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醫學應該考研嗎?

葉丶唸


考不考研,看你讀的什麼醫學專業

一.護理學,醫學影像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技術)等

學制:大多數都是4年

這幾個專業的學生其實不是特別需要讀研(本科畢業就可以在醫院就業),但是這個要看個人,如果個人很想深造或者想再念的話,可以讀研。

留學:這幾個專業如果家裡條件好的話,自己出國留學很不錯。比如說康復治療留學澳洲,美國有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等專業!


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等

學制:幾乎都是5年

這些專業的本科就業率近幾年不是很理想。本科生幾乎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打個比方:一個人到了醫院,你是希望一個本科生來給你看病,還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醫生給你看病。答案可想而知!

所以,目前來講,5年制的醫學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考研率最高,幾乎都是80%以上,有的學校的考研率幾乎達到了90%以上。


留學:臨床醫學等專業研究生留學幾乎不可能,各國的醫學教育千差萬別,很難找到對口的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如果你非要研究生出國,可能只有放棄臨床去學基礎醫學,流行病學,健康科學方面的研究生了。

對自己的就業未來有怎麼樣的期許

以下這些人,還是很適合臨床醫學考研的:

(1)以後想在一家好醫院(三甲)當醫生。

(2)暫時不想立刻就業,想再享受一下學生學習的時代。

(3)鐵了心,自己未來方向就是醫學發展。

我們現在可以發現,凡事一些地級市的三甲醫院醫生的招聘條件幾乎都是:碩士,有的還只要985,211的臨床醫學碩士;有的好要看英文六級成績等等。而在一些省會城市我們可以發現三甲醫院的醫生(比如:武漢的省人民醫院,四川的華西醫院等等)都是收醫學博士畢業生。


考不考研,還是自己決定的。網上的自媒體,包括我自己都沒有資格勸別人考研,我也沒有想勸任何人,只是簡單談了一下我的看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關注“大學生生活”!


大學生生活


這個問題如果是5年之前的話,可能還有爭議,但是現在真的不必要討論了,考,一定得考,而且很多同學現在還在削尖了腦袋,去考專碩。為什麼考專碩呢,是因為如果你能考上臨床醫學的專碩的話,可以在讀研這三年期間同時進行醫師規培,這樣在畢業的時候,如果你一切順利的話,你可以拿到四個證:學位證、畢業證、執業醫師資格證、規陪證;這樣相對於學碩的同學可以相對節省三年的時間,因為考學碩的同學畢業之後要想到醫生的話,還需要進行三年的規培。

當然如果你的學歷不支持你考專碩的話(全國範圍內大部分學校招收臨床醫學的專碩,對學生的要求基本都是全日制五年統招本科本專業學生。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全日制專升本可以考,甚至有些學校只要求本科就好),你也可以考學碩,就業也是可以的,可以做科研、可以當老師、也可以再經過三年的規培,深度培養後當醫生。這點需要提醒下,有些學校雖然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上沒有明確說明不能考,但是你給研招辦打電話過去就知道了,能考是一方面,能錄才是根本。

最後再給你幾個醫學為什麼要考研的原因。無論是臨床還是護理,如果不是研究生的話,你現在很難進三級甲等醫院。除了職業前景,還有你的專業知識體系、學習能力、導師人脈,學校資源,都會對你以後的工作生活有質的提升。這裡就不說那些影像技術呀、公共衛生呀、防疫類的同學了,本身本科學歷就業就不太好,就更需要學歷的提升來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了。

總結一句話,考上研究生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是一定會在你原學歷的基礎上,有一個質的提升。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本科醫學生建議考研,特別是對於那些畢業於非985、211的醫學生,再退一萬步講,人家985、211的醫學高材生都在考研,普通大學院校的醫學狗更是需考研了!下面根據我的經驗分享自己對醫學生考研優點的認識。

1.考研提升基礎知識水平 目前國內醫學教育機構包括專業的醫科大學和綜合院校內的醫學院,學制均為5年,其中,4年為臨床理論基礎知識學習階段,1年為臨床實踐階段,即醫學生進入其所在院校的附屬醫院進行臨床實戰。專業醫科大相對有健全的設備和資源如各種動物實驗室、解剖室、腦功能室、生物分子研究室等,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機會。而國內部分醫學院資源相對不足,就如我本科就讀的綜合大學,解剖動物實驗課只能以小組形式進行,鑑於解剖動物白兔和小鼠的數量有限,小組人數多達10幾人,可想最後教育的結果…。 考研後動手能力的bug將會被彌補。

2.考研提升臨床技能 醫學教育屬於專業型人才精英教育,本科階段只是對醫學知識的一個入門,而研究生階段是一個強化過程。專業型醫學碩士的研究生3年均會在三級以上醫院度過,要求其臨床工作能力達住院醫師水平。

