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初高中經常有不學習的男孩成了班裡大哥,他們什麼特點能拉幫結夥?

用戶3222852378262


能成為班裡的大哥,就說明班裡人信服他,這個跟學習成績關聯不大,是為人處事決定的。生活當中也有很多家裡條件不好,但人家就是受人尊敬愛戴,一言九鼎,大家都信服。這樣的人,我自己分析一般都會為人著想(自私自利的人大家是不會心甘情願喊大哥的),慷慨大方(小心眼的人也難撐場面),有頭腦(遇到事情知道怎麼合適地處理,不引起對方的反感又能解決問題),講義氣(有我的肉吃,就肯定有你的湯喝,甚至我喝湯你吃肉,這也是說慷慨大方)等等。希望能幫到你😊


木生葫蘆絲


我覺得班裡的大哥基本上都是無心學習、與校內其他不想學的人拉幫結派、與社會那些雞鳴狗盜之流同流合汙的人,這些人的價值觀是扭曲的,通過欺負其他老實的學生來滿足他們變態的優越感,通過做一些違抗學校規定的事來譁眾取寵,這些人其實就是頂著學生標籤的流氓,對其他孩子健康成長影響非常巨大,校園欺凌這些班裡的大哥就是始作俑者。

這些人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多為家庭不和諧的孩子或留守兒童: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我覺得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這些班裡的大哥多數都是缺少父母的關愛,加上青春期叛逆現象,就特別容易通過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來引起周圍人的關注,因為他們的內心太孤獨了。

2、講兄弟義氣:這些班裡的大哥,因為要經常與別人發生衝突,所以他們很講義氣,通過這種方式來籠絡人心,壯大隊伍。

3、都挺缺錢,借錢、騙錢甚至搶錢是他們的常態:對於這些頂著學生標籤的流氓,他們抽菸、上網甚至蹦迪,而且打扮成精神小夥、精神小妹也需要錢啊,家裡面給的生活費肯定不夠,不夠怎麼辦,就只能借或者搶了。

4、愛管閒事,有正義感,喜歡“主持正義”:其實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這些班裡的大哥也是這種,他們愛管閒事,班上同學之間鬧矛盾,老師不管,或者鬧矛盾雙方不服老師的處理結果,他們會找這些大哥主持“正義”。除此之外,他們認為很不錯的同學被別人欺負,他們也會幫這個同學討回公道的!

班上的大哥他們總有長大的一天,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會慢慢醒悟過來,開始好好學習、好好生活,那些沒醒悟誤入歧途的人,也終將難逃法律的制裁,相信監獄會給他們好好的上一課。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家長應該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和睦共處,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茁壯成長!


求索數學


“大哥”,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能當“大哥”的學生,既要有“先天優勢”,又要靠“個人努力”。

不學習,拉幫結夥,可以判斷,題主說的“大哥”,必然不是古代那種忠孝仁義的英雄豪傑,所以我們需要加上引號。

我當了十幾年班主任,也見過不少“學校大哥”“班級大哥”。根據我的觀察,“大哥”們的身上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特點。

這些特點可以分成兩類:“先天優勢”和“個人努力”。

一、當“大哥”,需要哪些“先天優勢”

1.家裡沒人管

問題學生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

雖然這句話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確實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現象。

誕生“大哥”的家庭環境,大體上分為三種。一種是單親、離異或孤兒家庭,一直就沒人管。一種是家裡從小溺愛放縱,孩子大了,家長想管卻管不了了。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天天爭吵、打架,孩子耳濡目染。

這樣的家庭環境,是“大哥”成長的“天然土壤”。

2.身體有優勢

“大哥”們大多比同齡人有身體上的優勢,要麼高,要麼壯,要麼又高又壯。

學生打架,都是“業餘選手”,基本沒有技術性可言。身體條件,往往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再者,強壯的身體,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威懾力,有時不動手,只要壓壓手指咔咔作響,就能讓同學膽怯。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哥”都是又高又壯,我也見過又瘦又小的學生,最終成長為“大哥”的。

3.情商都不低

當“大哥”的學生智商有高有低,且都不愛學習,但共同點是情商都不低。校內校外,為人處世,與人交際,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沒有一定的情商,想成為“大哥”是很難的。即使身體再強壯,充其量只能是個“打手小弟”。

4.校外有朋友

校園裡的“大哥”,往往都有校外的關係,比如早已輟學無所事事的表哥,比如在網吧結識的社會上的小混混。

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大哥”就會請他們“仗義出手”。畢竟對於普通學生,“社會上的人”,還是有很大震撼力的。

二、當“大哥”,需要哪些“個人努力”

1.遇事敢“出頭”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罩”著自己的“兄弟”。

“兄弟”被人欺負了,“兄弟”看誰不順眼,“兄弟”找人麻煩了,跟“大哥”說,“大哥”必然會替“兄弟”出頭。

如果不敢“出頭”,哪個“兄弟”還願意跟著“大哥”?

