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屯溪 古今繁華 徽商重鎮

話說屯溪 

屯溪是黃山市下屬的一個區,位於黃山市中心,同時也是黃山市政府所在地。因其空中和陸路交通十分便利,故成為大多數中外遊客登臨黃山的第一站。

屯溪的地名來緣,相傳源自三國時代,吳國的威武中郎將賀齊為了討伐黃山地區的少數民族“山越”,曾屯兵此地,屯溪便因此而得名。

歷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率水三江匯流之地的一個水埠碼頭髮展起來的。屯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商業發達,景色秀麗,是一座古樸幽雅、近似山莊的古鎮,也是昔日的徽商重鎮。

屯溪老街起於宋代,明清時期發展成為徽州物資集散中心,全長1273米,保存完好。店鋪鱗次櫛比,建築古香典雅,是一條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步行商業街。位於市中心,距離火車站2公里,交通便利。

老街的形成和發展與宋徽宗移都臨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當時,宋都大興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運輸、徵調到杭州。後來,這些工匠歸返家鄉後,便模擬宋城的建築風格建造店鋪,所以這些沿襲宋代風格的建築被稱為“今日宋城”。伴隨著徽商的壯大和水運交通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向成為綜合型的商業街。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維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興造了47所店鋪,除部分自營業外,其餘作為客棧,招徠客商,存放貨物,促進了山區與外界的物資交流。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綠茶,外銷興盛,茶號林立,茶工雲集,各類商號相繼開放,街道從8家客棧逐年朝東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國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滬杭大商埠會。

老街的建築群繼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築傳統風格,規劃佈局、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特色。建築體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樸,白粉牆、小青瓦、鱗次櫛比的馬頭牆,構成了徽派建築的群體美。整條街道,蜿蜒伸展,首尾相望,街深莫測,是我國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了使街道與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環境相溝通,老街有一些寬窄不一、與街道交叉的巷弄。老街店屋多為單開門,一般為兩層,少數三層,且都是磚木結構,以樑柱為骨架,外實砌扁磚到頂。每座樓兩旁都有高封火牆,牆上蓋瓦。店面門楣上佈滿徽派木雕,戲劇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隱現。樓上臨街木欄與裙板,安置有各種花窗,十分典雅。建築平面有沿街開閉式和內開天井式。沿街開閉式即臨街為可靈活裝卸的排門,卸去排門,店堂全部展開,便於營業;內開天井式即用天井採光,天井四周房頂的雨雪水均歸落天井中,謂“四水歸堂”,是經商人圖“聚財”之義而產生的。老街街面的房屋均為前店後坊,前店後倉,前店後居或樓下店樓上居。由於老街保留了江南城鎮古老的風姿,所以老街又被譽為“活動著的清明上河圖”。近年來,老街又被譽為“天然的攝影棚”,從電影《小花》開始已有近百次被搬上銀幕,連世界著名電影大師伊文思也從荷蘭趕來“搶”鏡採《風》。

屯溪 古今繁華 徽商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