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3911218379
每個領導都有一支自己的團隊,坐擁天下的皇帝也一樣,一朝天子一朝臣。
雍正在位時期重用了不少人,但最得寵的莫過於: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和李衛,他們也因此被世人稱為四大寵臣。
而這四人並不都是一直得寵,有些結局甚是悽慘。而在這幾位中能力並算不突出的李衛卻能善終,是為什麼呢?有書君認為跟李衛淡泊的性格和高情商有關。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他三位寵臣,然後再來作個對比:
1、隆科多
四大寵臣,排名第一非隆科多莫屬。雍正能順利坐上皇位,跟隆科多的助力有很大關係。
雍正即位之初,隆科多跟年羹堯“內外夾輔”,成為雍正堅實的左膀右臂,雍正對其寵愛有加,在很多事情上都要諮詢這位舅舅的意見。
理藩院尚書兼管步兵統領的隆科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謂風光至極。
然而,隨著權利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膨脹,曾號稱一聲令下就可以聚集兩萬兵馬,可見其狂妄之態。
雍正生性多疑,這些言語傳到雍正耳朵裡,必然會引起他的警覺,對隆科多也起了戒備之心,動了殺機,隆科多一日不除,雍正一日心裡不踏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雍正新舊帳一起算,最終,隆科多被定四十一條罪狀,逮捕抄家,“隆科多免其正法,於暢春園外造屋三間,永遠禁錮”。1728年,隆科多死於暢春園中。
2、年羹堯
毋庸置疑,年羹堯為大清朝江山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登基之初,年羹堯平定青海,是雍正在外省的心腹大臣。
但因為年羹堯張揚的性格,也因為仗著軍功顯赫,年大將軍忘記了君臣相處之道,做出很多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甚至做出“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逾越君臣禮儀之事,令雍正心裡很不痛快。
不僅如此,年羹堯還通過買賣官職,大肆斂財,在朝廷中結黨營私,形成了以他為中心的年氏官員集團,最終,火玩得太大,以致家破人亡,而他自己也被雍正賜死,結束輝煌的一生。
3、田文鏡
雍正曾稱田文鏡為“巡撫中之第一人”,“若各省督撫皆能如田文鏡、鄂爾泰,則天下允稱大治矣。”可見雍正對其評價之高。
不同於隆科多和年羹堯的大肆斂財,田文鏡為官非常清廉,他辦事認真,而且鐵面無私。遺憾的是,晚年時因河南水災瞞報,令雍正很不滿,對其態度也改變了很多,但並沒有治罪於他。
田文鏡後因病退休,不久便逝世,雍正帝賜葬泰陵附近,諡號端肅。如此看來,田文鏡雖然後來沒有受到恩寵,但也算是正常病死,雍正對他還是相當寬容的。
4、李衛
李衛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過人之處,除了會做官之外,既不善文墨,也不會領兵作戰。文憑是買的,官職據說也是他老爹花錢買的,由此可見,李衛是妥妥的富二代一枚。
富二代李衛有什麼優點呢?
一、不貪財;
二、不畏權貴;
三、為人低調;
四、踏實肯幹。
關鍵是他頭腦靈活,情商非常高,深知君臣相處之道,知進退,深得雍正的喜歡,李衛也因此平步青雲,成為雍正的心腹,為雍正整頓吏治獻計獻策,貢獻頗多。
李衛一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平安無事,乾隆初登大寶,賜李衛四團龍補褂,以示最高恩寵。李衛病逝時,乾隆帝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縱觀這四人的一生,就能看出伴君如伴虎,功高蓋主、觸犯皇權是皇帝最不能容忍之事,李衛能善終則是因為他淡泊名利,得寵時既不恃寵而驕,也不結黨營私、參與核心權力鬥爭,這恰恰也是他高情商的體現。
而無論哪一朝代皇帝都會喜歡這樣既務實又沒有威脅的大臣。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向敬之
雍正的四大寵臣的說法,不知是哪裡來的,像早期的隆科多、年羹堯,督撫李衛、田文鏡,以及雍正遺詔指定為顧命大臣、死後配享太廟的張廷玉、鄂爾泰,都是著名的雍正寵臣。
雍正帝與張廷玉劇照
除了這些名臣,怡親王允祥更是雍正倚重的兄弟和寵臣。在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處理重要政務,後來受命總理戶部掌管全國財政。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為臺柱,對雍正治績助力甚大。雍正說,怡親王“贊襄於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從不欲表著於人,而人亦無從盡知之”。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積勞成疾地胤祥病故,令享太廟。雍正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如此算來,雍正的四大寵臣之說,並不成立!