3.提升科研能力 醫學會隨著科技水平發展不斷革新。一個好的醫生要具備好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走在科研前線,研究生階段就是讓你從一個科研白痴到科研小達人的一個過程。

4.研究生畢業後獲得4證合一 國家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簡稱規培)後考研成醫學狗的最佳路線。本科畢業後需要以社會人員身份考取規培資格(不一定人人都考上),為期3年,無工資獎金,只有補助,各地多少不一,但金額都少的可憐。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階段直接進行規培,畢業後直接有規培證,當然是建立在你通過執業醫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證,同時拿到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3年裡你會收穫很多。

5.助於找工作 拿研究生學歷會有助於你找一個更好的工作,道理不言而喻。


Doc娜娜娜


對於醫學專業來說,本科畢業當醫藥代表,碩士畢業當檢驗員,博士畢業做醫生。所以對於醫學專業來說,學校越好、學歷越高越好。在上學期間發表一些高水平論文或者去歐美髮達國家留學交流,對就業很有幫助。

1.醫學類都有哪些專業

醫學是學科門類,主要具體學科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放射醫學、口腔醫學和預防醫學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許多新技術、新材科和新藥(包括基因重組生物因子等)將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經從生物學模式發展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初級醫療保健,即使全國人民得到良好的第一線醫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也在悄然興起。


2.從就業率來看,醫學就業率高達92%

從高校就業率來看,醫學類的就業情況依然是最好的,對中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教育部公佈了44所直屬高校本專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的有關情況,各高校總體一次就業率達到82%。

從這個數據來看,醫學類學生的就業率還是很有保障的。


3.全國醫學類高校排名,以基礎醫學為例

去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在這個評估當中——

A+的高校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

A的高校是復旦大學

A-的高校是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第三軍醫大學

B+的高校是天津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南方醫科大學


4.對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校越好、學歷越高,越好就業

對於醫學生來說,最划算的是本碩博8年連讀,否則5年本科+3年碩士+4年博士,加起來一共12年。

我身邊有不少醫學專業的學生,基本本科畢業只能學到一些基礎理論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頂多算是入門,畢業後的本科生基本都當了醫藥代表或者考了公務員。

該專業的研究生基本到了製藥公司做研究員助理或者檢驗員。

該專業的博士一般去做醫生或者相關醫學技術、藥物研究,甚至現在很多醫院招聘時都選擇在歐美兩年留學經歷以上的博士生。


所以,如果你想做醫藥代表,那你讀到211的本科足夠了,如果想從事檢驗工作,那就去讀個研究生,如果想去當知名醫院的醫生,那就至少要讀到博士,中間爭取有機會出國交流一段。一些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有機會發表一些高水平論文或者參加一些重要的研發項目,對於就業十分有用。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應該要考,最好能夠考。如果以後是想從事醫生職業的話,最好能夠考專業型研究生,因為從2015年開始全國範圍內都開始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不管你是否讀研究生,你都得花三年的時間。


首先從時間成本來談論

因為現在全國統一實行住培政策,只要是以後從事醫生職業的,都要求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所以假如你沒有考研,那麼你讀完本科之後還需要三年的規培時間,總共花費八年的時間,出來之後你還是個本科畢業生。而如果你考專業型研究生的話,同樣是八年的時間,最後卻可以同時獲得住培證書和研究生學歷證書,這是花同樣的時間,卻比別人獲得了更多的成就。

再從職業前景來談

  1. 讀研究生可以深化在某一個領域的知識,可以在讀研期間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都是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有所幫助的存在。讀研究生可以學會寫論文、發表論文,只要掌握了這項技能,以後的職稱晉升所需要的論文就相對容易寫了。
  2. 研究生學歷對於就業很有幫助,現在大城市好的醫院基本上都是要求研究生學歷了,所以研究生學歷可以去更好的平臺工作。而好的平臺也容易出成績,不管是對於技術水平還是職稱的晉升。這些都是本科學歷所沒辦法比擬的。

從經濟方面來談

很多人不考研除了學習成績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家裡沒有辦法再支持讀研期間的花費,所以早早的出來工作。但是,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就算本科畢業出來之後也需要規培三年,而規培期間的收入是很少的,基本上就是隻能夠房租、個人伙食費而已。所以不要想著本科出來就工作是減輕家裡負擔,其實恰恰相反,因為本科生三年規培結束以後也只能去不太好的醫院,那收入也就是不太好了。但是如果你是研究生畢業的話,就可以去到好的醫院,好醫院的收入是你不敢想象的。因此,努力考研吧。



