果在洛陽修建,則不僅大費周折還投入巨大。

那為何不設立開封為省會?開封因為背靠黃河,花園口決堤還讓決策者心懷忌憚案,而且開封地下文物太多,被稱為城摞城,所以不便於城市的發展建設,所以,鄭州成為了最恰當的選擇。

其實,在如今,鄭州也因為交通優勢而成為中西部的明星城市,更成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包括航空港、米字型高鐵及全國都名列前茅的高速公路,都在為鄭州乃至河南的經濟發展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樂眼觀象


歷史上,無論是洛陽成為首都,還是開封成為首都或省會,都是因為交通運輸因素,鄭州也不例外。通過分析千年來中國交通方式的變遷,就不能難理解為什麼近代要把省會遷到鄭州了。


隋唐時期,洛陽是陪都可以說相當於今天上海的地位,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主要還是因為交通。下圖的隋唐大運河地圖,洛陽就是大運河的重要樞紐,天下物資匯聚之處,通濟渠和永濟渠的交匯點,洛陽遍地是糧倉啊!這樣的交通優勢就決定了洛陽的政治地位。


因為唐末以及五代十國的戰亂,黃河航道出現淤塞等問題,航運中心開始東移到開封。下圖就是北宋的漕運四渠地圖,歷史記載開封府有汴、蔡(惠民)、金水、廣濟(五丈)四河,流貫城內,以通各地漕運,合稱漕運四渠。這樣的交通狀況就決定了開封的政治地位。

南宋以後這些運河基本上淤塞報廢,京杭運河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從此再無王朝在河南定都,開封也就從首都降為了省會。明清幾百年,河南境內開封還是藉著北宋故都的餘威和殘存的交通優勢穩坐老大的位置,直到鄭州的崛起。近代鐵路的交通價值全面超越水運,鄭州地處京廣和隴海鐵路的交匯之處,其交通優勢立即超越開封,歷史的天平再次因為交通向樞紐城市傾斜,1954年河南省正式遷到鄭州,這不是偶然而是歷史必然,千年來都是如此。如有啟發,敬請討論,歡迎您關注我!


心懷17


河南省版圖和格局決定了:省會定鼎鄭州,是必然的、最優的選擇!

河南省及周邊地區,有中原、中州之稱。

從先秦以來,河南地區可謂是古國林立、人口稠密,是歷代王朝的腹心——

歷史上經歷了多輪變遷後,在明代形成了今日版圖的基礎——這個格局穩定後,河南長啥樣呢?

看到河南地圖,有什麼特點?

輪廓形狀:略似一個不規則的“中”字

東、西、南、北,四個角,與多個省份相鄰,中間的河南猶如一個“中”,又好似一個胖版的“十字”。

這冥冥之中與其中原、中州的“中”完美契合。

自然地理:一半平原,一半山地;黃河分成南北兩半

交通格局:兩大幹線交匯,構成了河南的動脈

我們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我們常常說北方人、南方人,河南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爭議:到底是“南人”,還是“北人”?秦嶺淮河一線的最中間一段,就穿過了河南——河南既有北方區域,也有南方區域。

河南,屬於東部還是西部?不東不西,它西接西北、東望淮海。

河南,屬於北方還是南方?不北不南,它北跨黃河、南抵長江。

河南省市跨越南北、連接東西的“中樞省”,它的自然地理、交通幹線格局,都是中正、嚴整;這樣的地理環境和格局,決定了它必須找一個最優中心,才能承擔起交通中心——而交通中心溝通的不僅是河南的動脈,而且是全國最重要的幹線,這對於城市的推動力極大。這樣的區位的城市,必然有利於以最優化的方式吸引全國乃至周邊的資源——這樣的地方成為全省最大城市,只是時間問題。

鄭州,恰好就位於這個點上。

河南歷史上的洛陽、開封、安陽、商丘、許昌等在歷史文化上都很輝煌,但當時沒有河南省這樣的行政區域——當河南省版圖穩定下來之後,它們的區位優勢就不存在了。

鄭州,接管了這個重要角色。

如上圖(大地理館 製圖)四角的四大古都,組成了“河南中的河南、中原中的中原,這四個古都的中間則是省會鄭州。

總結一下:為什麼河南其他歷史名城無法成為省會?

一,因為今天這個模樣的河南省的歷史並不長,漢唐洛陽、宋朝開封,是全國的中心,而不是以今河南為參照的。近代以前水路運輸非常重要,後來的鐵路公路建設開展,南北東西大道的交點將更多的優勢轉移到了地圖上的——鄭縣!以河南省版圖為參照,舊時的古都安陽、商丘、洛陽、開封、許都等都偏離中心,鄭縣(今鄭州)恰好在他們中間。

二,鄭州,不僅是首都北京與華中重鎮武漢、華南中心廣州交通線——高速公路與京廣鐵路經過的點,還是中國東西最重要鐵路動脈——隴海線上的點。

兩大交通動脈,也因此將河南分成了“四格”。更直觀、簡潔一點地看,河南的輪廓,其實就是兩個三角形組成的四邊形,京廣線是一條軸、隴海線(部分與黃河重合)是一條軸線。

三、安陽、許昌、洛陽、開封(商丘),四周的重鎮就像四大護法,守衛著共和國時期的河南省會鄭州,堪稱“四星捧月”。只要河南行政區劃沒有大的調整,省會地位,妥妥的,會是鄭州——周邊幾大天王,並非不再重要,可以充當重要配角。


大地理館


洛陽長期的陪都地位,促使他們有些人不斷通過編造、篡改、偷搶歷史,刷新存在感,減輕自卑感,以滿足可憐的心理需求。


漢風唐韻828


提問人 陝西人

我發現一個更有意思的話題!全國人民都承認的中國王朝夏商兩代只有陝西人不敢承認!全國人民都不承認的侵華日軍改洛陽為福陽,陝西網民搶著承認!國人自唐代以來都共識的神都洛陽,陝西人非不承認,只認日本人供於西安的碑文上的長安是神都!全國人民都唾棄的漢奸走狗秦檜,陝西人敢為其立廟祭祀!殺了陝甘寧上千萬,號稱要挖黃帝陵的賣國求榮者白彥虎,陝西人敢公開為其翻案,稱為英雄!什麼原因呢?


萬物起源於西安


河南省將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交通便利。綜觀古往今來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發現大部分都建在河流與海洋岸邊。其原因就是為了解決交通運輸問題。公路與鐵路的出現也不過二百多年曆史。人們為了生活便利,充分運用水運條件來調節各種物資的餘缺,同時人們的長途旅行也都依賴船隻。河南省會遷往鄭州是因為隴海鐵路的修通,並與京廣鐵路在鄭州形成十字交叉。這樣一來出入鄭州就顯得十分方便與快捷。因此,進入新時代高鐵、高速公路,航空港對提振河南及鄭州的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作用。


吉祥如意


因為洛陽子唐朝末期以後 就不再是中國重點城市了


木屋阿木古郎950


鄭州能夠作為河南的省會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河南古時叫中原,而鄭州正是河南的正中心,京廣大動脈的中轉站;洛陽則位於中原的西南,雖然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譽,但所處的戰略位置偏僻,城市工業化氣息嚴重,經濟發展緩慢,再與鄭州的對比中不佔優勢,所以河南的省會是鄭州而不是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