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農村怎樣做好放養雞的養殖管理?

放養不同於籠養,其主要是採用自由放逐、室外養殖的方法來養雞。在野外,笨雞可以通過自由採食的方式來攝取食物,通過食用林間昆蟲、雜草等補充營養,再加上呼吸山林間新鮮的空氣和飲用無汙染的水,因此放養雞的品質遠遠高於普通籠養雞。那麼,放養雞要怎麼進行管理呢?下面小編就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放養雞的管理方法吧。

農村怎樣做好放養雞的養殖管理?

  (一) 選好場址是關鍵

生態雞的養殖是在森林環境條件下進行的,所以養雞場要選擇天然林地,一般天然次生林好於原始林、闊葉林好於針葉林、天然林好於人工林,如有條件選擇針闊混 交林。要求雞舍周圍30公里範圍內沒有大的汙染源,地勢為5°左右坡為宜,背風向陽、水源充足、取水方便,有高壓線在雞場內通過最好。雞舍和運動場的大小 設計標準:育雛保溫舍按每1000只雞10平方米計算,運動場按每隻雞1平方米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籬笆和塑料網圍起來。

  (二)選好生態雞品種

一般的肉用雞種、兼用型雞種和蛋用雞種的公雛及農村的笨雞都可作為生態肉雞品種,兼用型雞種最好。目前從黑龍江省綏化農墾分局養殖情況看,宮廷黃雞是首選良種。

農村怎樣做好放養雞的養殖管理?

  (三) 選擇好育雛時間

生態雞的飼養必須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以利於生態雞的放牧飼養。最好選擇3--5月份育雛,春季氣溫逐漸上升,陽光充足,對雛雞生長髮育有利,育雛成活率 高。到中雞階段,由於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可得到充分的運動與鍛鍊,因而體質強健,對以後天然放牧採食,預防天敵非常有利。春雛性成熟早,產蛋持續 時間長,尤其早春孵化的雛雞更好,所以多選擇在春季育雛。

  (四)抓好圍養訓練

雛雞在舍內飼養3周後,體重達到130克以上,改為院內散養,訓練它聽聲音採食,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這種聲音就回來吃食。在院內分區種植牧草或 用飼草訓練雛雞自由採食,經過3周以上訓練,雛雞增強了撲食的能力和增長了預防天敵的本領,這給放養創造了條件。

農村怎樣做好放養雞的養殖管理?

  (五)管理好放養保安全

在院內經過3周以上餵養後雛雞體重一般可以達到0.3公斤以上,具備了放養的條件,這時可以把它散放到林子裡、水庫邊、草甸裡,雛雞在廣闊的田野裡撲捉昆 蟲,吃草籽、嫩草,自由活動。這一時期長達15周,在補料上可由院養日喂5次,逐漸減少到2次就可以了。在日喂2次時早晨放出時少喂點,晚上回來時多喂。 在放養過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範,預防天敵的危害。天敵主要有鷹、黃鼠狼、山貓,它們利用天然樹林做屏障,隨時可能捕捉雞隻,近幾年雞場統計在1%的自 然損失率當中,中雞放養後受天敵的傷害就可達60%以上,這時期雞體重已達0.5--1公斤,損失1只雞就相當於損失20元以上。因此,在放養時期抓好安 全,提高雞的成活率非常關鍵。預防天敵可以採用以下3種辦法:訓練好家犬驅逐附近的鼠類和鼬類,利用爆竹驅逐鷹的侵害,用尼龍網把放牧場圍罩好,此法比較 切實可行。

  (六)必須選用好特定飼料

從生態雞的養殖特點上看,飼料、飼草分二部分。一部分是人工飼料,另一部分是天然飼料。(1)人工飼料。飼餵生態雞的飼料必須是有機飼料,為此在種植生態 雞飼料及飼料原料時,必須按有機食品要求耕作。人工補飼的動物性飼料,也必須按生產有機食品的標準執行。在人工飼料生產過程中嚴禁添加各種化學藥品,以保 證生態雞的品質。(2)天然飼料。天然飼料的質量取決於自然環境。主要有天然飼草、成熟的籽實和各種天然昆蟲等。只有生態雞的天然飼料充足、營養全面,才 能夠生產出高營養和滋補性強的優質產品。

  (七)抓好防疫滅病

生態雞在生長過程中與林地、灘地等外界接觸廣泛,隨時都有可能受到傳染因素的威脅。並且生態雞生長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4--5個月出欄,為防患於未然,必須有計劃的對雞進行免疫接種,以獲得強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