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湖南教育》、湖南教育新聞網記者 陸陽 劉秋泉

  “提起筆,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嘩嘩流下。到現在,我還一直不相信,我們親愛的郭老師已經去了遙遠的天邊,再也不回來了。我們再也見不到和藹可親的郭老師了。”

  

  1月6日凌晨3點,郴州市第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突發心源性疾病,經搶救無效,溘然長逝,享年49歲。

  

  1月7日晚,郭鮮華追悼會舉行。雖然學校封鎖了消息,還是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家長、兄弟學校的同行們趕過來。那天的風出奇的大,北風呼嘯,似乎想吹去人們心中的悲痛,雨滴打在人們的臉上,彷彿上天也因她的離去而嗚咽。

  

  “不能提,一提,眼淚就不由得流下來。”1月14日,我們趕到郴州市第二十九完小,採訪郭鮮華生前的同事、學生、家長、親人,每每提到她,人們的眼眶總是情不自禁地溼潤,有的甚至別過臉去擦拭。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一位怎樣的校長,讓學生、老師如此悲傷?如此不捨?如此懷念?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第一個“特例”:區委書記親自點名,從鄉鎮學校“直升”城區學校校長

  

  2014年9月,郴州市甦仙區召開教師節表彰大會。

  

  “誰是郭鮮華,請站起來。”時任甦仙區區委書記彭生智在大會上點名。“我並不認識郭鮮華校長,但為什麼讓她到城區的一個新學校來當校長,因為她能把一所農村學校辦的比城區的學校還好,像這樣肯幹事能幹事的幹部我們就要重用……”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郭鮮華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句名言。而這還必須說說她在華湘學校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

  

  華湘學校原為中核集團711礦子弟學校,距郴州城區17公里,是一所農村學校,。

  

  如果你還認為農村學校的教學單調,沒有想象力和生機活力,那你需到華湘學校看一看。這裡的學生不僅樂觀大方,不少體育運動項目,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跳繩、乒乓球、丟沙包、舞蹈、繪畫、書法、滾鐵環、手抄報……在這裡有20多種“玩法”;走廊上陳列著孩子們的書法、美術作品,讓人為孩子們無盡的想象力感嘆。瞧,舞蹈室裡,隊員們正在練習拉丁舞,小姑娘們專注的表情無論你是觀看還是拍照,都讓你看不到羞澀,只有大方響亮的口號歡迎著客人。

  

  不僅課外活動出彩,更精彩的是課堂。學校確立了“打造孩子喜歡的老師”師訓目標。圍繞高效課堂,提出了讓教師“腦中裝著新理念”“手中握著新教法”的理念,每天觀看“堂堂網”教學,引導中青年教師定期觀摩名師課堂教學,讓老師們在與名師的對話中豐富自己的執教經驗。華湘學校也就成為了郴州市農村的第一個課改樣板校。

  

  因為突出的業績,華湘學校在2012年度甦仙區教育局督導評估考核中獲“目標管理提高獎”、2013年度榮獲“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的第一名。升入高一級學校時,大家總是不約而同地說“華湘學校畢業的孩子就是優秀!”

  

  彼時,郭鮮華已於7月到崗,單槍匹馬一人籌備郴州市二十九完小建校的工作。炎炎夏日,她獨自一人,到招生範圍內進行招生宣傳,踏上了艱辛的建校之路。有人說,郭鮮華開闢了鄉鎮學校校級領導幹部到城區學校上任伊始即當校長的先河。因為以前的鄉鎮校幹部,到了城區,要麼轉崗為普通教師,要麼只能當副校長。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第二個“特例”:校長不僅上課,還上公開課示範課

  

  大家都知道,一校之長很忙,所以大多數不能在一線上課,即使上課,也大多兼一些小科目。但是郭鮮華卻是例外。她不僅教語文,還將一個班從一年級帶到了六年級上學期。

  

  “郭老師,你說話不算數,你說要帶我們畢業的。”李智奇是二十九完小六年級4班的一名學生,平時有點調皮,不是沒寫家庭作業,就是字寫得不好看,讓郭老師操了不少心。可聽到郭鮮華逝世的消息,這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也嚎啕大哭起來。

  

  郭老師經常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學的時間給我們補課,李智奇說,中午經常會留到12點30、40。她又擔心大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次都自己給我們買包子吃。

