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光正集團:高溢價收購能否成功轉型 扣非淨利能否扭虧

2019年1月6日,光正集團公告稱,公司擬以7.41億元現金購買新視界眼科49%的股權,2018年公司已收購後者51%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實現對後者的100%控股,並加速向醫療服務行業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前後兩次交易均為高溢價收購,溢價率分別高達805.22%和969.90%,標的評估值在一年之內增長兩成。2019年1-7月,標的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為5339萬元,僅為承諾的2019全年扣非淨利潤的40%,標的公司2019年、2020年業績能否達標,還有待觀察。

光正集團自上市以來不斷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實現產業調整和轉型,但七年來公司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自2013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3.08億元。未來通過“聚力眼科醫療業務,加快整合輔助產業”能否扭轉公司扣非淨利虧損,也需要時間檢驗。

溢價逾九倍收購 標的估值一年內增長兩成

光正集團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的方式購買新視界實業持有的新視界眼科49.0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7.41億元。此前,公司曾於2018年 6月以現金方式收購新視界眼科51%股權,作價6.00億元。此次交易完成後,光正集團將持有新視界眼科100.00%的股權,新視界眼科將成為光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交易標的新視界眼科的業務收入主要包括醫療服務收入、藥品銷售收入,其中醫療服務收入主要指掛號及病歷本出售收入、門診檢查及治療收入、手術及住院治療收入、視光服務收入等。新視界為擁有12家眼科醫院的全國性連鎖機構。

交易對手新視界實業實控人林春光直接持有光正集團4.88%股份,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且擔任副董事長,故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不管是2018年收購新視界眼科51%的股權還是此次收購剩餘的49%的股權,兩筆交易均為高溢價收購。此次交易和上次交易標的的評估值分別為14.75億元和12.23億元,增值率分別為969.90%和805.22%,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標的估值增長2.52億元,估值增值率達20%。

高溢價給公司帶來了高商譽和較高的業績承諾。2018年,光正集團收購新視界眼科51%的股權形成商譽4.93億元,佔公司淨資產(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末)比例高達45.28%。

在2018年的交易中,新視界承諾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500億元、1.3225億元、1.5209億元。2018年,標的實際實現的扣非淨利潤為1.16億元,業績完成率為101.19%,屬於精準達標。公司稱會通過控制營銷幅度,或通過調整一些不是迫切近期就做的手術預約時間,將手術時間約到下一年度等多種方式來控制本年度實現利潤的超額幅度。

此次交易中,業績承諾2019年、2020年的扣非淨利潤依然分別不低於1.3225億元、1.5209億元。2019年1-7月,標的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為5339萬元,僅為承諾的2019全年扣非淨利潤的40%,標的公司2019年、2020年業績能否達標,還有待觀察。

《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之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提到,從我國現有眼科服務市場的格局來看,一直以來占主導地位的都是公立醫院,專科醫院的市場規模佔比則相對較小,2016年僅17.05%,在我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大背景下,預計到2021年,專科醫院的市場規模佔比有望增至20.58%。在佔比較小的專科醫院市場中,標的公司又面臨眼科醫療行業民營機構領頭愛爾眼科的市場競爭。

產業結構持續調整 扣非淨利連續虧損

公司在收購新視界眼科試圖轉型的同時,也在不斷剝離光正燃氣、光正裝備等輔助產業,盤活資產。

2020年1月6日,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光正建設擬以1.45億元出售其下屬子公司光正裝備100%股權並與受讓方簽署框架協議,受讓方為鄧應倫個人。同時,公司分兩次將旗下光正燃氣以現金的交易方式出售給新疆火炬,合計作價5.667億元。

公司於2010年上市,上市之初主營鋼結構業務,業績表現較好,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均實現盈利。但2013年扣非淨利潤即開始虧損,公司解釋稱,主要系鋼結構業務受行業低迷的影響,工程訂單減少,毛利下降,加之公司轉型期間財務費用大幅增加,武漢和嘉興基地投產後折舊和相關費用增加所致。

2013年,公司完成對光正燃氣的控股,初次轉型跨入城市燃氣行業,同時於2013年收購阿圖什慶源管道運輸有限公司33.3%股權、2014年收購托克遜縣鑫天山燃氣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等,實現形成鋼結構與清潔能源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

但天然氣業務也並不能幫助公司扭虧,2013年-2017年,公司扣非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2018 年 6 月,公司通過重組方式收購新視界眼科,合併其2018年 7-12月利潤表,逐步確立“聚力眼科醫療業務,加快整合輔助產業”的戰略發展規劃,佈局公司未來產業格局。

光正集团:高溢价收购能否成功转型 扣非净利能否扭亏

自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從鋼結構業務轉型至鋼結構、清潔能源雙主業,再到2018年的鋼結構、清潔能源、大健康三大主業,再到未來可能聚焦的大健康主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但公司扣非淨利潤虧損的局面似乎並未扭轉。自2013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七年來,公司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合計虧損金額達3.08億元。

期間為避免戴帽,公司通過出售資產等方式 使歸母淨利潤為正,2013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合計為-2366萬元。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482.11萬元、1.21億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