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1993年,歌曲《小芳》紅遍大江南北,“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這句歌詞不少人一念就能唱出來。就在這一年,武漢人宋芳考入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成了班裡五十多位同學口中的“小芳”。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章子怡,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1998年,學醫五年的宋芳回到武漢,成為武漢市第五醫院婦科的一名醫生,與同是醫生的丈夫一起,在醫院度過了很多個相似的日日夜夜,出門診、做手術、值夜班……同學眼裡的“小芳姑娘”成了一名為患者排憂解難的“小芳醫生”。


2020年,武漢爆發疫情,大學同窗們不約而同想起小芳,於是班級群開始了一輪輪的關心和問候:


“小芳,你在哪裡?接觸到新冠病人了嗎?”

“小芳,你有口罩嗎?”

……


都是學醫出身,大家自然比常人更能理解疾病——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新冠肺炎也不例外,它不會對任何人格外殘忍,也不會對醫生網開一面。而醫生也是普通人,一樣會生病,一樣會害怕,但當疫情襲來,醫生往往也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擋在前面、治病救人。


大家都是醫生,也更能理解小芳的境況和艱辛,每每看到新聞對醫務人員的報道,他們知道那些敘述絕無誇張。尤其當班上一位同學講述了自己在濟南發熱門診採集咽拭子的經歷,“工作3個小時比手術檯上的6個小時都累”,大家的心又為每天都在一線的小芳揪了起來。


於是,這個平時各自忙於工作、並不怎麼活躍的醫生同學群,都紛紛要求小芳每天在群裡“打卡”報平安:


“我很好,放心吧!剛下班,我回去睡覺啦!”

“我這裡有吃的,不要給我寄東西啦!”

“你們放心好啦!看著得病的,心裡很難受,我得去病房值班啦!”

“防護服很悶,剛才下意識用手扇了一下,發現沒風,我真是太傻了。”

……


這些平日裡聽著尋常的話,如今成了班級群最被期待聽到的話。畢業22年後,大家彷彿又看到了當年那個開朗可愛的小芳姑娘,而今她正以小芳醫生的角色,去抵抗並度過一場寒冷而艱難的戰鬥。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曾經的小芳姑娘,如今的小芳醫生

可小芳醫生需要面對的難題還不止工作。丈夫也在一線,兩個人都不能回家,而他們的孩子還需要照顧。但就是這樣,小芳醫生的每日打卡也沒提過“苦”。封城至今,在每一天的打卡報平安和簡短聊天中,同學們看著小芳雲淡風輕般度過了這段難以想象的歲月——作為醫生,也作為妻子和母親。

武漢有個醫生叫“小芳”

女性醫護人員是當之無愧的抗疫主力軍(圖片來自網絡)

小芳醫生只是這次奮戰在抗疫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的縮影。無論年齡幾何,她們每個人都有各自必須扮演的多重角色,和不得不擔下的多種責任。我們無法一一記住她們的面龐,也不能一一記錄她們的故事,但她們在危難來臨時的選擇和舉動,值得每個人的感謝和尊重。


最近,一場名為「愛的n次方——關愛抗疫一線女性醫務工作者行動」公募活動正在進行中。通過“送一束花”的愛心行動,我們既能向奮戰在一線的女性醫護工作者,表達深切而真摯的感謝,也能貢獻一己之力,幫助面臨銷售困境的花農們渡過眼下難關。


而發起這一活動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COTDF),是一家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民政部批准登記註冊的、具有面向國際國內進行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它的存在,不但聯結了國內外關心我國器官捐贈與移植事業的單位和個人,推動了我國器官捐贈與移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更幫助了醫療和慈善機構開展人道救援工作。


花向來是春天的使者。在今年這個不平凡的春天,送給小芳醫生們的一束束花裡凝結著的,還有向上的生機和不滅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