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生蛋母雞如何下蛋多,品質又好?

健康蔬菜老吳


生蛋母雞如何下蛋多,品質又好?

農村散養土雞蛋味道好,沒有喂藥物添加劑和配合飼料,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銷售價格比雞場蛋高兩倍以上,而且還經常買不到。農村養殖的養土雞產蛋量很少,一般每年就在100—130個,有的還達不到100個,如何使生蛋母雞下蛋多,品質又好?


1、產蛋母雞個體選擇,農村養殖的土雞是不經過選擇,有什麼養殖什麼,當然產蛋量就不會提高。在養殖中要選擇高產土雞,淘汰低產土雞。從兩個方面來選擇高產母雞,一個是在秋季換羽毛早的母雞一般都是低產母雞,必須淘汰,換羽毛晚,羽毛不整潔的一般都是高產雞,要留下來。二是看母雞的肛門到胸骨柄的距離在三個橫指以上的是高產雞,低於三個橫指的是低產雞。

2、養殖品種的選擇,選擇引進新的土雞時要選擇能夠適應散養條件、覓食能力強、耐粗飼、產蛋高、抗病力強的品種。來航雞產蛋多,每年可以產200個左右,適應散養,覓食能力強。仙居雞是我國優良的小型蛋用雞種, 活潑, 覓食能力極強。年產蛋量約為188—211個。


3、每天要滿足雞的營養需要,最低要餵給自己配合的混合飼料,只有滿足雞的營養需要,雞才能達到最高產蛋量。特別注意飼料中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


4、在飼料中添加5%左右的松針粉可以提高雞的產蛋量,改善蛋黃顏色。可以喂紅薯、南瓜、辣椒等飼料,能夠增加蛋黃顏色,改善雞蛋的品質。


5、秋、冬季延長光照,每天早晨4點開燈,晚上9點關燈,光照延長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冬天注意雞舍的保溫。


6、夏天高溫季節要防暑降溫,在早晨4點餵雞,晚上溫度降低後餵雞,白天放養在樹蔭下,注意供給充足的飲水,每個星期要給雞群喂石砂,要給雞飼料中添加貝殼粉、石粉等礦物質飼料。餵給充足的青綠飼料。


老周說三農


我們這邊農村的雞都散養下蛋多,現在農村的農田都荒廢了長草,每天早上把雞一放它們成群就跑到荒廢的田裡找東西吃,青草啊蟲子等等,整天跑來跑去運動量大,有時有自己種菜葉那些收回來扔些下去給它們吃,每天還定時給它們喂點玉米或者穀物,這樣運動量和飲食都有保證了下蛋也有保證,而且下的蛋品質高正宗土雞蛋,我們這邊城裡人都喜歡到鄉下買這樣的雞蛋吃,像過年這段時間城裡工作的回來多,人家雞蛋不夠賣要預約。


高山中藥


提高生蛋母雞下蛋多,品質好的措施:

