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是頓筆,筆鋒?

活動中心17653708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什麼是頓筆?

這個故名思義,從字面上就能理解,毛筆落下停在紙上,或毛筆運筆時停下來,就為“頓”,停住,不走的意思。

上面圖中,紅圈內部分皆為頓筆。

什麼是筆鋒:

毛尖聚攏時有尖,尖部即為鋒,“鋒”,頂端也。

頓筆和筆鋒都是書法中最基礎的名詞,簡單一說就會明白,不難懂。在書寫時具體什麼時候要頓,怎麼用筆鋒才是應瞭解的重點。

在楷書書寫時,頓筆應用非常多,幾乎書寫每個筆畫時都會用,起筆要頓,有時收筆也要頓。

為什麼要頓?

就是要蓄勢再起,頓筆的過程就是蓄勢的過程,把勢運足,書寫時筆畫有堅挺靈動之感,則頓筆效果達到。

不頓筆行不行?

也行,這個沒有硬性規定,更沒有條文律法約束,你只要能寫好,頓不頓筆都行。

書法學習的各種技法、招數從來都是從實踐中得來,可以說:實踐是檢驗一切書法技法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有更好的招法,你當然可以用。

但可惜的是,在古今書壇的那些名家高手面前,你只是個後學之人。你的一招一式除了能引起那些前輩發笑之外,毫無用處。

書法流傳二千多年,歷史各時期絕世高手不斷出現,書法這門傳統絕學中的一招一式可謂早被人家研究得明明白白,如果頓筆可用可不用,則早就被改良丟棄,焉用爾等無名之輩多言?

所以說,頓筆這個技法是古代書者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好用!如果不頓筆,不蓄勢,提筆就寫,落筆就走,則很容易致筆畫輕浮,缺筋少骨,也就書不成書,法也就不成法。

所以,還是要頓,頓筆除了蓄勢,還有調鋒之妙用。不頓筆則鋒不調,鋒不調則不能中鋒行筆,引發連索反應,所以不頓筆害人又害已。

頓筆在楷書中至關重要,事關能否寫出筆畫的堅挺骨感和靈動韌性,事關能否筆筆合乎法度。

頓筆在行草書中也很重要,行草書講究流暢呼應,揮灑自如,但再流暢也不能一揮而就,一筆寫到底。所以,還是要頓。

但在何時頓上比楷書有講究,楷書幾乎筆筆頓,行書頓筆時機就一定要掌握好,勢剛起時則不頓,不能把勢破壞掉,導致“勢不盡”,連綿不絕時就要適時頓筆,以免過於纏繞,流於浮滑。

頓筆雖簡單易懂,但事關線條質量,事關書寫節奏,事關是否合乎法度,可謂事關重大也。

所以,筆要行,更要頓!


說完頓筆,再說筆鋒,筆鋒是什麼,上面圖示很清楚,看一眼就知道,可謂簡單之極,但筆鋒在書寫運用上則頗為複雜。

我們學習唐楷被要求中鋒行筆,筆筆中鋒,這時筆鋒的作用就顯現出來,鋒在筆畫中間運行,就是中鋒。控制鋒的能力就決定你是否能做到中鋒行之,控制鋒就是控制筆,鋒在筆上,以筆制鋒,這能力不是三天二天就能練成,要堅持才行。

要控制筆鋒,就要提高用筆功力,用筆功力提高了,則筆鋒靈動,線條富有質感。

除了筆行中鋒這種筆法外,側鋒,拖鋒等筆法亦很常見,這都須在對筆性熟悉基礎之上才能運用自如。

在書法中,看一個書者水平的高低,從他對筆鋒的控制上就能做出準確判斷。

筆鋒富有彈性,如不擅控制則不聽擺步,不服指揮。運之書細筆,它偏又粗又大,運之書粗筆,它則偏鋒行之,呈醜陋鋸齒狀,所以控制筆鋒的能力決定書者水平的高低。

不論古今的書法名家高手,在控制筆鋒上皆是行家大師,筆鋒在他們筆下,溫柔可人、馴服聽話,指哪行哪。堪稱書家的親密伴侶,在宣紙上陪書者縱橫馳騁,揮灑人生。

一個高水平的書者在行草書中往往能將筆鋒用到極致,或中鋒或側鋒或拖筆,轉換自如,瀟灑運用,鋒即是書者的心性之體現,亦是境界之舞者,鋒在紙上舞蹈,亦在書者的心靈中游走。

初學書法就要視筆鋒為伴,和它交朋友,熟悉它的品性,瞭解它的特點,在不斷的練習中學會更好的控制它,掌握它,才能用好它。

“山高人為峰,書海筆為鋒”,在書法學習上,筆和筆鋒是表現這門古老藝術的精良利器,十八般武藝全靠它施展,所以,用好它是學書者唯一的選擇!

