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越是艱險越向前,這是央企黨員的擔當”

中建一局馳援火神山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鄧委(左一)


1月27日,大年初三,本應是舉國歡慶、萬家團圓的時節,而神州大地卻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劫難。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業十二年,參建過多項重點工程的80後建設者——鄧委,放棄與妻子、孩子團聚的機會,從湖南老家驅車6小時,獨自逆行奔赴武漢最前線,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中建一局援建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書記、總指揮,鄧委帶領團隊爭分奪秒、日夜鏖戰,確保了兩座“神山”醫院的如期交付使用,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30000步逆行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鄧委(右一)


一天早上,鄧委正在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電話是從北京打來的,上級要求他率隊第一時間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完成援建任務。現場如戰場,在與病毒的鬥爭中,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分秒耽擱。鄧委撂下電話緊急集結在武漢的管理人員,召開支援動員會。他一邊做好任務分工,一邊組織展開準備。經過3個小時的緊急協調,迅速集合70餘名工人,攜帶必備物資,驅車進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這是一場與死神的時間爭奪戰。鄧委帶領團隊所有人員夜以繼日,忘我工作,平均每天只休息2個小時,200多個電話、3萬多步數,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喝水,嘴上起泡,喉嚨嘶啞,不停地穿梭在施工現場。


200斤扛上肩

在工作展開的第二天,一場大雨突然襲來,這對於本就緊張的工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醫院建設刻不容緩,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他冒雨指揮,全身溼透,冷得直打哆嗦,但始終咬牙堅持。他積極協調施工現場的各方關係,組織機電材料設備的採供與安裝;做好團隊人員的飲食起居和疫情防控工作,關注所有管理人員和工人的身體狀態,實時檢查,合理安排施工流水作業,確保所有人員保持旺盛戰鬥力,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由於是應急施工,現場條件十分有限,一些機械根本無法進場,材料的搬運和吊裝只能靠人工手拉肩扛。兩臺最大的風機重達200公斤,長1.8米、寬1.5米、高1.5米,在平地上也需要10個人才能抬走。為了將設備安全運到樓頂,鄧委親自指揮,組織人員通過外跨樓梯用鋼管在樓梯上鋪設斜坡,再用兩公分粗麻繩將風機捆紮結實,底下墊上紙板、包裝袋,先將風機由平地拖拽到一層的平臺,再用同樣的方法拽到二樓房頂。


無論時間多麼緊迫,條件多麼艱苦,大家的信念只有一個:為了最後的勝利,拼了!經過4天連續奮戰,他們圓滿完成了火神山醫院3、4號樓的32颱風機、1300平米通風管道和500平米保溫管道的安裝任務。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但件件都落實到位。工程結束後鄧委感慨地說,這是他當的最艱苦、最歷練人心的一次總指揮


24小時三班倒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2月7日,在完成火神山施工任務後,按照上級指示,鄧委又帶領團隊轉場武漢雷神山醫院進行支援建設。雷神山醫院建設面積超過火神山醫院近一倍,功能區域多,機電安裝工藝更為複雜,任務更為繁重,這對鄧委團隊無疑是一次更大的挑戰。

接到任務後,他率隊馬不停蹄地趕到新的施工現場,與兄弟單位的人員,組成了200餘人的施工突擊隊。他連夜組織召開施工碰頭會,大家一起討論圖紙、施工細節、人員分工及後勤保障等工作。技術小組應用BIM信息技術,迅速搭建數字模型,模擬整體效果和分流路線。鄧委綜合各方信息,快速確定出施工方案,高效地推進各項工作。全體人員採用三班倒機制,組織全天24小時不停歇地連續施工。團隊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一場新的戰“疫”打響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眾多援建單位同場施工展開的特殊情況下,他們面臨的棘手問題就是物資協調。武漢雷神山醫院工期緊張,其中水電安裝工程量較大,只有在保證施工材料充足的情況下才有搶工期的可能。由於現場施工隊伍較多,施工人員密集,道路不暢通,材料庫房距離施工現場較遠,水電安裝的主材及零星材料種類繁多,因此保證材料的及時到達施工作業面是此戰役的關鍵。鄧委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關鍵時刻扛起困難的大旗,牽頭組建臨時物資管理部並建立物資群,安排專人負責材料的採購、領取、搬運、發放,每天三次彙總材料上的問題,並確定解決方案。物資群中無論何時,只要出現材料短缺的情況,他一方面安排材料組人員24小時排班輪流蹲守在施工現場入口,一有材料進場,他都會第一時間與現場指揮部聯繫,最大限度爭取所需物資;另一方面,由於通風、機電、給排水涉及的物資種類多,有時候少一個螺絲,工作進度都會受到影響,他就發動當地的供應商資源,第一時間為現場補充所需的備料。


若有戰 召必回 戰必勝

最美抗疫人物①|中建一局黨員先鋒 · 鄧委

物資得到有效保障之後,各部門火力全開,聚力攻堅。大家紛紛表示:”抗疫一線的女醫生都這樣勇往直前地去戰鬥,我們建築領域的男子漢更要加快建設好醫院,以實際行動加入到抗疫的洪流,共同打贏這場硬仗。”在前線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按時完成了橋架523米、電線電纜3500米、電線配管1500米、排水管道830米、給水管道1780米 、通風管道3400米的敷設安裝任務。鄧委帶領團隊用熱血築起了一道道生命的防線,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建一局的先鋒精神。

在雷神山醫院通過驗收的那個凌晨,鄧委與建設者們一起歡呼,為完成施工任務而由衷的高興。他眼含熱淚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大家的拼搏與奉獻。但此時他也沒有任何的放鬆和休息,立刻帶領管理人員開展防疫交底,為離漢人員確定安置隔離休養場所、配備防疫物資,聯繫返程車輛等,他要為這些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勇士們安全返程保駕護航。臨別時,大家振臂高呼:“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就是我們一線的戰士,英勇奮鬥、紮實工作,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編輯製作 丨 中建一局融媒體中央廚房(cscec1j)

素材來源 丨 融媒體中央廚房 三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