一、選擇適合當地消費市場,具有產蛋多,抗病力強的品種。

二、在母雞產蛋前28天左右,減少飼料餵養,控制在正常食量的20%左右。

三、投餵的飼料由玉米、小麥、大米、蟲子、青菜等組成,營養搭配要合理全面。投餵的時間一般每天上午10時餵食,下午3時餵食,雞入睡前再喂一次。

四、飼養的雞,在開始產蛋時,在飼料裡要添加鈣的含量,防止母雞下軟殼蛋。骨粉、貝殼粉、石粉是鈣的主要來源。

五、在飼料中加入3%一5%的羽毛粉,使母雞的脂肪減少,瘦肉增加,可提高產蛋率。

六、母雞產蛋的最佳溫度為22℃左右,當環境溫度低時,可適當增加光照時間。在夏季,讓母雞飲用冷水,可刺激食慾,增加採食量。

七、保持雞舍乾淨衛生,雞排出的糞便會產生一些細菌,長期不打掃,雞容易患病,影響雞下蛋效率。


寒吐


母雞要想下蛋多品質好,必須滿足一下條件。1 飼料的合理配比,以及飼餵時間的控制。2 充足的光照。3雞舍環境衛生和疾病的放控。

一 飼料配比:養蛋雞目的是為了多下蛋,下好蛋。所以飼料配比的著重點在於料蛋之間的轉化。雞蛋的主要成分有兩樣,1蛋殼它的主要組成是鈣質。對鈣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飼料配比中,高鈣的礦物和動物飼料是不能少的。如鈣粉,魚骨粉等。2蛋黃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所以高蛋白飼料是主導地位,如大豆粕。3 主體飼料,主體飼料是保證雞的日常營養需要。以澱粉飼料為主,這個當仁不讓的是玉米。4 脂類及功能性飼料,這些飼料和主體飼料配合,為下蛋母雞提供基本的生理營養和能量供應。如大豆油和維生素種群。

二 充足的光照是養好蛋雞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光照是蛋殼鈣質形成的關鍵,可以提高雞本身對飼料中鈣質的吸收。再適當的增加輔助光照,又可以延長母雞的攝食時間,以此提高產蛋量。

三 雞舍衛生和疾病防控,是養雞最為關鍵一步。雞舍衛生包括,糞便食槽飼料殘渣的及時清理及消毒,避免細菌滋生。定期對雞病防疫,避免週期性和流行性疾病。減少雞群病死率。

蛋雞的養殖比起肉雞的養殖更為費時費力!要想養好蛋雞,多下蛋高品質,必須有科學的飼料配比,充足的光照,和一步到位的疾病防控。


朱襄菜農


(1)產蛋雞喂茶水增加產蛋率:母雞進入盛產期,易發生貧血性疾病,導致產蛋量下降。據對圈養蛋雞飼餵試驗,在飼料配方、餵養方式和程序相同的條件下,喂飲茶水的雞對可增加5%~8%和產蛋量。其方法是:用開水泡茶,並蓋好茶蓋沏泡半至1小時,然後兌水給母雞飲用。另外,在100克飼料中拌入3~5克碎茶末,同樣可增加母雞的產蛋量。冬天給雞群喂飲茶水或在飼料中拌喂茶末,還可起到抗寒的作用。

(2)蛋雞多喂南瓜好:秋季是盛產南瓜的季節,也是蛋雞脫舊毛換新羽的時候,在這期間給雞多喂些南瓜好。實踐證明,在蛋雞的日糧中搭配適量的南瓜,可顯著加速換羽過程,縮短換羽時間,而且,還可以提高產蛋率。一般每隻雞每天喂50克即可。建議是生喂,切成小塊或擦成絲摻在混合飼料內進行飼餵。

(3)喂胡蘿蔔:在雞的日飼料中添喂20%的胡蘿蔔,不僅雞生蛋穩定,產蛋大,還能延長產蛋高峰期,1只蛋雞1年可產蛋300多個。這是因為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雞食後,可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

(4)喂鮮蜂蜜:蛋雞換毛期,每天給每隻蛋雞添喂1克鮮蜂蜜,產蛋率比換毛前提高10%左右。

(5)喂辣椒粉:每天按雞飼料的1%加入紅辣椒粉和苜蓿粉,並加放少許植物油,蛋雞產蛋量提高8%。因為紅辣椒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不僅可提高雞的產蛋率,而且還能增加蛋黃的營養價值。


阿標分享農村生活美景


怎樣讓母雞下蛋多

日常管理篇

1、注重雞群的日常管理。由於雛雞的體溫調節機能較弱,育雛時必須給以較高的溫度。一般育雛第一、二天,育雛器溫度保持35℃,室溫保持24℃;以後逐漸降到4~6周齡時降至室溫。溫度合適與否,主要看雞群的分佈及其精神狀態。溫度合適,則雞群分佈均勻,食慾旺盛,精神良好。育成雞適宜溫度為5~27℃,產蛋雞產蛋期間適宜溫度為13~20℃。在保持溫度前提下,要加強通風,降低溼度,降低空氣中有害氣體濃度,特別是氨氣濃度。由於雞很容易受驚擾,因此管理上要定人、定群、定時間飼餵,工作人員在雞舍、運動場內外工作時動作要輕穩,儘可能使雞舍保持安靜。嚴禁工作人員穿奇裝異服、對參觀人員禁用鎂光燈拍照。