回答完畢,謝謝。


杉石


頓筆是將筆鋒下按並稍作停筆;筆鋒就是筆毫最有彈性的地方,約在筆毫的尖部三分之一處。其實要想把字寫好,就是一個書寫時力度需要收放自如,該重的地方重,該輕的地方清,這樣寫的字才可以剛柔並濟。毛筆字裡面一般對頓筆和筆鋒要求比較高,也更好的體現了這兩個書法技巧。

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r

1、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準備,持之以恆。不可中途懈怠。\r

2、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初學著可以先選用狼毫或兼毫筆。用後一定要洗淨,把筆毛抹乾抹直抹尖,保持筆毛不亂,以延長毛筆的使用壽命!\r

3、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一般寫十公分見方的字為益,不益寫太小的字。逐步進筆,不可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要打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詩人王堅


1、頓筆:毛筆字,起筆為頓筆,頓筆的正確寫法:從左上向右下按,方向基本是在45度角,以橫為例:頓筆-向右行筆-頓筆(回鋒)。前一個頓筆是凌空向右下按(凌空是筆尖在觸紙前已經在空中開始運行了),後一個頓筆是在收筆時直接向右下按。雖然寫頓筆時有一個停頓及下按的動作,但整個筆畫的書寫過程應該的連貫的,看似有三步,實則是一氣呵成寫出來的,熟練後只需一個節拍。同時收筆處的回鋒應該根據下一個筆畫來選擇合適的角度。

起筆、行筆收筆是指書寫一種點畫筆鋒運動的全過程,寫任何一種點畫都要經過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階段,所謂逆人、澀行、緊收便是這三種用筆方法的要訣。

筆鋒:1、毛筆的尖端

2、寫字、作畫、寫文章的藝術手法及特徵

3、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處和書畫的用筆 如果因為字寫得不太漂亮,往往是“筆鋒不正”、下筆無神、運筆無力……其實,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等等對寫字影響很大,平時要多注意,功到自然成。


邱楚機國學


什麼是頓筆?

這個故名思義,從字面上就能理解,毛筆落下停在紙上,或毛筆運筆時停下來,就為“頓”,停住,不走的意思

什麼是筆鋒?

毛筆聚攏時有尖,尖部即為鋒,“鋒”,頂端也。

頓筆和筆鋒都是書法中最基礎的名詞,簡單一說就會明白,不難懂。在書寫時具體什麼時候要頓,怎麼用筆鋒才是應瞭解的重點。

在楷書書寫時,頓筆應用非常多,幾乎書寫每個筆畫時都會用,起筆要頓,有時收筆也要頓。

為什麼要頓筆?

就是要蓄勢再起,頓筆的過程就是蓄勢的過程,把勢運足,書寫時筆畫有堅挺靈動之感,則頓筆效果達到。

不頓筆行不行?

也行,這個沒有硬性規定,更沒有條文律法約束,你只要能寫好,頓不頓筆都行。

書法學習的各種技法、招數從來都是從實踐中得來,可以說:實踐是檢驗一切書法技法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有更好的招法,你當然可以用。

但可惜的是,在古今書壇的那些名家高手面前,你只是個後學之人。你的一招一式除了能引起那些前輩發笑之外,毫無用處。

書法流傳二千多年,歷史各時期絕世高手不斷出現,書法這門傳統絕學中的一招一式可謂早被人家研究得明明白白,如果頓筆可用可不用,則早就被改良丟棄,焉用爾等無名之輩多言?

