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所以要修行“快活”

王陽明指引的成聖之路絕不是苦行之路,他有個口頭語:“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還愛說“勝得容易,便是大賢”。他對作為六經之一的“樂”,推崇備至,他絕不像盧梭那樣反對演戲,他甚至認為“今之戲子,尚與古樂相近”。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所以要修行“快活”

聖人一生實事,俱播在樂中。”對於“詩言志”這樣的老話題,他解釋為“志便是樂的本”。他寫信給弟子黃勉之說:“樂是心之本體。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體,忻合和暢,原無間隔。要時習者,求復此心之本體也。悅則本體漸復矣。要謹獨。謹獨即是致良知。良知即是樂之本體。”這樣,致良知就變成找大快樂,讓生命變成欣悅的靈魂課程。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所以要修行“快活”

要想找到良知,不能假借外物,也不能把外物當目標,也不能有任何主觀的成見,這些經驗性的偽道理正是致良知的最大障礙。就找快樂而言,也是少種毛病就多一分快樂。據陽明說,人最大的毛病是一“傲”。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所以要修行“快活”

好高不能忘己是眾病痛的根源。他還是最關心道德表現,他給兒子正憲寫扇面告誡他力去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他不敢說為君而傲如何,其實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專制君主天然大傲,把天下人都變成了奴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