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晨興資本劉凱:我為何選擇All in ToB

2019年,如果創業者拿著一款新APP的BP去融資,恐怕投資人會繞道走。一個事實是,急速狂奔二十多年的 C 端消費互聯網,遇到“中年危機”了。

早在五年前,晨興資本執行董事劉凱似乎就預料到了這種趨勢。他笑稱自己“鈍感”,想不通ToC項目的商業路徑,“融錢、燒錢再融錢,好像大多數VC和創業者都不怎麼考慮,賺錢才是一個公司最緊要的事。”

曾供職騰訊,成為首批參與組建其戰略發展部的一員,劉凱對彼時騰訊旗下上百個產品如數家珍,這份工作讓他搭建起互聯網產品運營的所有框架。然而2014年,當劉凱加入晨興資本後,他卻調轉船頭、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全新賽道ToB。截至目前,他已參與上上籤、PingCap、太美醫療、神策數據、ONES、省錢快報、滴普科技等多個項目的投資。

F40|晨兴资本刘凯:我为何选择All in ToB

晨興資本執行董事劉凱

“闖入”VC

劉凱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素有“少年班神童”之稱。當身邊大部分同學投身學術時,他卻對互聯網產生了濃厚興趣。

2010年,剛畢業的劉凱在收到騰訊offer的同時,也拿到了阿里的offer。而他最後選擇騰訊,只因自己愛玩遊戲。他還把QQ上的各種產品都買了一遍,好奇它是怎麼運作、怎麼賺錢的。

彼時,騰訊正處於大爆發時期。雖然股價不到100港元,市值也就100多億,但遊戲、社交等業務增長迅速。也正是靠這一契機,劉凱將互聯網相關所有業務研究了一遍,後來,騰訊組建戰略發展部,劉凱成為第一批參與成員,搭建起互聯網運營的最初框架。

2008年,央視一檔節目《贏在中國》火遍大江南北,也讓評委馬雲、熊曉鴿、柳傳志、徐新等如今聞名遐邇的名字烙印在了劉凱心裡。他發現,投資看似指點江山,其實是一個能夠跟聰明人打交道的行業,投身VC的熱情被瞬間點燃。

而選擇晨興資本,十分偶然。從騰訊離開後,劉凱曾短暫創過業,沒有經驗的他遇到了困難,想找投資人聊聊,於是將目光鎖定在晨興。“那時候經常讀到Richard(晨興資本創始合夥人劉芹)的文章,他們的思考和觀察都挺觸動我的。”沒想到,見完面後,他就被“留了下來”,換了身份,做了6年投資。

在移動互聯網最高峰的時候進入VC,劉凱不是沒有迷茫過。非科班出身,劉凱在出手的第一個項目上就吃了大虧,用他的話說,“交了幾千萬的鉅額學費”。那是一個ToC消費類公司,劉凱回憶,當時公司戰略理念規劃得很好,但整個團隊沒有基因和能力去落地,中間犯了很多錯誤,最後結果南轅北轍。但後來,那個賽道其實也跑出了頭部大公司。

不過,正是這筆失敗的投資給了劉凱試錯的機會,也讓他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樣的公司有長期價值,什麼賽道值得花10年、20年精力佈局?最後,他選擇All in ToB。

長期“變量”

2019年,產業互聯網是被投資人提及最多的高頻詞彙。從一級市場投融資數據看,80%以上的案例都發生在產業領域,熱度可見一斑。

晨興資本在五年之前,當ToB領域的投資還是荒野時就開始佈局了。“晨興可能不是最早一波進入ToB投資的,但我是比較少的系統性將整個行業的公司研究過一遍的。”

劉凱清晰地記得,2015年曾在某家FA平臺上面對面看過1046個項目,幾乎涵蓋了市面上所有的ToB企業。如今,根據企名片的數據,整個行業一年新增創業公司約10萬家,實現了100倍的數量增長。