2、加強對雞群的飼料和光照控制。苗雞入舍後先關燈讓雛雞休息1~2小時,然後開燈、飲水(與室溫相同的溫開水)、開食。由於雛雞的生長、發育迅速,而消化器官小,消化能力差,因此要喂以高能高蛋白的飼料,並且飼料調製要適宜,要易於消化。建議:1日齡,喂玉米粉;2日齡,喂2/3玉米粉+1/3小雞料混勻;3日齡,喂1/3玉米粉+2/3小雞料;4日齡以後用小雞料。開始48小時內連續光照,光照強度白羽雞10~20勒克司,褐羽雞30勒克司;兩天後雛雞光照降低為10勒克司,光照時間為每日遞減1~2小時;至五週齡末為8小時穩定光照。

對育成雞光照強度的控制重點在於使雞性成熟與體成熟同步,使雞適齡開產。以後針對不同品種雞周齡體重標準,定期抽樣稱重,並根據稱重結果及時調整飼料的配額。每天光照8小時,光照強度10勒克司。對產蛋雞光照強度的控制重點在於使開產母雞產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並儘量延長主產期。當雞群產蛋率達5%時,要迅速將生產日糧改為產蛋日糧,並注意限量飼餵,防止體肥或產生脂肪肝。自20周齡開始,每週光照增加1小時,至25~27周齡光照穩定在14~16小時,光照強度10勒克司。保持恆定的光照制度。到產蛋後期適當增加光照,不超過17小時,延長主產期,提高產蛋量。提高母雞產蛋率新方法

1、加喂羽毛粉法。在飼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可使雞脂減少,瘦肉增加,產蛋率提高20%左右。

2、喂石膏粉法。每天給雞喂0.5-3克左右生石膏粉,對正在換羽的雞群可以加速換羽,提早恢復產蛋;對正在產蛋的雞群,可以提高產蛋率12%以上。

3、加鋅法。母雞換羽期,每天飼料中加入2%的鋅(如硫酸鋅),連喂7天,1周後產蛋率回升5%,2周後產蛋率提高10%。

4、喂蠅蛆法。在飼料中摻10%的蠅蛆,每天分早晚2次飼餵,產蛋率可提高20%左右。

5、喂健康豬血或胎盤法。在飼料中加入15%的健康豬血或豬胎盤,可使雞的產蛋率增加20-50%。

6、喂小雜魚法。在飼料中加入20%的小雜魚,可使雞的產蛋率增加25%左右。

7、喂青菜法。在飼料中加入10%的青菜,可使雞的產蛋率增加10%左右。

8、喂發芽飼料法。冬、春青飼料缺乏,經常給雞補充些發芽的飼料,可使母雞多產蛋。據試驗,冬季以發芽的飼料餵雞,可提高產蛋率10%-20%。

9、塑料棚飼養法。將塑料棚頂架成單坡向陽式,南面和東面全部用白色塑料棚薄膜搭成,北面和西面用土坯、磚胚砌成,每平方米養4-5只雞,產蛋率一般可從30%提高到60%。

10、光照恆定法。高產品種雞產蛋光照時間應為16小時(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並保持恆定,能促進雞機體發育,使產卵機能加強,加速卵子成熟。一般產蛋率為80%左右。




農家十二月小勇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

你知道母雞吃什麼容易下蛋嗎?怎樣讓母雞多下蛋呢?瞭解母雞吃什麼容易下蛋,以及土雞多下蛋的方法,都將利於養殖戶更要進行產蛋母雞的飼養管理,從而提高母雞產蛋性能,這也是母雞養殖技術的要點知識,下面我就一起來了解母雞下蛋的常識知識。

母雞下蛋

母雞吃什麼容易下蛋?

給母雞吃好的(蛋白質)就下蛋了。母雞下蛋所需的主要營養是蛋白質。母雞在產蛋期的營養消耗比較高,所以飼料的營養要充足,為了提高蛋雞的產蛋量,目前市場上蛋雞的飼料主要以玉米、豆餅、魚粉為主,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添加其他添加劑。如果是家裡散養的幾個母雞,可喂些玉米粒或碎玉米,適當加點米糠就可以了。

怎樣讓母雞多下蛋?