當然,乾隆帝曾說過:“當日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皆督撫中為皇考所最稱許者。”(《蕉窗雨話》卷十),而說這話時,是田文鏡死後,乾隆帝對其不滿時所言:“其實田文鏡不及李衛,李衛又不及鄂爾泰。”
李衛和田文鏡、鄂爾泰,都得了善終。稱李衛得善終,是因為他品秩不過從一品,乾隆初登大寶,卻給了李衛四團龍補褂,以示最高恩寵。而田文鏡病逝時所得的待遇絲毫不比李衛、鄂爾泰差。
田文鏡死於雍正十年十二月,雍正帝說:田文鏡“老成歷練,才守兼優,自簡任督撫以來,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弊,殫竭心智,不辭勞苦,不避嫌怨,庶務俱舉,四境肅然”(雍正《河南通志》卷一《聖制》),賜葬泰陵附近,諡號端肅,並命河南省城為其設立專祠。
論及身後榮辱,李衛遠遠不及田文鏡。
《李衛當官》劇照
乾隆五年,新任河南巡撫雅爾圖上奏:“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不應入豫省賢良祠。”(《清史列傳·田文鏡傳》)乾隆帝看出了雅爾圖看到他降旨將李衛入祀賢良祠,而拿李衛同鄂爾泰素來不和,來以拿掉田文鏡而諫阻李衛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帝沒有批准將田文鏡的牌位從河南賢良祠中拿掉。
而李衛則在死後四十二年,乾隆帝突然發飆,稱:“李衛於督撫中並非公正純臣,在浙江無功德於民,聞其仰借皇考恩眷,頗多任性驕縱之處。設使此時尚在,猶當究治其愆!”(《清史列傳·李衛傳》)因為乾隆巡幸江浙,見到杭州西湖廟裡有李衛及其妻妾的塑像,“雖有大小,面貌相仿”,且書“湖山神位”,很不高興,下令將所有的神像毀掉。
以禮觀書
從來就沒有“雍正四大寵臣”的說法,幾部電視劇的熱播,使得雍正朝的部分大臣知名度高了、紅了,但這些也並非是全部的歷史,或者說準確的歷史。
對於善終的定義是什麼?一般理解為自然死亡。以此來看看雍正朝政治舞臺上的大人物們。
雍正最信任誰?肯定不是李衛,而是十三爺胤祥。人家是兄弟,李衛只是奴才。雍正對於胤祥的“雙親王plus”的待遇,有清一代,無出其右。之前的攝政王多爾袞自己就是當家人,但死後被順治清算,直到乾隆才平反。後來的光緒帝親爹醇親王奕譞,活的戰戰兢兢,死了才被冠上個“皇帝本生考”。另一位皇帝親爹載灃,剛攝政沒幾年,大清就亡了。
雍正朝的紅人,剛開始是舅舅隆科多和撫遠大將軍年羹堯。雍正元年,這兩位被同時封了“太保”。這個三公職位,雖然也是正一品,但卻是清代大臣活著不敢想的,甚至不敢接受。這兩位太保,沒過幾年就被打倒在地了。他們都沒授過大學士,但都封了一等公爵。
雍正朝的大學士,以馬齊、鄂爾泰、張廷玉為代表,頭銜都是保和殿大學士。這個職位在乾隆朝傅恆之後,就長期空缺了。雍正朝其他大學士,如朱軾、馬爾賽、蔣廷錫、尹泰、陳元龍、嵇曾筠、查郎阿、邁柱等,只是少見於影視劇。
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設軍機處。雍正朝軍機大臣:胤祥、張廷玉、馬爾賽、蔣廷錫、鄂爾泰、哈元生、馬蘭泰、福彭、訥親、班第等。
馬齊是康熙朝元老,雍正在位十三年一直是領班大學士,屬於德高望重的老幹部。雍正剛準備繼位,就命允禩、允祥、馬齊、隆科多等為總理事務大臣。乾隆四年,馬齊病死,卒年87歲。乾隆帝對馬齊的評價:歷相三朝,年逾大耋,舉朝大臣未有及者。馬齊親弟弟的女兒,就是乾隆的孝賢純皇后。