所以說,頓筆這個技法是古代書者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好用!如果不頓筆,不蓄勢,提筆就寫,落筆就走,則很容易致筆畫輕浮,缺筋少骨,也就書不成書,法也就不成法。

所以,還是要頓,頓筆除了蓄勢,還有調鋒之妙用。不頓筆則鋒不調,鋒不調則不能中鋒行筆,引發連索反應,所以不頓筆害人又害已。

頓筆在楷書中至關重要,事關能否寫出筆畫的堅挺骨感和靈動韌性,事關能否筆筆合乎法度。

頓筆在行草書中也很重要,行草書講究流暢呼應,揮灑自如,但再流暢也不能一揮而就,一筆寫到底。所以,還是要頓。

但在何時頓上比楷書有講究,楷書幾乎筆筆頓,行書頓筆時機就一定要掌握好,勢剛起時則不頓,不能把勢破壞掉,導致“勢不盡”,連綿不絕時就要適時頓筆,以免過於纏繞,流於浮滑。

頓筆雖簡單易懂,但事關線條質量,事關書寫節奏,事關是否合乎法度,可謂事關重大也。

所以,筆要行,更要頓!

說完頓筆,再說筆鋒,筆鋒是什麼,上面圖示很清楚,看一眼就知道,可謂簡單之極,但筆鋒在書寫運用上則頗為複雜。

我們學習唐楷被要求中鋒行筆,筆筆中鋒,這時筆鋒的作用就顯現出來,鋒在筆畫中間運行,就是中鋒。控制鋒的能力就決定你是否能做到中鋒行之,控制鋒就是控制筆,鋒在筆上,以筆制鋒,這能力不是三天二天就能練成,要堅持才行。

要控制筆鋒,就要提高用筆功力,用筆功力提高了,則筆鋒靈動,線條富有質感。

除了筆行中鋒這種筆法外,側鋒,拖鋒等筆法亦很常見,這都須在對筆性熟悉基礎之上才能運用自如。

在書法中,看一個書者水平的高低,從他對筆鋒的控制上就能做出準確判斷。

筆鋒富有彈性,如不擅控制則不聽擺步,不服指揮。運之書細筆,它偏又粗又大,運之書粗筆,它則偏鋒行之,呈醜陋鋸齒狀,所以控制筆鋒的能力決定書者水平的高低。

不論古今的書法名家高手,在控制筆鋒上皆是行家大師,筆鋒在他們筆下,溫柔可人、馴服聽話,指哪行哪。堪稱書家的親密伴侶,在宣紙上陪書者縱橫馳騁,揮灑人生。

一個高水平的書者在行草書中往往能將筆鋒用到極致,或中鋒或側鋒或拖筆,轉換自如,瀟灑運用,鋒即是書者的心性之體現,亦是境界之舞者,鋒在紙上舞蹈,亦在書者的心靈中游走。

初學書法就要視筆鋒為伴,和它交朋友,熟悉它的品性,瞭解它的特點,在不斷的練習中學會更好的控制它,掌握它,才能用好它。

“山高人為峰,書海筆為鋒”,在書法學習上,筆和筆鋒是表現這門古老藝術的精良利器,十八般武藝全靠它施展,所以,用好它是學書者唯一的選擇。



特立獨立了豬


這都是書法中的書寫技巧。

頓筆指的是書法中的停頓。頓筆一般在轉折處或一個字的開始用,在折處輕輕按一下(不要故意按),在回鋒,使那個筆畫更圓潤。而筆鋒就是筆的頂尖端.。

在毛筆運行過程中,根據字的筆畫變化和書寫者的情感需要,進行提筆、按筆、頓筆與挫筆,使寫出來的筆畫發生輕重、粗細、起伏、跌宕的變化,顯示出筆畫的力度、節奏和氣韻。按筆較重稱為頓筆。

頓筆時可以調整筆鋒運行的軌跡方向,還可以產生節奏感,這種有節奏變化的線條才能產生韻律,只有有節奏和韻律的線條才有生命力。

頓筆語出:

(1).擱筆;停筆。《晉書·劉頌傳》:“而豪富者其力足憚,其貨足欲,是以官長顧勢而頓筆。”《晉書·儒林傳·範弘之》:“舉朝嘿嘿,未有唱言者,是以頓筆按氣,不敢多雲。”

