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古人認為“人命關天”?

東方國學


人的命,天註定!

樂天知命!

盡人事知天命!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人命關天!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再也沒有什麼比天和命更為重要了。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天不僅僅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更多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他能決定人的生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天是一個人格神。

而命的概念更為複雜一些。孟子給命下過一個很精彩的定義:“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意思是說,凡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卻辦到了的,都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招致的卻來到了的,就是命運。

這就很清楚地說明了天與命之間的關係。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講人命關天呢?難道人的命,真的是上天已經給我們設計好了嗎?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奮鬥嗎?

這需要我們從歷史和哲學的角度,考察中國文化中對天與命的認識。

“天”在中國古代思想中有兩種主要含義。一種是浩瀚星空日月星辰風雲雷電的自然之天,它獨立於人類社會而客觀存在。另外一種是具有道德理念和價值判斷的天,它可以主宰人類的命運。這個天在西方是萬能的上帝,中國哲學叫“天”或“天帝”。


商朝人是這樣認為的:商朝是個巫風濃厚的時代,人們相信天帝是世界的最高主宰。統治者們相信天帝偏愛他們,給了他們人間天子的位子,並保佑江山永固一統千秋。事實上,天帝並沒有給他們面子,在周朝軍隊兵臨城下時,商紂王還認為天帝會保佑他,而結局是自焚而死。以弱勝強的周朝統治者認識到,原來天是有道德意識和價值判斷的,商紂王無道無德,天剝奪了他的君位;而周文王、武王有道有德,受到上天的眷顧,保佑他們順利打敗了商朝建立周朝。天帝就像一個道德法官,地下的統治者有德就支持,反之就罷黜。所以,統治者一定要有德配天才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具有道德判斷的天是人類命運的主宰。

孔子對天命是這樣理解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每個人都有命,命是一種能決定人的生死壽夭、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的外在力量,掌握人類命運總開關的是天。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命於天,命由天賦。但孔子認為,天命與人命是有區別的,天命是自然而然的,人命是奮發圖強的。理解了天命與人命的關係,就懂得了孔子一生為何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詩經》對天命有了更加進步的說法:“天命靡常”,詩經時代的人們認為,天命並非恆久不變,它要看地下統治者的表現,有道德就保佑他,沒有道德就廢黜他,所以天命是可以改變的。但人命是人生而註定的,並不必然因個人的主觀努力所改變。這就是天命與人命的區別。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人要明確、承擔起人生使命;另一方面,君子也必須明白,人生在世,有許多美好的願望並不一定能實現,這與努力無關,而與命運有關。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力量再勇猛、強大,總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做一件事,但最終結果可能不盡人意。人生的得失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人力能夠決定,而是很多外在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行事者雖然在個人,但結果卻在命,這就是中國文化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

道家思想家對命運的看法和儒家不同。老子強調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命運和天地一樣,有外力無法改變的運行規律,聰明的人順應自然和命運,只有笨蛋才會違背規律,去幹那些最後證明無能為力的傻事,因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莊子更是把順應命運的思想發揮到極致,他認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既然明白無法改變自然和命運,那就不要白費力氣,還不如淡然地守著自己的靈魂而逍遙於世。

墨家對儒家和道家對待命運的觀點表示強烈反對,因為,墨家根本就不相信命運,他們寧願相信鬼神而不相信命運的存在。和孔子一樣,墨子更是一個具有強烈使命感、更為決絕努力的佈道者。墨子相信有天的存在,天根據地下人們的道德好壞,行使獎賞與懲罰的權力。但好強的墨子不相信命運,認為命是統治者編造出來專門騙人的謊言。如果人相信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那麼幹脆什麼也不要乾了,躺在床上混吃等死好了。因此,墨子認為,人活著,拼就是了,拼到天荒地老,拼到海枯石爛,拼到無能為力,拼到感動自己,拼不動也要拼,誰讓你生而為人呢!