  

  “有次,郭老師給我們講題目,我總是不聽。”學生黃澤坤說,她就“使絕招”,說,以後中午留下來,就捱餓,別回去。“可轉身,她又給我們每人帶了兩個包子。”

  

  她常說,自己教師生涯有兩個遺憾:一個是當班主任的時間太短,另一個是年輕時在子弟學校任教,參加的教學比武太少。與郭鮮華搭班的李豔陽老師曾經勸過她:“你當校長那麼忙,不要再進行一線教學了。”可她卻心心念念著這三尺講臺,說,現在語文全部改成了部編教材,等這屆學生畢業了,她要從頭教一遍。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郭鮮華就是如此。她一直擔任學校的語文教學,教學多年,她積極實行教學改革,在學校嘗試“一課四磨”教學模式的教研課改活動中,永遠是走在前面,是年級組第一個上課的老師,帶頭磨課、評課、再上課,每節教研課,她都會認真的研讀教材,精心的製作課件,每節教研課她都會到每個平行班上一次,課後與學生交流課堂上的想法,讓教學研究真正的落到實處,她還經常超前製作課件與同年級教師分享,交流課堂效果,她這種做法在全體教師中樹立了榜樣。

  

  郭鮮華曾在校本培訓時說過:你們來到二十九完小,我作為校長,想到給你們最好的東西,不是金錢,而是讓你們的專業成長,這才是作為教師最寶貴的財富。

  

  她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師,助推他們專業化成長。

  

  喬薇毓還記得2016年剛剛選調入二十九完小時,郭鮮華對她說過的話。“歡迎你,我們一起共風雨,一起努力,做幸福的教育者。”沒多久,郭鮮華選派她參加市裡的賽課。一個多星期的準備時間,她們就整整磨了一個星期的課。最終,這堂音樂公開課《小小鼓樂手》獲得區裡、市裡的第一名,最後獲得省裡的二等獎。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賽課,郭校長陪著我,幫我借道具,為我買早餐,給我加油鼓氣。”喬薇毓說,這也是二十九完小建校後第一次派出選手參加賽課,“她不想讓自己的遺憾在青年老師身上重演。”

  

  2019年郴州市甦仙區教師教學比武,學校派出曾陸軍、劉曉豔、黃花明三位老師組隊參賽,郭鮮華加入語文教學團隊,20 多個教學設計和課件,她一個個把關,在她的帶領下,三位老師全部獲獎。這也是甦仙區30多所小學中唯一一所全部獲獎的學校,五年來,學校有三名老師代表甦仙區參加省市教學比武,都獲得優異的成績。

  

  多年來,郭鮮華從未停止過對教書育人、對教育教學的研究。2018年,郭鮮華在一次公開課中,看見語文老師張麗娟使用了一款新的授課軟件,下課後,她第一時間向張麗娟詢問、請教。讓張麗娟沒想到的是,在不久後的全校公開課上,郭鮮華就熟練地運用了該軟件完成兩堂課。

  

  “她每天這麼忙,怎麼還有時間學習鑽研新事物?”張麗娟回憶起3年前幫郭鮮華在木櫃裡找聽課筆記本,一打開櫃門,近十年來的教學常規、備課本、聽課筆記瞬間“湧”出,那時她知道了,郭鮮華對講臺的愛早已勝過一切。

  

  還記得剛剛出任二十九完小校長,由於學校建校初期,教職員工少,又來自全市各個地方,為快速的形成合力,郭鮮華經常與老師們打成一片,促膝談心,共同構鑄學校願景,白天,她上完課還要到外跑項目,爭取經費,放學後,還要跟老師們一起加班加點,為學校籌建功能室。一位老師回憶道:“記得2015年,學校還沒有數學儀器室、科學儀器室、醫務室、圖書館。學校在建設功能室時,郭鮮華校長每天帶著我們一起加班,她還抽出時間專門給孩子們去挑書,真的是盡心盡力。那年她女兒高考,要回家吃飯,她和我們一起加班到八點多,突然她很懊惱地說了一句,原來她忘記給女兒煮飯菜了。”

  