結合上面的幾個觀點,如果你有機會考研的話,還是希望你能夠儘量考研,因為醫學生讀研究生出來之後看到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


努力的90後醫書


毫無疑問是一定要考研的,就算你有關係,本科畢業能直接進醫院,以後也是必須要考研的。每年考研的人數都在增加,可見考研是大勢所趨。而且醫學不像其他專業,本科畢業就可以找個比較不錯的工作。縱觀國內大勢,一線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起步招博士(急診、兒科、婦產科除外),小縣城的醫院也很少招本科生,起步最低是研究生。撇開工作不談的話,考上研究生,你可以提升你的科研本領,這是你直接工作所不具備的,更功利的講,現在評職稱都需要論文,不僅要求數量而且要求質量,如果你考了研,並且在研究生階段努力做科研,發文章,你將比同齡直接工作的醫生更加有優勢,如果你考了研,你的眼界也會變高,接觸到的人和東西也會變廣,各個方面都會有所提升,也會有出國留學機會和考博的機會,以後的發展也會更好。而且現在很多醫科大學和醫學院都有保研政策,只要你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即使本科學校不好,一樣可以考上覆旦、交大的研究生。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本科身份不好,就放棄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醫術高超、享譽全國的醫生,你就需要考研。考研可能不是醫學生成功的唯一道路,但一定是窮人家的醫學生成功的唯一道路!



GloveM3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希望有用。首先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有個更好的發展學醫真的需要考研很讀博,因為醫學是一個專業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本科階段學的醫學比較雜亂針對性不是特別強,只有進一步深造方向變小學的精細了,實習的也多了這樣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畢竟別人去醫院看病如果你是一個本科生別人也不太敢讓你看病。親情推薦學醫這條路很漫長也很痛苦但是學成歸來還是很好的。由於國家和人民對於醫學生的要求變高所以還是繼續深造下會更好。同時醫藥不分家學醫必然涉及到藥學所以我還是建議學醫的同學也多看看藥學相關資料。



就現在國家對醫學生的要求來看,本科畢業基本是沒有機會進去進入一些醫院當醫生進行工作的,因為別人覺得你的經驗和知識都不滿足一個醫生所具有的能力。因為如果真的選擇學醫那麼讀研讀博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同時在醫學專業方面選擇也很多口腔醫院目前還是比較熱門的,謝謝閱讀,希望對你有用。


chemistry化學


其實這個要看你,你如果去鄉村開診所,那就不需要啦,你想高深,再往上深入的研究,那考研怕還不夠。


學醫的同學們呢,可謂是又苦又累,學的知識面很多。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如果你要去大城市工作,考研是必須的,如今三甲醫院很多博士都進不去(除非人脈廣)何況一個本科生,這就會導致很多學醫的去考研,考博,只為了找個好的工作。


所以呢,你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


博士待遇


碩士待遇


本科待遇


用戶5895818939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想要從事醫療的話,那你就應該繼續深造。如果你不想當醫生的話,那就趁早打住,及早轉業。現在的醫學就業如果光是本科畢業是很困難的,現在嗯本科畢業的話要經過國家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為期三年,而且工資很低,規培結束後現在也基本在鎮級醫院上班,當然也有機會進去縣級醫院。但是進去市級及省級醫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本科畢業後要繼續考研,最好的話是讀完碩士後繼續攻讀博士,這對自己以後的發展有關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早期多讀書,多努力,提高文憑,以後就離醫院專家的路越來越近。





小小醫的生活日記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我覺得醫學生還是應該考研的,最好還是能夠把博士讀了,起點高,理論紮實。讀研的優點我覺得有以下幾個

第一、研究生畢業,尤其是博士生畢業之後,找工作的起點高,可以進大醫院,平臺好,對於以後的成長很有利。

第二、在研究生期間,你可以利用導師的資源、經費,發表一些高分的sci文章。這對於你以後找工作、工作升遷、職稱評定,都是很有利的。在學校、學校附屬醫院導師下面做科研,要比你在臨床醫院做科研方便的多。

第三、在研究生期間,你有更多的精力用來鑽研理論,可以更好的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這段時間是很寶貴的,因為你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處理臨床工作中的很多雜事,可以一心提高自己。到了臨床之後,你會發現,一天雜事、破事太多了,給你自己充電的時間很少很少。

第四、象牙塔內還是很單純的。我是工作之後再考研的,進校之後發現我和那些直接本科畢業就應屆讀研的同學在思維上有很大差別。我的心思基本上沒有在課堂上,這點我覺得有點不好。


當然了,讀研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經濟是一個大問題,讀研除了要交學費,而且你還掙不了錢。這個對家庭的負擔很大。

除了這個缺點以外,我想不到醫學生讀研還有什麼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