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朋友問我:你是怎麼變得這麼自律的?
我回道:“ 我想更喜歡自己。”


30歲應該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一年,各種不順,生活,事業,感情,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愛笑的女孩,彷彿把之前所有運氣都花光了的一個時間段,積極的、快樂的事物彷彿與我絕緣,各種不順,事業一頭霧水,男票飛了,連喝個水都要被嗆到……

為了不太傷心,很多人就做一些容易獲得多巴胺的事情,比如暴飲暴食,深夜買醉,瘋狂購物……,我也是如此。3天3夜沒有閤眼,一滴眼淚也流不出,一週後我就出去旅遊、跳傘,花光所有的積蓄買買買……所幸我並沒有放縱太久,我清楚的知道,所有問題的癥結都在我自己:我不喜歡自己了,所以一切都變糟糕了。

所有改變都需要一個動機,而事實上真的就是不甘心,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告訴我:就算30歲,我也可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今年我聽的最多聲音,便是你都30歲了,你還挑什麼挑,你又不美又沒錢又沒高官顯赫的家庭背景,別人不嫌棄你年紀大,你就要哦彌陀佛了!可是如果我不調整好自己,匆匆忙忙把自己嫁出去,那結果會是圓滿的嗎?為了不向現實低頭,為了堵住這些悠悠之口,更為了讓自己用一顆強大的內心,我決心要改變。

我開始健身,堅持每週跑步3次以上,每次5公里;開始大量讀書,經濟,心理,職場、哲學一概不挑,凡事讓我感興趣的都能看上一整天,每個月大概能讀4本,甚至更多。因為我覺得,這世間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讓你更喜歡你自己,那它就應該叫自律。

現在好幾個朋友說我太自律了,活得像個老人家,早起早睡,杜絕奶茶、下班就去跑步……對自己太狠了。其實,之前我重度拖延症,注意力很難集中,每天活在焦慮和迷茫中,那段時間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刷劇、刷微博或是大哭,我討厭這樣的自己,但又不知道怎麼改變,只能用及時行樂的事情來麻痺自己。

現在想想,我那時候之所以如此沒有安全感,是因為我把人生的方向盤交給了別人。想要獲得很大的安全感,就一定要把主動權拿到自己手上。而自律便是獲得主動權最佳途徑,它會讓我的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控中,我相信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既定的計劃行動,總有一天我可以到達比現在更高的位置。

我很認同蔡康永說過的一句話:做事和想問題的前提是,如何想和做能讓我更喜歡這個世界,那就是我的答案。是的,自律和努力會讓我更喜歡自己和這個世界!

前面有點囉嗦,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真正持續地做個有效自律者。文章有點長,但請答應我,咬牙讀完,腰挺直認真看,我們一起來改變糟糕的生活。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01

你認為的自律到底是什麼?

6點半起床跑步1小時,再早讀1小時英語;

8點到公司,集中精力工作,中午吃飽後在桌子上趴一會,中午兩點開始繼續工作到8點,晚飯後就一直在看書。

週一到週五都機械般重複上面的事。

你覺得這是自律嗎?月野大兔覺得這不是,這跟流水線生產東西一樣,只是一種流程。

這種生活枯燥無味,機械無聊,讓人難以忍受,這也為什麼大多數人的自律總是會失敗,不具備普適性。

02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自律?

我覺得第一件事,你得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些人的自律之所以是假的,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之所以給自己制定了很多計劃,只不過今天看到了那位明星的身材好好,就想著要自律,也擁有這種身材。明天看見哪個人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下定決心也要這樣。

然後偶爾努力一下就會有一段時間感覺到踏實,但過幾天又會因為堅持不下去墮落了。所謂的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混吃等死,基本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如果你想成功自律,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讓慾望和動力去驅動你,而不是焦慮和自責,當每天喚醒你的是夢想而不是鬧鐘,你就開始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律了。

03

說完什麼事自律,我們再來說說如何真正持續地做個有效自律者!

1、一定要願望非常強烈,是自己本能性地想要達成一個目標,不受任何人的影響,而且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

一個人的內向驅動力至關重要。它代表了你的個人意願,不受任何人左右。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情是為了什麼,也充分了解可能要面對的各種風險和困難,仍然義無反顧去堅持、去做。哪怕最終達不到自己的預期,你也問心無愧。

因為沉浸一件事情的滿足感大於付出感。

比如說,月野大兔堅持跑步,是因為想讓自己遠離油膩,保持身材,皮膚變好,能夠穿吊帶裙子,成為一個走在路上就能被人告白的元氣女孩。

記得剛跑的時候,確實很痛苦,跑到中途氣喘的厲害時候也想放棄,但想想自己要達成的目標:我要變美,我要成為一個元氣滿滿的女孩,就咬牙堅持下來了。

如今我已經持續跑了320公里了,日常還會跳繩、散步。付出終究會有回報,我體重降下來了,肩膀變薄,可以穿美美的吊帶衫。明年夏天,我一定要各種露肩小短裙,想想就開心的不得了。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2、循序漸進地拉伸自己走出舒適區。

在《刻意練習》中,作者提出了穩態原理,說明了人類超強的適應能力。

一個人總是用手提重物,他的手上會長出厚厚的繭子;一個人經常跑步,他可以相對不費勁地跑8000米;一個人經常練習高抬腿,他能夠抬得越來越高;一個人經常讀深奧的書籍,他能輕鬆讀他人覺得很枯燥的書;一個人經常練鋼琴,他能記住很多的譜子並彈奏出來。