生蛋母雞比停蛋雞消耗能量多,每天所需的飼料量也多,如果生蛋期間發現蛋變小而尖,表示喂料能量不夠,要及時增喂能量飼料。雞蛋主要是蛋白質,因此,生蛋雞要多喂些蛋白質飼料,一般粗蛋白質應占飼料總營養的16—18%。這要從雞生蛋一開始就逐漸增加,到第28—32周齡生蛋最多時更多喂些。如補喂些小魚、蝦、蛆及昆蟲等,均能收到效果。補喂的同時,可以增加些光照,如用40瓦的燈早晚開燈1—2小時。補充光照要逐漸進行,突然增加光照會引起肛門外翻而啄肛。燈光加上太陽光共14小時就足夠了。雞飼料應多樣化,達到營養全面。新鮮青綠飼料、蔬菜腳葉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在飼料總量中至少要佔30%。包穀、碎米、穀子、小麥等籽實料含澱粉多,多喂會使雞過肥,反而生蛋減少,須摻喂些細糠、麥麩。注意補充鈣和磷等礦物質,適當喂些貝殼粉、石粉、骨粉、消毒後的碎蛋殼及露天放置很久的陳石灰等。

當母雞開始生蛋後可以每週抽稱一次雞的體重。每百隻稱五隻(大群)。發現雞明顯變肥或過瘦,就應找一找原因,如果因為飼餵不當,應馬上調整日糧,改進飼餵方法,才能使母雞多生蛋。

通過上面內容介紹,大家對於吃什麼讓母雞容易下蛋及讓土雞多下蛋的方法都有了瞭解,其實讓母雞下蛋順利不是很難,大家可以參考這些方法,來高效進行養雞場產蛋母雞的飼養管理。






我是不平凡


母雞多下蛋的偏方有:飢餓法、截翅法、土料法、添加維生素C法、冷飲法、彩色法、添加羽毛粉法等。

  1、飢餓法:在母雞的產蛋期前一個月內,每週先逐步減少飼料,以後將飼料控制在正常食量的20%以內,以飲水為主。一個月後,逐步增添飼料,產蛋量提高30%左右。

  2、截翅法:近年來國外對雛雞進行截翅,平均增重5-8%,產蛋量增加8-20%,出肉率提高10%左右。

  3、土料法:在蛋雞日糧中加喂3-5%膨潤土,可增加採食量和產蛋量。在肉雞日糧中以加入3%的膨潤土為好,增重率提高20%。

  4、添加維生素C法:研究發現,在每噸飼料中加維生素C50克,可使母雞提高產蛋率11.7%,飼料消耗少。

  5、冷飲法:炎熱季節,讓產蛋雞飲用冷水,能刺激食慾,增加採食,可使產蛋率提高12%左右。

  6、彩色法:將母雞食槽塗上絢麗的彩色,可使雞的食慾大增,產蛋率提高10%以上。

  7、添加羽毛粉法:在飼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可使雞的瘦肉增加,肥肉脂肪減少,產蛋量可提高200%左右。

  8、明暗法:讓母雞光照2小時,然後在黑暗的房間關6小時,可使母雞多產大蛋而且均勻。

  9、喂廢紙法:把廢書、舊報紙切成碎屑揉成小球拌在雞食裡餵雞,一個月後,可使雞的產蛋率提高30%。

  10、喂紅辣椒粉法:在雞飼料內加入1%的紅辣椒粉,並加入少許植物油餵雞,可提高產蛋率8%。

  


肥佬挖地皮


產蛋量的高低和蛋品質的優劣取決於下蛋母雞的品種和體質

品種這一塊,筆者在以往的文章中說很多次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今天要說的是選擇優良的品種後,如何從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生蛋母雞的產蛋量和蛋品質。

母雞的體質是決定其產蛋狀況的主要因素,而決定母雞體質的關鍵是育成期間的飼養管理。所以,抓好生蛋母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是提升產蛋量和蛋品質的前提條件。