好玩的國學


“人命關天”的說法,我們至今還在沿用,用來表達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但是,今天的人們使用這個詞語,多半隻是因為習慣,卻未必知道其中的內涵。



天和人的關係,大概自有人類開始,就被人們關注並探索。


古代哲人認為,人的生命由大自然中產生,“天”便是大自然的指代。荀子在說道“禮三本”的時候提到“天地者,生之本也。”認為天地是人類生命的本源。天道運行,有他內在的規律,人的生命從天地而來,依天地而生,因而與天地息息相關。



漢代的董仲舒認為,人不但生命從天而來,而且人的外貌、情感、甚至道德意識都是模仿天而產生的。他認為人的頭髮就像天上的星辰,人有小骨節366塊,合於一年的天數,大的骨節12塊,合於一年的月數,人的五臟合於天的五行,人的喜怒哀樂就像天有四季一樣。因此,他認為天和人是可以相互感應,相互作用的。無論他說的是否有道理,是否有足夠的依據,但是,這種認為人和天息息相關,相互作用的思想卻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近兩千年。



不止如此,古人還認為,人是天地之心,是天地之間最靈的生物,因而人的生命是極為尊貴的。“人命關天”便是體現了這種尊貴思想,認為人的生命與天地息息相關,不能輕易被損害。


作者:賡瑜

東方國學


古代為什麼說人命關天?答案:現在一樣人命關天。

老子的《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大,地大,人亦大。古代的人最講究的就是人天合一。

那麼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人到底怎麼與天合一法?

人體有12條經線,每一條經線都要工作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就是我們所說的兩個小時,十二條經線工作一天,就是12個時辰,即是24小時。

地球自轉一天就是12個時辰,也是24個小時。世間萬物人與地球有那麼巧合的事嗎?

所以:沒有一點證明,老子也不會亂說,怎麼天大,地大,人亦大。

既然不管男女老少,高矮肥瘦,人與地與天相合,所以就講出了人命關天的句子。

無量天尊





A百姓心聲共鳴A


為什麼我們耍這樣問這個問題?難道只有古人認為人命關天嗎,熟不知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我們每個人在脫離母體的時候,都會有一股天空的氣息相接。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說人的命運天註定。其實,也不是天註定,而是我們從母體分離時,接收的一股天地之靈氣。也就是我們的原神(元神)。是他決定著我們的生前生後爭。註定一個人的官祿榮華,人生成敗。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積德行善,其實我們今天的修行是為了明天更好,今生的修行是為了來生的前程更通達。

從一個動物轉換到人起碼要有幾百年的時間,才能達到脫胎換骨。


趙雪琴


古人認為人是神造的,人的一生都是神安排好的,每個人都有不同使命,像拍電影都有不同角色,他的使命沒完成就被殺死了,就打亂了神的計劃。當然人命關天。


吉祥之所集


人命關天,人是神的產業,產業是神使人有靈人心才能懷孕生子。這是人命關天,天種看顧保守。看好兒子知神賞賜百千強,


原來秦春月


因為人最寶貴的東西是命,如果沒有命了,還要這個天來幹什麼。古代的人命關天,殺人還命,也是好象現代的法律一樣。沒有這個存在,那古代也是會亂……?……


怪客老李


人命關天,是說只要關乎人命的事都是天大的事。人命關天的天,與民以食為天的天,意思是一樣的,即"最重要的事情"。在"人命關天"後面,常常會加上一句"救人要緊",以強調救人的緊迫性。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與"人命關天"相對應。


小李阿中


一般情況下連動物也不會自相殘殺,況乎人類。一旦生命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會人人自危。為了活命其他的任何事情都已無暇無心去做。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擇手段瘋狂的去殺戮那些似乎有可能要殺死自己的人。多米諾的骨牌一旦推倒,殺戮就會像瘟疫一樣無法控制


飛來的小刀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命關天!可不敢傷及!敬重民生!人畜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