如果我們堅持做一些稍微有挑戰的事情,由於人的身體和大腦有一種偏愛穩定的傾向,它們就會自身做出調整適應我們,以便回到原態,保持舒適感。

身體越鍛鍊越有韌性,大腦越思考越靈活,我們比自己想象得更有開發的潛力。不要擔心自己做不到,先從一點點做起。

3、不斷地量化自己的目標和進度,進行自我反饋,設置適當獎勵

將比較複雜的任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小目標稍微有一點難度,但在合理的時間內能夠相對輕鬆做好。

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距實現自己的重要任務近了一些,這會讓我們充滿信心和小成就感。

比如,你想要3年內賺100萬,那麼你每個月除去各種開銷還要存3萬。然後,你要想想自己怎麼才能到達這個目標,要掌握什麼技能,要升到什麼職位。然後,完成和這些需要做哪些事,細分到每一天去,只有當你足夠想要,你才能得到。

然後,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置獎勵,如果實現一個目標,可以吃頓大餐、去旅遊、買件漂亮的衣服,這都會激發我們做事情的動力。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苛求自己,一天沒有做好的時候,不要過度自責,當出現問題時,平靜沉穩地解決就行,不要自責自己,繼續下去。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4、將自己想要堅持的事情,固化成我們的習慣

想早起、想鍛鍊、想閱讀、想提升自己,就要堅持去做,每天都去做一些,每天都取得小小的改觀。

終於有一天,你會發現,以前你覺得很難做到的事情,自己已經做到。

通常,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應該和他超常的自律有關。然而,有研究表明,人類行為只有5%是受自我意識支配的,95%是自動反應或應激反應,即習慣。

不管成功與否,我們的現狀都源於習慣的力量。如何才能好的習慣呢?

在聽增長營銷知識課程時,月野大兔學到商家改變客戶習慣的三步曲:暗示—慣常行為—獎賞,我覺得我們也能利用到自己身上。

比如說,我的愛喝可樂的同事,當他口渴時需要買水,而百事可樂的廣告總是告訴你喝完百事後沁爽又解渴,這是一個暗示;他的慣常行為是去買百事可樂;喝了之後又甜又解渴,完成了獎賞。我們每天早上醒來覺得口腔粘稠,想要清潔它,這是個暗示;於是我們完成擠牙膏刷牙的慣常行為;刷完牙之後有一種口氣很清新情緒很飽滿的感覺,獲得了獎賞。

暗示除了能夠觸發慣常行為,還必須能夠觸發人對即將到來的獎賞的渴望。如果你找到了暗示和獎賞,就能夠改變慣常行為。

習慣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如果我們保持一樣的暗示和獎賞,就能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但這還不夠,為了保持這個習慣,人們還得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05 遠離那些打擊你成長的人。

這種打擊分為「被動打擊」和「主動打擊」

被動打擊如:你身邊那些好吃懶做、喜歡打遊戲刷抖音、不思進取的人,他們會同化你的思維,讓你提不起勁去努力。

再比如說:你想減肥,而當你身邊的人都是暴飲暴食的肥胖者,你想減肥都減不了,因為不僅你看到別人吃美食時候,你口水都留下來了,拿還有抵抗力去對抗美食。

更可恨的,是那些知道你減肥後還跟你說:“減什麼肥啊,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樂趣。”這種就是最可怕的主動打擊了,像學生時代也有一些人喜歡刺幾句去圖書館學習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類似的人,請遠離,哪怕需要付出代價,長痛不如短痛。

真正好的社交關係,是1+1>2甚至大於3的,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看書、一起研究賺錢方法、一起成長,互相幫助對方解決困難,在這種氛圍和環境裡,自律是順其自然且幸福的。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想要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你必須保持好的身體狀態。

事實上,你的身體狀態,會極大影響你的意志、情緒、智力等等能力。

有沒有發現,當你沒睡夠的時候,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處理工作也容易走神,應該做的事情也不想去做。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開始非常注意休息,因為只有身體得到良好的休息,才有足夠的精力去處理工作。

這裡的休息,包括很多方面:

1、早睡早起

2、中午小憩,但不會超過30分鐘

3、體育鍛煉

4、週末徹底放下工作,去做一些不消耗太多精力的事情

5、聽音樂

這一切都以恢復精力為目的,只有精力充沛,你才能做好事情,才能做到自律。

保持自律並不是只靠意志力就能做好的,普通人很難擁有太過強大的意志力,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你要利用一切可以幫助你自律的因素,無論是環境,還是身體條件,甚至是別人的督促,公司/學校的強制安排。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高效的保持自律。

自律,不是我們彆彆扭扭的委屈和控制做不想做的事,相反,是讓你做的每件事,都使你更靠近自己內心真正更想要變成的樣子。

願每個人都能修煉出一個高度自律的自己。

最後,有兩句話一直激勵著我,也送給你們:

1、“真的想做成某件事,如果可以的話,就從現在開始,不是明天,不是下個月,就此刻,然後堅持。即使今天跟明天之間,也隔著很多意外,所以不要等。”

2、即使辛苦,也要選擇滾燙的人生。


我是怎麼從一個懶散無目標的人變得高度自律的?

我是月野大兔,90前,一個廣漂大齡女孩,愛碼字愛生活,願意陪你一起努力,一起成長為一個自律的強大的人。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字,「比心」告訴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