(2).謂作文或書法至著力處故作停頓。 林紓 《書黃生札記後》:“顧但用其聲,其中無波折停蓄之態,則聲亦近枵,讀之索然,故每句須用頓筆。用頓筆,則斷不流利,故有抝字、蹇字、澀字之訣。” 祝嘉 《論書十二絕句·附運筆淺說》:“提筆好像遊絲,在空中飄著;頓筆好像獅子,在地上蹲著。”

頓筆的書寫要領:

我們知道,書法中包括提、按、行、頓等各種用筆方法,這些方法相互交叉使用,才會給書法帶來精妙之道。知道了頓筆就是停頓之筆以後,在書寫時就要注意從停頓開始頓筆。頓筆是書法技法的組成要素之一,是學習者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本領。

點的頓筆:一個點畫中包含了三個書寫節奏,用心的人可以在這方面仔細體會。在寫到頓筆時,要從右上沿著一個弧度向左上方行進,這時要在裹鋒前進時注意筆肚下沉,而筆尖在弧度內向左上方挑去,筆肚跟著前行,用力由弱漸強,再由強漸弱。當然,這只是基本的點的頓筆要領,還有一些點是朝著左下方撇出,是另一種方法了。

橫的頓筆:橫畫的頓筆是頓筆中最為典型的書寫方法,在完成了第二個節奏後(行筆),需要進入到收筆時,就要頓筆,頓筆時向右下由輕到重,接著向左上提筆回筆,用力也是由輕到重,由重到輕的過程。

豎的頓筆:豎的頓筆只適用於垂露豎,不適合懸針豎的寫法。在行筆至最後時,用力由輕到重,向左上方由重到輕回鋒挑出。

撇的頓筆:按理說,撇畫中是沒有頓筆的,但按照筆勢的要求,頓筆應當體現在書寫中的隱形之勢中,就是當撇出以後,人們習慣在空中做一個動作,我們應當養成這樣一個書寫習慣,形成勢的動作。

捺的頓筆:捺畫是由輕到重的,在即將捺出時,停頓,用指捻管,筆尖向右下緩緩移動,而筆肚所支撐的支點不動,就會形成捺畫的頓筆。

折的頓筆:折是橫畫完成後與豎畫搭接所形成的筆畫,當橫畫結束後,應當提筆(毛筆要離開紙面),分離與豎畫的交叉,而這時就應當在橫畫結尾處重新按照豎畫的寫法書寫,這裡即可完成兩畫的搭接,也實現橫畫的頓筆。

筆鋒是指毛筆的尖端,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

從書法的角度來說,用筆貴在用鋒。用鋒或正用、側用、逆用、順用、重用、輕用、實用、虛用……全仗筆尖鋒芒指使。若用中鋒,下筆則沉勁;若用藏鋒,下筆則渾厚,以使點畫能“藏筋抱骨”;若用逆鋒,可以使點畫勁健厚重;若用露鋒,則以縱其神:若用側鋒,則以側勢取其險奇。從用鋒來說,所有這些,各有攸當,相成相反。初學者書寫時應以力注筆端之鋒,才能達到“力透紙背”的效果,若鋒毫平拖,就會使點畫流於呆板。

引證解釋

1. 毛筆的尖端。

唐· 方幹 《盧卓山人畫水》詩:“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2. 詩文書畫所表露的氣勢、鋒芒。

南朝 宋 鮑照《擬古》詩:“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唐 李白 《草書歌行》:“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 中山 兔。”

瞿秋白《論大眾文藝·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諷刺的筆鋒和刻毒的描寫,對於敵人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寬恕的。”

3. 筆畫的鋒芒。

宋 歐陽修 《跋尾九》:“《陰符經序》則 蔡君謨 以為 柳 書之最精者,雲善藏筆鋒。”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米襄陽論題榜字》:“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勾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




歪廬


我用我所知道的知識來給你講解吧!

頓筆一般在轉折處或一個字的開始用,在折處輕輕按一下(不要故意按),在回鋒,使那個筆畫更圓潤.

而筆鋒就是筆的頂尖端.

筆毫與筆鋒是一個整體,兩個概念。一支優質毛筆必須具備筆毫、筆鋒兩個要素。筆鋒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





小王的生活錄


頓筆就是筆鋒下按!

筆鋒就是毛筆的尖頭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