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阻擊戰添“糧草”武漢控股發行抗疫排汙綠色債券

荊楚抗疫是一場由中央指揮,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各級政府組織實施的全民皆兵的大戰役。武漢市是全國新冠戰役的核心區域,1100多萬人民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設施缺乏、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疫阻擊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在“圍殲戰”的關鍵階段,武漢市連續幾天確診人數都在百餘人。能否短期內結束疫情,全社會盡快復工復產,都取決於現階段的“攻堅”是否成功。

與西方發達國家做一次新冠檢查要民眾承擔數千美元不同,中國對於新冠病毒的檢查與治療全民免費,費用全由財政承擔。這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面出擊的決心和無與倫比的全面動員能力。

湖北省抗疫戰役兵馬盡出,“糧草”顯得更為緊張。武漢全資國企及國有控股企業紛紛發揮投融資平臺功能,搶抓政策窗口期,借力金融資本市場,拓展融資渠道,為提升城市抗“疫”戰鬥力添磚加瓦,精銳盡出。


為阻擊戰添“糧草”武漢控股發行抗疫排汙綠色債券

武漢控股於2月27日晚間公告,發行綠色債券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同意公司發行綠色債券不超過8.7億元。

根據公告,武漢控股本次所籌資金0.95億元用於仙桃市鄉鎮生活汙水處理PPP項目,1.6億元用於南太子湖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項目,1.8億元用於黃梅縣鄉鎮汙水處理項目,4.35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可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支出)。


為阻擊戰添“糧草”武漢控股發行抗疫排汙綠色債券

南太子湖汙水處理廠圖片


武漢控股是由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於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是國內最早的水務上市公司。作為水務與環境綜合服務商,近年來大力拓展省內外汙水處理市場。

在汙水處理和環保方面,有著武水集團作背景的武漢控股早已是經驗豐富。資料顯示,武漢控股在武漢市擁有9座汙水處理廠,總設計處理能力為206萬噸/日,相應的汙水泵站26座、汙水收集管網197.5公里。2018年公司處理汙水量68413.25萬噸,同比增加8129.89萬噸,增幅13.49%,汙水排放綜合合格率達99.7%。武漢控股與長江環保集團、中國城鄉、北京碧水源等央企和環保領軍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大力推進水環境治理領域的PPP實踐,先後承接宜都市城西汙水處理廠、仙桃市鄉鎮汙水處理廠PPP項目、黃梅縣鄉鎮汙水處理PPP項目、東西湖汙水處理廠BOT項目等市場化運作項目;投資建設武漢市陳家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瀝液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BOT項目,進入了垃圾滲瀝液處理和高濃度有機汙水處理市場,積極開拓膜技術生產應用,打造中國“膜都”,逐步開拓和延伸水務及環保產業鏈,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及潛在的利潤增長點。


為阻擊戰添“糧草”武漢控股發行抗疫排汙綠色債券

武漢控股下屬“百年”宗關水廠


根據武漢控股年報,2018年,武漢控股營業收入14.51億元,同比增長16.02%,淨利潤2.80億元,可謂是一支作風優良,戰績突出的“國家隊”成員。

業內環保領域相關人士表示,“長江大保護”16個長江沿岸城市的先行先試工作已全面啟動。武漢市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節點城市,將在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武漢控股汙水處理項目立足武漢向長江流域延伸,就是走在前列,先試先行工作的落實。

同時,武漢控股是武漢市汙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下屬汙水處理廠均採用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裝備,在規模運營、高效管理、技術創新、人力資源等方面具備行業領先優勢。

這次湖北疫情阻擊戰中,武漢控股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武漢控股於1月22日迅速落實疫情防控戰時城市運行保障工作方案,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併成立黨員應急小分隊,明確責任,層層分解逐級管理,開展防控工作,確保疫期不間斷運行保居民用水、淨城市排水。

武漢“封城”以來,武漢控股每天200多名職工堅守在自來水生產、汙水處理的生產運行、調度管理、水質監測、維修服務等民生保障的關鍵崗位。公司每一座水廠、汙水處理廠和每一條供排水管網都在全天候不間斷運行,結合疫情防控需要,調整生產工藝,在國標範圍內,加大消毒藥劑投加量,為武漢市居民用水及汙水處理達標淨化帶來城市安全保障。

通過疫情防控戰,城市汙水處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這次債券的主要功用就是用於武漢、仙桃、黃梅等地的汙水處理項目建設。有了這批融資,對於城市的水務大軍更是提檔升級,對於城市環境提升和現階段的抗疫戰役來說更是如虎添翼。(記者胡毅、熊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