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辦合作社,土地入股是怎麼樣的模式?

不願春風去


近日,新型經營主體問題很火,家庭農場被部長點贊,合作社也將迎來發展機遇。那麼合作社的土地入股是怎樣的模式呢?如何降低成本呢?



關於以地入股模式小編認為:就是農民帶著自己具有經營權的土地進入合作社,折算成股份,如果1畝地為1股,你家有承包地20畝,你就擁有20個股分,在一個經營期後,算賬分紅的時候,假設去掉經營成本每股收益是350元,按照每股的收益乘以20股,就可以得到7000元的分紅。

關於如何降低合作社的經營成本問題,小編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 一、降低生產投入品成本。合作社要提早制定生產計劃,按種植計劃確定農資購買計劃,然後對所需要的種子、化肥、農藥、柴油、農膜等生產物資進行集中採購,由於購買量大,既優惠空間大,又可節約人工運輸成本,實現節約成本。

二、降低田間管理成本。對需要田間作業的地塊做好計劃,排好順序,然後按計劃有序進行田間管理,不打亂仗,不跑冤枉路,省人工,省燃料費,既提高效率,有節約成本。三、降低管理人員成本。管理人員要儘量精簡,把管理能力強、 合協調能力強的人放在管理崗位,能一個人乾的工作,絕不要用兩個人,提高辦事效率,降低管理上的成本。以上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謝謝!


三農廣訊


題主的意思是不是說,怎樣可以最低的成本辦成農村合作社,那就要看你的項目了。

如果你有一個好的能賺錢項目,這就有一個好前提,畢竟眾多農民兄弟還是要求效益的,在農村土地就是農民的根、是生活的基礎,你要想讓農民盲目的把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那是相當的困難的,更不要說與土地入股搞合作社了。


如果想要流轉農戶的土地,或者讓農戶把土地以入股的方式給你,首先你自己要做出效果出來,讓農戶看到效益,並且確實比他們自己種地要強很多,而且還要給予農戶必要的保障,吃下定心丸!這樣農戶才會把土地與各種方式流轉給你。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就是跟農戶打交道,涉及到土地問題,第一、是不能急切,要自己先做出成績來給大家看,用事實說話;第二、就是要城信,這點在農村更為重要,說到哪裡要做到那裡,只要你對農民城信,他們是非常願意合作的,只要誠意對待他們,他們會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全力支持你共度難關!


林海一念


【三農視知】是土生土長的新農人,農村生活二十餘載。農村土地承包、房屋拆遷、新農村建設問題,請找三農視知。

農村土地入股方式合作社,是在土地承包經營基礎上農民依法自願有償參與,以承包戶的土地經營權作為資本入股並共享農業合作社收益。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在探索該模式,形成一定發展規模。


三農視知就為農民朋友們介紹,已有的土地入股農業合作社試點的相關情況。

入股形式

1。用土地經營權入股。土地承包戶將經營權入股,農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對外出租,獲取的收益按入股份額分配。

2。土地經營權通過折價後與資金、技術等一起入股,其中經營權折價一般採用近3年土地年收益乘上承包期。

入股範圍

1。村為單位。村集體或者組集體成立合作社。

2。多村合作。打破行政村範圍,幾個村子組建合作社。

經營形式

1。合作社僅作為土地流轉中介平臺,不參與土地經營活動。農業企業通過租合作社的土地,獨立經營。

2。合作社自主經營部分地。

3。合作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結合。參加土地入股合作社的部分成員又成立專業合作社,承包土地合作社的土地開展農業生產活動。

分紅形式

1。保底分工。可以用貨幣化形式,也可以用糧食食物形式。

2。保底分工和互動分工結合。在保底分工基礎上,根據經營狀況每股增加一定分紅。

3。保底分工和二次盈餘結合。保底分紅基礎上,根據盈餘情況再二次分紅。

土地入股合作社注意事項

1。要有規範的運行機制。成立合作社應該由全體成員共同決定,合作社運作中的重大問題,不能由村幹部、理事長一人獨大說了算。合作社成立後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運作方案,如土地合作社入股方式、程序、利益分配、成員權利義務、風險控制等。

2。風險控制。入股者簽訂入股合作社協議時,要明確租金支付週期和方式,避免承租者出現虧損時無法支付租金而給農民帶來收益風險。

土地入股合作社是一條好路子,農民朋友可以多多關注留意這方面信息。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若有不妥,請見諒!「三農視知」關注三農問題,分享三農資訊,傳播農業農村農民正能量!

對此,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吐槽評論!




鄉鑑


土地入股就是把自己承包權的土地加入合作社,比如:你有十畝土地加入合作社,如果一股為一畝地,那麼你就就有十股,每年合作社盈利粉紅的話,就按照入股時簽訂的每股百分比給你分配紅利。

關於農民以承包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是這樣規定的,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營,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



再堅持個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農業企業轉流,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