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棗陽市:疫情下,一個基層財政所的“網格化”戰鬥

3月5日,記者瞭解到,在棗陽市疫情阻擊戰打響後,棗陽市南城財政所全體黨員主動請纓參戰,下沉一線,用忠誠和責任,用擔當和關愛服務著管控區內的每一個居民。

用擔當下沉一線

按照棗陽市南城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該所黨支部迅速擔負起位於南城街道沙店社區中心區“五、十網格”的協防任務和“十一網格”的防控任務,面積達4平方公里。管控區域內人口密集,情況複雜,既有單位職工,也有外單位居住人員,還有返鄉人員,給該所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


棗陽市:疫情下,一個基層財政所的“網格化”戰鬥

棗陽市財政局局長劉全紅(右1)檢查管控情況


為紮實做好管控工作,該所採取張貼宣傳標語,廣播喇叭流動巡迴播放,黨員志願者不間斷巡邏等辦法,堅守陣地,嚴防死守。


棗陽市:疫情下,一個基層財政所的“網格化”戰鬥

該所黨員志願者在隔離點堅守崗位


隨著疫情發展,突擊性的工作接二連三,為了及早把政策宣傳好,該所黨員志願者往往是挑燈夜戰,馬不停蹄,在參會培訓、吃透精神的同時,對上級下達的政策、指令,工作人員都是連夜加班打印,逐小區、逐戶張貼。由於工作量大、戶數多,工作人員每次張貼完,都已經是午夜一兩點了。

用熱心服務居民

在下沉社區一線的過程中,該所黨員志願者一方面,積極協助沙店社區做好區域內道路、村莊等地方的消毒防疫工作,另一方面,迅速發放疫情科普資料,提高居民防疫能力。


棗陽市:疫情下,一個基層財政所的“網格化”戰鬥

黨員志願者為困難群眾送貨上門


隨著疫情的發展,需要對各住戶進行健康排查和測報體溫工作。為做實排查,該所黨員志願者們加大服務力度,專門建立微信群,採取自行上報、志願者上門核實、動態跟蹤監管的方法排查,僅“十一網格”居民多達394戶1238人,入戶率、排查率、上報率均達100%。同時,該所黨員志願者通過為居民代購溫度計、家門口體溫槍測量、重點人群上門測量等方式,保障了體溫測量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此外,該所黨員志願者們還通過微信或電話聯繫,隨時掌握管控人員當前症狀、身體狀況、接觸史等情況。在社區李家巷,既有獨居老人、智障人員,也有精神病患者,還有不會使用體溫計的住戶。為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該所黨員志願者主動登門入戶,現場測量。遇到不配合的精神病患者,往往要等到平靜下來配合後才能進行,一個人有時需要用二三十分鐘時間。

隨著管控時間拉長,不少居民年貨、日用品及醫用物資所剩無幾。只要居民有需求,他們就有求必應、不厭其煩,總是在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及時代購或委託配送。李家巷小區有11名特殊弱勢群體,該所黨員志願者在做好體溫測量的同時,如果有居民缺吃的,他們就及時與配送公司聯繫,不讓一個人餓著;如果有身體出狀況的居民,他們就及時送醫拿藥,主動協調社區開具出行證明、安排專車接送。

3月2日,夜裡12點多,居民隗某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在得知情況後,該所黨員志願者立即想辦法解決用車問題,又跟車送到醫院,等檢查結果出來,已經是凌晨2點了。

用關愛溫暖他人

隨著疫情發展,小區由於封閉時間太久,個別居民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有的甚至見到志願者就冷言風語。

面對這一情況,該所黨員志願者們總是任勞任怨,耐心細緻地做好安撫工作,同時,積極加強與社區、醫院配合,搞好心裡疏導,進行耐心的勸說,真誠的交流,讓居民釋放情感。

在二七0生活一區,國某某除夕的前一天帶著家人從王城鎮來到親戚樊某某家過年,由於長時間封閉管理,一直不能回家,國某某心煩氣躁之下,打通了棗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熱線電話,要求立刻放行回家。

得知情況後,該所黨員志願者第一時間找到國某某,向他們講明政策,曉明厲害,經過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最終打消了其回家的念頭。(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記者胡毅、熊源、通訊員齊平春、牛保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