根據育成蛋雞的生理特點,搞好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雛雞脫溫後到開產前這個階段我們稱為育成階段,這階段的雞身體各系統器官基本發育健全,生長速度比較快,代謝也比較旺盛。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母雞容易出現體型過肥和性早熟的現象,直接影響後期的產蛋性能和雞蛋品質。

所以,要注意育成蛋雞日糧中營養成分的配比

1、育成蛋雞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不能太高。過高不但會增加飼養成本,還會加快母雞的性腺發育,從而導致母雞性早熟,提前開產。但是早產的母雞產蛋持續性較差,而且蛋重也偏小。

育成雞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應隨日齡的增加而降低,6周齡以內18%,7~14周齡16%,15~20周齡12%

2、育成蛋雞日糧中含鈣量也不宜過多,若長期飼餵高鈣飼料,則會降低母雞體內保留鈣的能力,導致後期產蛋的時候不能對鈣有較好的利用。在實踐生產中出現的軟殼蛋、沙皮蛋等,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育成蛋雞日糧中鈣的添加量一般為0.6%~1%

育成蛋雞在飼養管理中的注意事項

1、育成前期是雞骨骼、肌肉和內臟生長的關鍵時期,其結果將決定母雞成年後體型的大小。為了使母雞能按正常的標準增長,必須抓好營養和其他各方面的飼養管理。

2、育成後期是雞腹腔脂肪增長的關鍵時期,脂肪沉積過多則產蛋性能下降。所以,在育成蛋雞後期的日糧中,能量的水平不宜過高,以免影響母雞產蛋性能的發揮。

防止蛋雞提前或推遲開產

蛋雞的開產日齡一般在160天左右,但是不同季節培育的蛋雞性成熟日齡不一樣,比如冬春季節培育的蛋雞,其生長後期處於日照時間逐漸延長的季節,所以容易出現早產的情況;而在夏秋季節培育的蛋雞,育成後期卻是處在日照時間越來越短的時候,而光照不足就會導致產蛋推遲。

所以,在實踐生產中我們必須利用人工光照來控制蛋雞的性成熟時間,以提高養殖效益。畢竟蛋雞早產,產量不行,淘汰率也比較高,而產蛋推遲,則增加育成期的飼養成本。

育成蛋雞的光照時間為14小時/天,並儘量保持穩定,開產後按產蛋期的標準逐漸延長,也必須保持恆定在15~16小時之間。

在飼養過程中,要保證蛋雞的產量,平時還有多注意氨基酸的平衡,尤其是賴氨酸和蛋氨酸;要保證雞蛋的品質,除了要添加充足的鈣物質,還有提供充足的磷和維生素D,尤其是維生素D,一旦出現缺乏症,就算鈣磷等礦物質再豐富也還會出現產軟殼蛋的情況。


農村蔣小蘭


空氣活濁,氨和二氧化碳過量都能科學的飼養,也不能發揮其生產性能。“養雞不下 會損害雞的健康,造成產蛋率下降。因此,在掌握好蛋,雞多瞎胡亂”的說法,就在於不能按科學的方法 雞舍的溫、溼度情況下,還要給予足夠的通風換氣。進行管理。目前,廣大農村興起一股養雞熱,如何把 夏季天氣炎熱,如果氣溫超過35度時,雞會表現張嘴雞養仔,提高產蛋率,增加經濟收入,同時又降低生 喘氣、不吃食,並有中暑的危險,此時可多給清涼次產成本,是幹家萬戶所關心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使 水,或向雞身上噴水降溫,也可以向飼料上噴一些水母雞多下蛋呢?應掌握以下幾方面的科學管理方法。或多喂青飼料,以提高雞的食慾。 一、掌握雞的開產期:母雞到140D齡以後,生殖 四、飼餵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飼料是養雞的基器官逐漸發夷成熟。隨著生殖器的發育,雞冠逐慚長 礎。如光有好飼料,不能科學飼養,好飼料也會漸良大變紅,特別是來航雞,快要產蛋時,雞冠鮮紅膨 費。常有光喂玉米母雞不下蛋,光喂小米雛雞長不好大,上冠倒向一側,這是雞性機能活動和開始產燻的 的說法。這說明長期喂單一飼料,不僅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