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界最重磅人事變動,吳向東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圖:來源網絡

作者|晴耕雨讀

校對|谷紅欣

雖然央企華潤置地“掌門人”吳向東離職,加入華夏幸福的說法仍未在上市公司層面宣佈,但是傳聞已經言之鑿鑿,稱吳向東的新職務為華夏幸福的副董事長,而這一任命將於近期下發。

早在10月17日,外界就盛傳,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置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向東將接受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委託,接手華夏幸福,一同赴職的還有公司CFO俞健。

12月4日晚間,華潤置地的一則公告讓事情變得更加可信。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俞建因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辭任華潤置地執行董事以及執行委員會成員。

而就在華潤置地發佈俞建辭任報告的2小時後,華夏幸福隨即公告稱,董事長王文學主持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決定聘任俞建為公司聯席總裁,分管財務及融資等業務,任期與公司第六屆董事會任期一致。作為吳向東曾經的搭檔,俞建的率先加盟,暗合之前的傳聞。

而據界面新聞消息,華潤置地內部已經宣佈了吳向東即將離職的消息。其獲得的一份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人事任免通知顯示,吳向東不再擔任華潤置地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該份通知同時強調,“請依照上市公司管理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圖:地產一條

這被認為是2018年中國房地產界最為重磅的人事變動。一方是擁有強大市場化經營能力的老牌央企,一方是以產業新城模式著稱的民企華夏幸福。吳向東被冠以華潤置地發展壯大的最重要推手,同時被媒體視為“受馬明哲重託”加入華夏幸福,其中曲折和之後走向引發市場無限遐想。

“舵手”離職 華潤置地駛向何方

在華潤集團“服役”25年的吳向東,無疑是集團旗下華潤置地的靈魂人物。對於華潤置地而言,吳向東更像一面“旗幟”。華潤置地在吳向東的帶領下,2013年全年營收相比2012年增長60.9%,2014年全年營收相比2013年增長23.8%。

觀點指數發佈的《2018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榜單》顯示,華潤置地連續三年奪得榜首。市場普遍認為,吳向東一手締造的萬象城項目,為華潤置地注入了商業地產的基因,從而得以在其他城市複製萬象城的成功模式。

今年年初於香港舉行的2017年業績會上,唐勇在回答媒體關於吳向東動向的提問時稱:“吳總本身作為置地的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還是華潤集團的助理總經理,是集團分管地產業務的主要負責人,仍然對置地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圖:界面新聞(吳向東)

而唐勇被問及吳向東動向,似乎已成近幾年華潤置地業績會的“固定節目”。作為上市公司,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一職空缺4年,確實較為少見。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圖:企查查

2014年11月,吳向東疑因捲入宋林案以個人理由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此後便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頻繁的人事變動,管理層的不穩定,對華潤置地的經營環境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影響。2015年4月,吳向東低調回歸華潤,出任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分管華潤置地並擔任執行董事。2016年6月,華潤置地舉行週年股東會,會上吳向東被重選為公司執行董事。

長期避居於鎂光燈下,吳向東似乎扮演著幕後軍師的角色。迴歸之後,除了未能重回董事會主席一職,吳向東實際地位並未發生多少改變。

事實上,從華潤置地的組織架構調整中也能看出吳向東所處的主導地位。今年6月,華潤置地將旗下商業地產事業部從開發業務中剝離出來,調整為一級組織機構,形成總部大區–項目–商業地產三級管控,並由副總裁喻霖康全面負責。而此舉被視為商業地產分拆上市的第一步,而這一決策與吳向東的規劃有著密切的聯繫。

在華潤置地上述公告中,職位出現變動的還有唐勇、李欣和張大為等人。其中,唐勇被聘任為華潤置地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免去其華潤置地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首席運營官職務;李欣為華潤置地有限公司總裁,免去其華潤置地有限公司聯席總裁職務;張大為為華潤置地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免去其華潤置地有限公司聯席總裁職務。

華潤置地此前設定三人核心管理團隊,其中副主席唐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此次調整意味著華潤置地的聯席總裁架構將被取消。

伴隨著各個職位的落定,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房地產行業洗牌速度正在加快。這一輪房企規模競賽中,關於華潤置地掉隊的議論不絕於耳。

在房企規模競賽中,華潤置地地產開發與銷售業務漸漸落後於萬科、恆大、碧桂園,公司把希望寄託在多元化業務上。在這其中,作為投資物業的商業地產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據其近五年年報,商業地產的收入始終不及預期,佔全年總營收比例始終不及10%。如何提升商業地產的營收貢獻,同樣成為新管理層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加盟背後 華夏幸福想要什麼

俞建已加盟,以及不遠的未來,吳向東的加盟,對於華夏幸福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有消息顯示,俞建的到來,並不會影響目前華夏幸福CFO吳中兵職位變化。他所負責的原始業務也不會調整,但理論上,他和俞建依然會形成彙報和被彙報的關係。但更多的,是有關於“增量”。

地产界最重磅人事变动,吴向东不再“置地”能否“幸福”?

圖:來源網絡

現有的CFO更多關注產業新城業務本身,但未來的新業務,則將由俞建來負責。

從俞建的簡歷上看,在履新華夏幸福前,其歷任中信集團中國租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及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英國石油公司石化部門戰略分析師、司庫部亞太分部及倫敦總部財資經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資金總監及財務部高級副總監;華潤置地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

金融領域的經驗以及在華潤置地沉澱過後的財務管理能力是俞建的強項。事實上,自俞建2014年成為華潤置地CFO後,華潤置地總有息負債比率分別為43.5%、36.6%、36.4%、42.3%,維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有地產行業人士對媒體表示,今年以來華夏幸福接連陷入“資金”困境,瞭解地產的商業運作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將融資優勢最大化或是華夏幸福引入俞建“坐鎮”的重要原因。

而所謂的新業務,今年7月,平安資管將躋身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有分析人士據此猜測平安與華夏幸福除了資金層面外,很可能擴大到實際業務層面的具體合作。華夏幸福數十個產城一體化項目,有著廣泛的全產業鏈的合作觸點。目前來看,大概率延伸的業務,包括康養、商業運營甚至長租等等,這些也許未來都在平安與華夏幸福討論合作的範圍之內,而這些新業務,更多所依靠的是一支新的隊伍。

因此,人,依然是華夏幸福現在要抓住的重點。

9月13日,在平安人壽與華夏控股完成標的股份的過戶登記手續6天后,平安開始行使這一權益,送達了對孟森和王威的董事提名。公開資料顯示,這兩位來自平安人壽的董事年齡均為50歲,在地產或相關行業的履歷十分豐富。

隨後,華夏幸福董事會出現調整。調整後,華夏幸福董事會席位將由8個變為9個,除去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文學,非獨立董事及獨立董事的席位分別為4人和3人。

此外,華夏幸福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提到,為了更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增設副董事長一職,以及分管財務和融資的副總裁。目前來看,負責財務和融資的俞建已經確認,空懸的新任副董事長一職更像在靜候吳向東。

而吳向東最“著名”的“功績”莫過於力排眾議操刀深圳萬象城,並在此後讓華潤置地以萬象城為名牌加速擴張,由此建立其在商業地產板塊的龍頭地位。

險資擁有的資金沉澱能力與低成本,正是華夏幸福所需要的。產業新城開發的模式依然還會是華夏幸福要抓住的重點,但通過搭載平安的金融資源,則可以更好的從單純地開發優化到運營層面,譬如我們猜測的康養、長租。

從目前整個市場來看,華夏幸福需要的正是在融資以及運營方面有強大資源儲備和能力的團隊,俞建和吳向東,或許就是最佳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