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申萬宏源宏觀:疫情衝擊經濟,潛在影響幾何

申萬宏源宏觀指出,2000年以來,我國發生過三次影響相對廣泛的流行性疾病疫情。分別為:1)SARS(03年2月-6月):2月開始進入病例數增加高峰期,6月以後明顯緩和。2)甲型H1N1流感(09年5月-6月):全球確診人數較多,但中國受影響程度有限。5-6月為高峰期,7月以後有所緩和。3)H7N9禽流感(13年4月-5月、9月):4-5月最為集中,但病例較少。總體看,上述三次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均集中於2季度。其中,03年SARS疫情確診病例多、致死率高、傳播範圍廣,對宏觀經濟的短期衝擊幅度最大。而09年、13年兩輪流感疫情程度相對較輕,可作為對比參照。

03年SARS疫情主要對銷售渠道人員較為集中的可選商品消費、以及較為依賴人員流動的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服務消費形成直接的、大幅的、暫時性衝擊;此外工業生產受到小幅影響。而宏觀經濟政策並未對暫時性的經濟衝擊進行調整,整體維持穩定。隨著6月之後疫情的迅速緩解,消費迎來V型反彈,經濟增速在03Q2明顯的放緩之後,自03Q3起再度進入高速增長通道,並未影響當時整體向上的經濟增長趨勢。

09年H1N1的爆發恰逢前期四萬億刺激計劃落地,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抬升,推動整體GDP增速觸底大幅反彈。而從疫情主要衝擊的渠道——居民消費來看,社零增速穩中有升,住宿餐飲等主要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穩定,消費需求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13年2季度,我國GDP增速7.6%,較1季度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但從拖累因素看,更多受到地產銷售、投資增速雙雙下滑的影響,體現的是地產週期下行帶來的壓力。而與此同時,當時居民消費、製造業投資及工業生產均較為穩定,經濟增長回落與疫情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