  在郭鮮華的帶領下,不到六年,學校走向正軌,學校辦學條件改善了,學校的教學質量、經典誦讀、體藝已形成了特色,優秀教師、師德模範不斷湧現,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攀升,學生人數顯著增加,短短五年多,奇蹟般地打造成了學生開心、家長放心、老師安心的好學校。在這裡,每位孩子都會跳繩,花樣跳繩隊在全市小有名氣,多次參加市裡的展演。在這裡,校田徑隊多次代表甦仙區出席市運會並打破多項市運會記錄,學校的迅速發展受到社會好評。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三個“特例”的背後——追記郴州市二十九完小校長郭鮮華


  第三個“特例”:對所有人都好,唯獨忘記了自己

  

  就是這樣一位有思想,有行動,全心撲在學校的先行者;就是這樣一位每天回家提兩個包,一個是自己的、一個裝著學生的作業,晚上熬夜給學生批改作業;就是這樣一位對所有人都好,唯獨忘記了她自己的人……郭鮮華匆匆走了,她將所有的愛都給了他人,給親人、同事、學生、家長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她是1273名學生的“校長媽媽”。每天清早,校門口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大家常常看到她送孩子們下樓,輕輕彎下腰撿起樹葉和垃圾。每天孩子們在早讀,她就開始在班上給孩子們面批作業,並及時讓孩子們糾正錯誤。她還赤著腳給學校搞衛生,外出學習開會也會盡快趕回來給孩子們上課,出差回來不忘給老師、學生帶上一些特產。

  

  “我們經常吃到郭老師帶來的特色美食,大家都以為郭老師是‘土豪’呢。”二十九完小六年級4班的湯暢說。其實,這份發自郭鮮華內心的愛,學生們天天沐浴,都習以為常了。

  

  她的先生李波,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對她的執著看在眼裡、敬在心頭。“郭鮮華考駕照,斷斷續續考了六年才過。太忙了,沒時間練。2017、2018年陸續考完,買了輛二手車。但她起床、出門的時間不變。以前是6點半起床,7點趕公交,後來也是6點半起床,7點開著車出門。”李波說,不過是到校時間更早了,能多處理點事情。

  

  “我是班上的勞動委員,離校前要鎖門,是走得最晚的一個。可我經常看到郭老師。”肖煜翔是郭鮮華所教的六年級4班的學生,說起郭老師,他的眼睛又紅了。

  

  “女兒處處以她為榜樣,在大學裡入了黨,年年拿獎學金,今年還拿了勵志獎學金。”李波說,1月5日,兩個人還鑽了一個被窩,聊到半夜。

  

   “校長的行政事務繁多,她都是利用休息時間批改試卷。”二十九完小黨總支書記雷躍說。和郭鮮華同坐一間辦公室,更知道她的“拼”。她永遠是辦公室裡最忙的那一個,老師們曾打趣地說她是“鐵人”。

  

  “她帶了3個校外的徒弟,都在鄉鎮學校,開著那輛二手車,也是風裡來、雨裡去。”雷躍說。

  

  太平學校李昆林是三位徒弟之一。2017年下期在甦仙區教育局組織的新進教師培訓“師徒結對”活動中,與郭鮮華結為師徒。

  

  她總是像一位大家長一樣事無鉅細的開導、指引徒弟。“師傅以自身作表率,每學期都會組織徒弟到二十九完小聽她的示範課,課後組織評課並相互交流各自的教育困惑、工作生活中的問題。”不僅如此,每當徒弟們要參加各類比賽,郭鮮華總是站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幫助。做教學設計、完善ppt,郭鮮華課前與他們交流,課後又幫他們認真分析、細心建議。2018年5月,郭鮮華熬夜點對點的耐心指導徒弟歐陽聖賢上彙報課。2019年4月,指導徒弟張慧進行班會課比賽,磨課、改教學設計、做教學用具,最後張慧在甦仙區班會比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四班的家長哭著對記者說:“原本我們這裡劃片到一完小的,當初把我們的孩子劃片到二十九完小,我們不能接受,認為一個新學校,能好到哪去呢?但幾年過去啦,我們覺得我們很幸運,遇到了這麼好的校長,這麼好的老師,郭校長對人太好啦,對每個學生都一樣……”

  

  “郭校長不僅是我們的好校長、好老師,也是好搭檔、好姐姐。”與她搭班的李豔陽老師說,她對所有人都好,唯獨忘記了她自己。

  

  郭鮮華堅持每週寫《校長週記》,她曾寫到: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如今,斯人已去,她的教育情懷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