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築夢新動能 版圖再擴張

今年3月以來,三和新能源汽車配套、億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等項目先後落戶,蓄足了產業發展後勁。

短時間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接連落地,其背後是我區緊盯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的收穫,更是我區縱深推進主攻工業戰的戰果。

破題

5月16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新能源汽車永磁電機磁鋼材料生產線一片繁忙。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納稅近1600萬元。

作為贛州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我區於2016年提出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2017年,我區又提出,把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

從戰略上明確產業地位到項目實際落地加快建設,我區走過了不平凡的階段。

從基礎上看,今年多年培育、發展,整車方面,億源機械、藍天路之友已初具規模;電池方面,孚能科技鋰離子電池項目取得重大突破;電機方面,已有萬寶至馬達、恆玖電氣等企業;配套方面,格特拉克(變速箱)、英華利(汽車內飾)、五環機器(變速器)等。

築夢新動能 版圖再擴張

英華利汽車內飾系統(贛州)有限公司員工正在抓緊生產

基礎較好,但規模不大,尤其是沒有龍頭企業,苦於沒有承載平臺。為此,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規劃建設35.2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城。同年4月28日,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開建,拉開了我區發展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的新序幕。

至此,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了巨大的平臺支撐。尤其是,贛州在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科技城建設,更加提振了我區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

2016年,昶洧、凱馬先後進駐;2017年,國機、寶悅、中電前來搶灘……目前,我區擁有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企業52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

築夢

5月1日13時,國機智駿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項目工地上,技工張鵬和同事蹲坐在一塊,邊吃著盒飯,邊討論著工藝設計方案。

該項目開建後,負責建設的宋書波遠道而來,轉眼過了一年,還能幾句贛州“土話”。

工程師肖根榮在某汽車集團幹了6年,本可拿高薪、享受優厚福利待遇,但毅然辭職來到了贛州,開始新一輪的打拼。

如今科技城內,為夢想而戰的,有近2000名工人一線工人、技術人員,還有黨員幹部,齊心為贛州誕生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奮鬥著。

成立科技城建設指揮部,把辦公室設在科技城內,溫世偉成為首批從機關進駐科技城辦公的幹部。其後,400餘名幹部相繼進駐,日夜奮戰。

今年4月,國機智駿汽車百噸級的衝壓設備需進場安裝,因道路承載等原因,一時間難以到位。為此,溫世偉立即聯合相關部門,短時間內開闢了一條新通道,順利設備運至工廠。

政企合力築夢,是我區發展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的縮影。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開建兩年來,近19平方公里完成徵遷,5個整車項目、多個配套項目落戶,9條道路建成通車……放眼望去,一座產業新城正加速崛起。

起航

4月10日,區主要負責人在浙江拜訪完多家整車企業後,急轉奔赴上海拜訪金融服務企業。4月23日,又前往北京拜訪新能源汽車企業。連軸轉的目的只有一個,洽談、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整車和相關配套項目。

今年,我區按照以“整車+‘三電’等關鍵零部件配套+研發檢測”為主的完整生態鏈的思路,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今年來,我區共簽約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 7個,簽約資金 328 億元。

築夢新動能 版圖再擴張

贛州昶洧新能源純電動新款suv樣車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被列為贛州市”兩城兩谷一帶“中的重要一環。 我區積極落實省市關於扶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關政策,為重大項目落戶提供土地、資金等支持。

如今,我區已形成了以國機智駿、凱馬新能源、昶洧新能源等為整車,以孚能科技等為電池,以中車生一倫等為電機,以恆玖電氣等為電控,以格特拉克等為關鍵零部件的較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生態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