鄂爾泰的履歷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被一部分忽略了,只給了個模範督撫的名片。雍正十年後,鄂爾泰一直在中央工作。乾隆繼位,加銜太傅。乾隆十年病死,卒年66歲。諡文端,按雍正遺命配享太廟,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二十年因其侄子案件被撤出賢良祠。
再說張廷玉,清代漢人中唯一配享太廟的。生前封太保。其被重用是在雍正朝,並非電視劇裡那樣在康熙時。康熙六十一年,張廷玉還是個侍郎。雍正三年才授協辦大學士。當然雍正對他是非常信任、重用,也非常好。乾隆即位後,張廷玉多次提出退休要求,並強調雍正答應的政治待遇。惹得乾隆非常生氣,後果很嚴重,撤了配享的承諾,削了伯爵等。實際上,是乾隆變相對張廷玉山頭的打擊而已。乾隆二十年,張廷玉病死,卒年84歲。乾隆仍遵照雍正遺命著其配享太廟。
影視劇紅人、模範總督田文鏡,雍正十病死,卒年已72歲,諡端肅。生前官至河南山東總督兼北河總督,加太子太保。
李衛,乾隆三年病死,年51歲,諡敏達。生前官至兵部尚書、直隸總督,加太子少傅。李衛並不是叫花子出身,而是富二代,官場起步是捐了個副廳級的員外郎。但的確沒讀書,認字不多。
經典電視劇並不等於歷史!正史所載的也未必等於真實!
幾葦渡
張廷玉、田文鏡、李衛、鄂爾泰是雍正朝最受寵的三個大臣,雍正常說他們是“模範督撫”。
在這四人中,河南巡撫田文鏡是累病而死的,因為其死前生病,其向雍正懇請休息,但雍正不準,說河南事只有他才能處理妥當,結果田文鏡只好帶病上崗,結果沒多久就死了。
這也算是繼十三阿哥胤祥之後累死(因累而病)的重臣了。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雍正自己也是累死的呢?
至於張廷玉、李衛、鄂爾泰這三人還算正常,最起碼,他們沒有在雍正朝給累死吧?作為被雍正看上的重臣,沒給活活累死、能順利地挺到乾隆朝,不就是極大的勝利麼?
不過,說到善終這話題,張廷玉在死前可謂是飽受挫辱,乾隆一點也沒給他留情面,算是死前很不好看的。
鄂爾泰和李衛還算好,最起碼死前都還分風光。但是,在鄂爾泰死後,被稱為“鄂黨”的鄂爾泰親友親信們被乾隆狠狠打擊,最終一蹶不振。不僅如此,就連鄂爾泰的很多榮譽也被剝奪,也算是死後很不好看的吧?
以此而論,雍正朝的四大重臣,大概就李衛還算比較好看些了。不過也不完全是。
乾隆三年,李衛拜謁泰陵(雍正帝陵)時突發肝病,後請求退職養病,但尚未卸任即病死於任上。
據說,李衛死前“聲震殿瓦,衙內牛馬皆吼應之。同起同止,如是者三晝夜,氣乃絕。年五十三。”
事後,在直隸總督孫嘉淦的請求下,李衛入直隸名宦祠,後又入了京師賢良祠,還算是比較風光的。
不過到後來,乾隆南巡時在西湖花神廟內無意中發現,其中雕像竟然是按李衛及其妻妾所塑,並號“湖山神位”。
乾隆為此大為光火,命撤像毀之,並斥責道,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
不過乾隆總算給李衛面子,沒有繼續追究。由此,死後的李衛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歷史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