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航天未來會有哪些新模式?

若予點兒


很多……真的很多、很多!

首先天真要像大家解釋一下,普羅大眾對高新技術的看法,往往相對於專業領域有非常大的落差,這個單位可以用十數年甚至幾十年來記,航天科技也是如此。


根據天真看到的我國未來航天發展規劃,與最新多項航天技術的進步來看,未來我國航天將以更快、更省、可重複回收利用、和多平臺發射為主,其中有一些是特別值得說明的;

首先是“快舟系列火箭”作為送人上西天的“航天科工”的產品,“快舟”系列火箭的研發,不僅標誌著我國863計劃某重點項目完美收官,也標誌著“航天科工”軍轉民項目的重大成功,更標誌著我國未來的“快速空間響應系統的逐步成熟”


從2013年9月25日,我國首次採用“快舟”固體小型運載火箭,以一車一箭的車載機動發射方式,成功將快舟一號衛星發射升空開始,就正式表明我國快速空間響應發射系統開始成熟,在2017年1月9日,“快舟一號甲”火箭,搭載吉林一號、行雲實驗一號、凱盾一號成功發射,實現了一箭多星的發射目標。

而在今年上半年“快舟11號”還將實現一箭六星的首飛任務,同時應用“超大直徑固體火箭發動機計劃”的“快舟21號”、“快舟31號”也在緊張研製當中。

此後,我國將會形成近地軌道運力1.5噸-70噸的全系列的快速空間發射火箭系統。

在我國新進的商業火箭發射成員中,不僅有航天科工,也有諸多的民營企業;

今年5月17日,“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與航空工集團共同研發的“民用商業火箭”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用商業航天發射正式開始起步。


其實,早在2015年,我國就成立了“藍箭空間”民營航天發射公司,在去年“藍箭空間”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正式點火成功。

作為目前最先進、未來最有潛力的航天發動機,液氧甲烷發動機一直是各國、尤其是各國民營航天發射公司追逐的目標,對我國也是如此。

尤其是面對國外諸如Spacex、藍色起源等極具實力的民營航天企業,國內民營航天起步相對較晚,在技術與實力相步落後的時候,選擇一個較高的技術起點,在天真看來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民營航天企業,一定會帶給我驚喜。

航天科工、民營企業都在航天技術中有所突破,作為我國航天技術的“老大”,航天科技自然也不能落於人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已表明,我國在開展海上發射試驗後,計劃從2018年開始推出面向商業市場的海上發射服務。


海上發射可以節省航天發射中心的用地成本,大幅降低火箭發射費用,是目前各航天強國,著重研究的發射方向。

其實在節約發射成本這方面,最高效的手段毫無疑問就是對運載平臺的重複利用,這一點馬斯克的Spacex應該是目前做的最好的了,(儘管以前天真曾數次批評馬斯克的重複利用火箭技術,但也不得不承認,現在來看可重複利用火箭是節約發射成本的主要方向了)

儘管“快舟系列”已經將發射成本縮減為5000美元/公斤,已經很接近Xpacex的“獵鷹9號”了,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可重複利用火箭,才能在技術上不落後於人。

根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消息,我國在長征8號技術上發展的“垂直起飛、垂直著陸”的可重複利用火箭,將於2020年試用。

在這裡,天真要多說一句,其實我國關於可重複利用火箭技術的研究非常之早,各種算法和方案研究的非常深入,技術上其實完全沒有問題,我們一直不做,根本就不是“做不出來”,而是“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航天商業火箭的優勢之一,就是“成本”,我們的發射報價可以說在馬斯克“獵鷹9”之前是一直具有優勢的,我們每年承接的商業發射任務相比國際上其它航天強國,一點都不低,甚至很高。

但……既然可重複利用“很厲害”,那我們就不妨做一下吧……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吧,其實我國航天未來的發展遠不止於此,以上所提到的僅僅只是“發射”這一點,僅是我國未來航天技術進步的冰山一角,未來我國航天一定、一定、一定會帶給大家很多驚喜的。

最後,天真要向大家道歉,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狀態不太好,寫的東西不好,請您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