不僅如此,他在深入研究過美股上百個做雲SaaS相關的上市公司後發現,SaaS企業在二級市場的估值體系已經變了。“今年美國上市的不少公司市值都是100億美金起,但是五年前很多公司只有20億美金的估值。”

大洋彼岸的舊金山,SaaS行業的老大Salesforce市值超1500億美金;另一明星企業Slack直接掛牌上市,首日大漲48.5%;視頻會議軟件 ZOOM 上市首日大漲 70%。過去5年,納斯達克指數從4000漲到8000,而SaaS指數更是直接翻了5倍。

這是劉凱未曾預料到的。在他看來,企業服務之所以迅速發展,離不開信息化、雲化、智能化,這是特別關鍵的“變量”,且具備長期性的機會。而這三大浪潮也是晨興在ToB領域的投資主題。

與很多VC不同,晨興在SaaS行業的投資一直有個執念,即用ToC思維去重做B端行業。這不難理解。晨興資本於2008年成立,深耕To C產業,接連創造了攜程、YY、小米集團、快手等成功的投資案例。回過頭看,劉凱發現,那些在激烈搏殺中勝出的明星企業具備一個共有特性:它們都在科技端保持非常大的投入,持續擁抱最新的技術手段來保持業界領先水平。

因為對C段用戶需求的熟稔,晨興投資過不少有著極佳用戶體驗的B端產品。“這些經歷促使我們不斷思考,能否將這套方法論應用到供應鏈、B2B,甚至是產業領域,產生以小博大的裂變效果,實現近似消費互聯網的增長路徑。”

幸運的是,這些思考幫助他做了一些投資,其中一家公司在晨興投資時主要市場在美國,是個典型的社交媒體公司,從去年開始嘗試中國下沉市場,意外找到了一條極低成本觸達小企業主的方式,短短半年內獲得了數百萬活躍的產業用戶。在互聯網獲客成本極度高企的今天,劉凱認為這條路徑的探索是創業者們應當嘗試的。

人才“大考”

如果只靠技術就能完成ToB連接,互聯網巨頭們早就把市場瓜分了。每個行業每個環節的數字化場景都不一樣,ToB創業者需要在行業中扎得很深。

根據劉凱的觀察,ToC創業者通常某一方面能力特別強,容易單點突破,但ToB企業想走得長久,就要在產品基礎、銷售、管理等各個方面具備強能力。另外,ToB創業者要對產品和技術有很深的理解。“先要選好服務的賽道,真的是解決行業某一個痛點,然後通過技術找一個點切入進去,而銷售只是助力110的增長。”劉凱補充。

比如,晨興分別在2017、2018年投資企業級研發管理工具ONES的A輪和A+輪,最近又參與了B輪融資。劉凱清楚記得與ONES團隊接觸期間感受最深的一個細節。

在公司二次選擇方向的時候,ONES創始人&CEO王穎奇和團隊經過深度調研和思考,毅然決定進入研發管理領域,當時很多投資人以及同行對這個決定不理解,認為這個領域價值有限、且太擁擠了,團隊扛著很大的壓力埋頭研發2年多,高效率完成了幾個核心產品的研發上線,並通過商業化的閉環讓很多人由懷疑轉變為信任。“從穎奇身上,我看到了Think different的艱難,以及不走尋常路的巨大價值。”

半個多月前,低代碼平臺企業ClickPaaS宣佈完成晨興資本領投的數百萬美金A輪融資。劉凱第一次見ClickPaaS創始人胡柏時,是晚上10點多在上海的一家酒店大堂。“胡總給我第一印象就是精力很足,雖然時間很晚,卻激情澎湃充滿戰鬥精神,每個產品的架構設計、使用方法都能娓娓道來。”他坦言,既有宏觀層面思考,又能在微觀產品層面具備踏實的執行力的創業者,不僅在企業服務領域少見,在消費互聯網領域也是極其稀有的特質。

事實上,中國尚處在一個技術產品供給稀缺的時代,好的工程師非常稀少。未來,幫助企業跨越這個鴻溝,將是晨興和劉凱的投資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