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餃餃有個表姐,和表姐夫結婚一年,不小心宮外孕,需要切除左側輸卵管。沒想到,他們兩個人找了家莆田系醫院,手術後發現:切錯了,庸醫把右側輸卵管給切掉了。

表姐和表姐夫本想起訴醫院,可最終經不住院方的軟磨硬泡,免費給表姐做了另一側的輸卵管切除術,賠了一大筆錢,就這樣私了了。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聽說這事兒的時候餃餃還小,聽大人說起來只覺得離譜,這麼大的手術怎麼會切錯呢?

後來長大了,才發現身邊大大小小的醫療過失還真不少,其中,那些經過鑑定委員會評定的重大過失,才稱得上是“醫療事故”。

餃餃先帶你看幾個不大不小的醫療過失:

①嬰兒A剛接受心臟手術,正在使用呼吸機;嬰兒B有嚴重的呼吸困難。

醫生同時查看兩名嬰兒的胸肺檢查X光片,其中一張X光片顯示氣胸。

醫生認為是嬰兒A,就給他進行胸腔引流,卻找不到氣漏,才發現自己把X光片調轉,患氣胸的是嬰兒B。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②病人A需接受右眼激光手術,病人B需要接受左眼激光手術。

醫生叫病人B入房做手術,但病人A走進,醫生髮現其左眼有視網膜衰退跡象,就為他進行激光治療。之後,另一位醫生叫病人A入房做手術,但病人A說自己已經做過手術了,醫生才發現出錯。

③中學生小A身上發疹子,就去看皮膚科醫生,醫生非說是梅毒引發的玫瑰疹。

小A解釋說自己才15歲,是個乖乖女,不可能得這種病。醫生堅持讓她做梅毒篩查,結果顯示小A並沒有的梅毒。

醫生再三檢查,才發現小A只是得了症狀略微特殊的一種溼疹。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④新手牙醫第一次獨立做拔牙手術,有些緊張,對病人局部麻醉後,開始進行手術,術後卻發現拔錯了牙。

作為旁觀者,我們覺得很費解:醫院規定的就醫流程看起來萬無一失,按道理說不該出現這種錯誤。但是,畢竟人不是機器,醫生也有失誤的時候,何況醫療過失的發生有時不能只怪主治醫生,更多的由醫患溝通不足造成的。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多數醫療過失並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患者就沒有把它們放在心上

其實,醫療過失的發生率要遠遠超乎我們預期,只不過許多醫療過失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患者也就忽視掉了:“能治好病我就心滿意足了,小過失就不追究了。”

比如,很多人都有被醫生誤診或者開錯藥的經歷,有時是醫生在治療途中自己發現了,有時是患者自己覺得病情不見好,換了其他醫生,雖然看病過程有點曲折,好在最後病治好了,患者和別人吐槽一下,也就不在意了。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據統計,2015年,美國全國至少有25萬病人是死於醫療過失和醫療事故,而不是正常病逝。這一數字超過了由中風和阿爾茨海默氏症致死人數的總和。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美國的醫療水平可謂世界頂尖,但即便如此,醫療過失在美國也被嚴重低估。可想而知,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情況可能更糟糕。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R):醫療過失發生概率1/12,被我們嚴重低估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R)的帕納焦蒂教授(我們就叫她帕教授吧)團隊做了相關研究,該研究的詳細信息已於2019年7月17日的“ BMJ”在線版上。

帕教授在她的研究中,對醫療過失的相關論文和統計數據進行了整合,重點研究了70篇文章,並統計調查了醫療過失對患者造成傷害的概率和嚴重程度。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分析結果顯示,在337025名受試者中,有28150人經歷過醫療過失,也就是說,大約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過醫療事故。

此外,幾乎一半的可預防損害是由藥物治療(約25%)管理辦法漏洞(約24%)引起的,這些醫療過失中的12%造成了永久性殘疾,甚至死亡。從科室分佈來看,手術室和重症監護室中醫療過失發生率最高,產科最少,其他科室無統計學意義上的明顯差別。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醫療過失為什麼如此常見?

帕教授還進一步分析這些醫療過失出現的原因,發現所有過失幾乎都因為這三點:

①醫患溝通不到位

比如,患者會自作主張地隱瞞病史,或者忘記自己的過敏史,加上醫生詢問不到位,給患者誤用了過敏的藥。

②就醫環節繁瑣,交接出錯

醫護人員交接時沒有確認到位,產生誤會,醫師字跡不清晰也會導致醫療過失。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③誤診和用藥過度

對於這一點,主治醫師顯然要負絕大部分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術中醫療過失中,麻醉劑量出錯佔了很大比重。

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帕教授說:

“在醫療領域,醫療過失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問題,我們應該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減少這些本可以避免的傷害。例如,與藥物有關的不良事件、高發與重症監護室和手術室的事件。另外,在此次研究只分析了美國的情況,我們還要拓寬領域,把研究範圍擴大到初級保健、精神病學、兒童與老人的專科醫院,以及情況可能更糟的發展中國家,收集更多數據。”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為了減小醫療過失風險,我們患者可以做些什麼?

降低醫療過失發生率,需要政府、醫院、患者多方共同發力。面對如此之高的醫療過失發生率,倫敦政經學院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認為,應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讓醫院知道自己哪裡出了錯;另外,美國政府還應該加大預防醫療過失方面的資金投入。

據專家預測,美國政府約需要投入93億美元,用於改善各醫院的醫療環境,並開發專門評價的醫療環境安全指數的評估系統,並採用最先進的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減少醫護人員交接過程中的失誤。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為患者,我們應該熟悉自己的病史和過敏史,不要隱瞞和編造病情,積極配合治療。

(比如,餃餃就曾經靠自己躲過了一次誤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 )

另外,餃餃還建議大家就醫時找正規醫院,不要一時貪圖小便宜相信一些黑心醫院,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

精益醫療頭條號,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精彩繼續:





好書指路:

精益管理界諾貝爾獎——“新鄉獎”獲獎作品《美系精益醫療》系列叢書,看如何讓醫院運營更高效,讓患者體驗更好~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每12人中就有1人遭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發生率被嚴重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