2.打架敢“下手”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做好打架的思想準備。有時打人,有時被人打。

真打起來,“大哥”既要指揮“作戰”,又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當“大哥”,不一定每次都需要自己動手,但需要你動手時,必須敢“下手”。

3.知道發“福利”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時時刻刻想著“兄弟”們。

校內的“福利”,“大哥”是發不了的。作業沒做,考試不會,這種事找“大哥”也沒用,“大哥”自己也不會啊。

但在校外,“大哥”還是可以發福利的。一起去上網,“大哥”請客。一起出去玩耍,“大哥”請喝飲料。“兄弟”回不了家,“大哥”去送你,“大哥”有“炸街小摩托”。

“大哥”要想做的長久,必須得“有福同享”。只知道自己吃肉,連湯都不給別人留的,不是“兄弟”們心中理想的“大哥”。

4.“有難”會“縮頭”

“大哥”敢“出頭”,敢“下手”,但也得知道什麼時候該“縮頭”。

比如,“大哥”自己被一群人包圍,打也打不過,跑不跑不了,怎麼辦?可以裝慫,求饒啊。

比如,“大哥”被PCS帶走,一看那陣勢,想想還是算了,別死扛了,JC可不像班主任那樣溫柔。

“大哥”們都認為自己是好漢,所以,好漢不能吃眼前虧。

以上所說,只是一些常見的特點,因人而異,並不絕對。

三、當“大哥”,得知道自己的結局

我很困惑,題主為何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呢?只是對“大哥”感興趣,還是自己想努力成為“大哥”?

既然把當“大哥”的條件說清楚了,那不妨再把“大哥”們的結局也捋一捋吧。

“大哥”們的結局,通常包括但不侷限於以下幾種。

1.中途輟學,外出打工。

既然不學習,那麼學業已經沒有任何希望。天天惹是生非,老師天天打電話,家長也受不了。既要養活“大哥”,還要隔三差五的幫“大哥”賠錢,索性心一橫,別上學了。

輟學,打工,是“大哥”們最常見的結局。

2.“團伙”被滅,歸於平淡。

“大哥”拉幫結夥,自然逃不過班主任的法眼。只是班主任性格不一,手段不同,有的習慣“大火爆炒”,有的善於“小火慢燉”。“大哥”皮糙肉厚,不好解決,可以先從“小弟”下手啊。“小弟”都沒了,還叫什麼“大哥”啊。

不管怎樣,“大哥”的“團伙”終究會被“團滅”。以後“大哥”能做的,只剩下在課堂上傻傻的回顧自己的“激情歲月”。

3.“下手”過重,鋃鐺入獄。

這個年齡的“大哥”最敢下手,因為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輕重。衝動起來,抓住什麼都敢用,木棍,磚頭,抄起來就敢上。後果?“大哥”沒顧上想後果。

於是,“大哥”就進去了。

4.意外受傷,抱憾終生。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既然敢對別人“下手”,那也免不了被人“下手”。別的“大哥”也不知輕重,於是,“大哥”就進了醫院。

一般的小傷倒是沒什麼,如果是眼睛、胳膊腿兒、器官呢?

於是,“大哥”又多了一個殘疾證。

結語

想當“校園大哥”的學生,應該是某類電影看多了。

當然,電影中說的也不見得都不對,比如《無間道》中就有一句臺詞,特別適合送給“大哥”們: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三石學堂


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成為“大哥”,一般有以下這些特點:

1 講義氣,喜歡為兄弟兩肋插刀。要是哪個兄弟被欺負了,他會為他出頭,這樣這個被欺負的兄弟自然會聽他的話,受他差遣了。

2 大方。有啥好吃好喝的,不自己獨享,會分給其他人分享,久而久之就有一幫人圍著他吃吃喝喝了,有啥事了,大家也就一哄而上。

3 有一等頭腦,會算計,會出謀劃策。光會打打殺殺,只能是個打手,但有頭腦就會讓人心服口服。

4 會來事,知進退,能屈能伸,也就是說辦事比較圓滑通達。

5 拉得下臉、狠得了心,下得了手。為了出一口氣會和同學撕下臉皮,動起手來毫不手軟,這樣幾次過後,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了,就不招惹他,這樣他的兄弟就覺得他厲害,就跟定他了。

這些所謂的“大哥”往往會給正常的教學和生活帶來消極影響,家長和學校都要引起重視。


育才家教1


初高中學習不好的學生成為班裡“大哥”是要打引號才行,與他們拉幫結派的人往往有不愛學習(或者學習不好的共性)的特點。一般成為這“大哥”的人由於各種原因學習成績不好,他們不投入學習,反而更多的精力就會花在學習以外去主動找哥們,並且他們會特意去顯示自己認為厲害的另外一面!這些孩子大多缺乏家庭管教,甚至很被溺愛,他們不把學習放在眼裡,而是挖空心思去給自己創立所謂的“幫派”來顯示自認為的“優越”和學習以外的能力!

因為他們不愛學習甚至有的厭學,再加上他們對學校規則甚至於法律的忽視,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念頭,很多反常的哥們義氣就會吸引其餘不愛學習沒有明確目標的同齡學生。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這裡需要家庭和社會多關注,尤其是他們的原生家庭一定要及時引導,否則這種“大哥式”的孩子容易走入歧途!甚至可能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那樣父母后悔也於事無補!


樂陶陶細語


第一他不學習,他大把時間可以搞一些其他事情。可以去喝酒,可以去嫖,可以去玩。那些在班裡面屬於定力不好的看到他那麼瀟灑,就覺得他很牛逼。就覺得他很厲害,就跟他。那些成績好的j,見個人那麼厲害,那麼多人跟著他。自然也不敢多說話,然後那些小弟見了他在班裡面呼風喚雨,愛怎麼樣怎麼樣,那他就更牛逼了。所以他們的特點就是時間多,愛裝逼,口氣大,覺得不管社會長什麼樣,反正我混的就是社會。


格嘰愛穿越


家裡父母管理不當,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有的父母說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放在學校裡放心不能學壞,養養歲數到時候讓他學理髮、修車或其它技術。


HLH59226687913


跟家庭寵愛孩子,家庭條件優越,家庭教育,個人經歷有關。同時也跟性格有關,在校環境生活也有關係。他們情商高,智商不低,喜歡顯擺,善於溝通,情場得意。


和合新思維



異鄉人7819


講義氣,夠哥們,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