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返鄉創業解“鄉愁”供電服務不打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30 日訊(通訊員 張愷姣 周穎妮)近日,在湖南安仁縣生鋒家庭綜合農場,老闆李鋒正在向工作人員焦急地解釋養殖廠的升溫設備故障。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供電服務人員在檢查後免費幫其更換了開關,並掏出手機,手把手教他如何利用軟件實現在線報裝、查詢及繳費。

返乡创业解“乡愁”供电服务不打烊

2018年底,在廣東打工的李鋒返鄉創業,在家鄉湖南安仁縣貧困村樂江村建起養鵝廠,一年內孵化、養殖土鵝八個批次,每批次約有1000只鵝。

“返鄉創業一年了,我的養鵝廠也基本站住腳了,來年想擴大點規模,藉此機會也諮詢一下用電方面的專業建議。”李鋒的養鵝廠核心工序在於孵化,在雛育室裡,約有1000只雛鵝嗷嗷待哺。自動升溫機、供暖燈泡等為這批雛兒營造了生長必備的28攝氏度恆溫環境。

返乡创业解“乡愁”供电服务不打烊

當前正值隆冬,鵝苗取暖、照明用電、飼料加工對電的依賴性強。按照李鋒的需求,網格經理汪國洪及同事立即對養鵝廠進行現場勘察,核實設備容量、電力用途等基本情況,測算總負荷,並對相關電器設備、電力線路、漏保開關等進行安全檢查。

“如今政策好了,返鄉創業的人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申請高低壓新裝及繳納電費等業務,當天就有人上門服務,一趟都不用跑,為我們創業人員節省了不少精力。”李鋒欣喜地說道。

在閒聊中李鋒也表示近年來家鄉變得“不一樣”了。雖然是貧困村,但電杆、電線變得美觀整潔,電壓穩定了,“不少人都開辦了養殖場,再往裡走點是個在建的養豬場,預計規模有2000頭。”為了幫助該村脫貧致富,國網郴州供電公司對該村進行了農網改造,改造後戶均容量達到了2.66千伏安,為貧困村脫貧致富、發展特色產業提供強勁電力保障。

返乡创业解“乡愁”供电服务不打烊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像李鋒這樣的返鄉創業人員持續增多。為保證返鄉創業人員的“創業夢”,國網郴州供電公司在2019年12月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任務,“十三五”期間共投入資金18.82億元用於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共完成46個自供區村、270箇中心村、213個貧困村的電網改造升級任務,94個集中式及1000個戶用光伏扶貧接網工程。目前,全市農村電網戶均容量為2.16千伏安,供電可靠率為99.822%,綜合電壓合格率為99.969%。此外,該公司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主動開展延伸服務,簡化業擴報裝流程,實行“一站式”服務。同時加大電網投資,提高農網改造力度,全方位優化網架結構,提升農網供電質量,為貧困村脫貧致富、發展特色產業提供強勁的電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