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寫在前面: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更有甚者,覺得陪娃寫作業,極有可能下心臟支架。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視角,解脫一下大家。
很多媒體、教師或“教育專家”
都在建議家長應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
這種說法不知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家長陪的目的是希望有
兩個提高——效率高、質量高。
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認真,
就會告訴他要應該抓緊時間,應該認真寫。
這些話差不多就會天天說。
開始時孩子還會在意家長的話,
時間長了也就不在意了,
這惹得家長說話時就會有些不耐煩,
孩子就在情緒上開始和家長對立,
事情於是開始走向惡性循環。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
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
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
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家長陪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
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
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
所以說,
陪孩子寫作業,
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而是在瓦解好習慣,
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陪”所製造的習慣,只是肢體上的;
“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
“陪”與其說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在給他製造麻煩。
我見過許多看起來確實需要有人陪著學習的孩子,
沒人陪就一點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
希望家長陪著寫作業——但這個事情不能孤立去看。
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
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隻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
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
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
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
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
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
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
但一定要想辦法從中抽身。
不抽身,孩子的獨立性將總也不能生成,
那麼他會越來越苦惱,越來越不自覺,
“陪”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
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
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認識。
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
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
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
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
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
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
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
只能叫做屈服。
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
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是,
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
就產生討債心理 ,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
就會說:我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
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
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成長也沒有好處。
最後想說的是,
對於“陪”與“不陪”不要理解得簡單化和絕對化。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
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
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
所以“陪”與“不陪”與其說是行為方式,
不如說是一種教育理念 ,
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界定。
比如有的家長整天忙著喝酒打麻將,
確實也沒時間沒心思陪孩子,
孩子幹什麼他都不管,
這樣的“不陪”與我們這裡說的“不陪”,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END-
愛熊寶是一款專為3至15歲孩子的家長設計,引導孩子健康上網,促進孩子學習的移動應用。可以為孩子定製上網計劃,設置上網時間和休息時間,查看孩子位置,通過技術手段守護孩子健康上網。
閱讀更多 愛熊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