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來自武漢一線的聲音:重建非常時期的正常診療秩序

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黃曉波在工作間隙,接受了健康報記者的採訪,他告訴記者,四川省醫療隊抵達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後,從甄別和分流患者、改造診療流程入手,做了幾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致力於在當地醫療機構重建非常時期的正常診療秩序。

来自武汉一线的声音:重建非常时期的正常诊疗秩序

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黃曉波與醫務人員在隔離病區。四川省醫療隊供圖

重點做了4件重要的事

首先就是暫停發熱門診,針對已收治患者進行嚴格甄別和分流,重建分診檢診制度,明確疑似、確診患者的機制,收治真正急需治療的確診患者,為做好後續疫情防控工作打好基礎。

二是完成醫院的潔汙分流的工作。此前,受制於周邊交通、地理環境等限制,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並沒有建立專門的汙物通道,醫療隊協調區政府現場辦公,拖走周邊堵塞交通的社會車輛,開闢了專門的、封閉的汙物通道。及時嚴格清理醫療廢物,就控制了醫療廢棄物這個傳播源。

三是重新規劃空間和流程,徹底隔斷清潔區和汙染區。針對此前清潔區和汙染區存在交叉的問題,通過打開閒置病房、搭建臨時圍牆等方式,為醫務人員建立緩衝區,保證醫務人員清潔脫汙染後進入清潔區,同時對清潔區進行嚴格徹底消毒,為醫務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休息區域。

四是實行分區負責制,重建ICU病房。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原有一個9張床位的ICU病房,但佈局、流程等都還不夠完善。在全院所有病房分組分區負責的基礎上,醫療隊與當地醫院一起成立重症患者篩查組,分診出重症患者並集中起來,目前正在呼吸科病房通過改建重建一個重症病房。

来自武汉一线的声音:重建非常时期的正常诊疗秩序
来自武汉一线的声音:重建非常时期的正常诊疗秩序

醫務人員正在對休息區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四川省醫療隊供圖

讓大家鼓起勇氣看到希望

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支援人員,共同接管了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7樓的病房,包括9張重症監護室病床,37張呼吸科普通病床。醫療隊與當地醫護人員聯合排班,共同開展患者救治和病區其他工作,黃曉波說:“看到支援隊伍抵達醫院,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已連續奮戰幾個日夜的醫護人員,很多都激動地留下了眼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社會制度的優勢。”

黃曉波介紹,據初步估算,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重症患者約佔10%,主要以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為主,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呼吸支持。“大部分重症患者除了呼吸困難,胃腸道功能、循環功能等都還可以,需要把呼吸支持好,同時在間歇期保證營養和心理支持。”黃曉波說,來自社會捐贈等方面的無創呼吸機已陸續抵達該院並投入使用,“我們醫務人員來了以後,也在不斷地鼓勵這裡的患者,讓大家鼓起勇氣看到希望,這同樣十分重要。”

專家介紹,核酸檢測2次陰性、一般狀況好、體溫正常3天以上,就能夠滿足出院條件。但因為當地核酸檢測能力的不足,有很多患者還沒有接受核酸檢測。黃曉波介紹,醫療隊抵達武漢後就積極與各方溝通協調,已於1月27日完成採樣30份,1月28日預計完成採樣360份,爭取對全院住院患者進行篩查。隨著核酸檢測能力的跟進,陰性輕症患者或無症狀患者將逐漸住院或分流,以收治更多待收治的患者。

防護物資一直處於“緊平衡”

四川省醫療隊隊長、四川省醫療衛生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劉成告訴記者,醫療隊分4組共接手4個病區,負責了173名患者,大約佔全院收治患者的50%,已經針對每一位患者調整優化了治療方案。

“醫務人員的防護物資緊缺並沒有實質性緩解。”劉成介紹,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牽頭負責,物資保障一直處在向各方尋求支援、隨時協調的“緊平衡”狀態,現有儲備物資只能滿足大約一天的用量,如果不是每天協調取得支援,明天或者後天很能就沒有物資可用了。醫療隊每天消耗防護物資約200套,“隨隊攜帶的物資已消耗了大部分,這兩天可能就要向後方發出物資需求清單,向四川省申請協調第二批物資保障。”

文: 健康報首席記者劉志勇 通訊員向建衡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