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當今最快的計算機都沒人腦快:我們離強人工智能仍然很遠

這篇文章是系列文章“人工智能會不會讓人類滅絕”的第五篇:

人工智能會不會讓人類滅絕(五),前面對應的四篇分別是:

本篇我們主要開始探討:我們將如何去實現強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將達到人類智能的水準)。

第一步:硬件加速

我們總是感覺,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拿人類跟當前的普通電腦相比,做個基本的加減乘除,人類至少要一秒鐘以上(複雜點的就更長了),而計算機壓根就不費勁,不到一秒就完成了。

當今最快的計算機都沒人腦快:我們離強人工智能仍然很遠

人腦數學計算速度慢於計算機

而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運算速度有多快呢?

2017年11月13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佈,“天河二號”以每秒3.39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連續第四次排名第二。

當今最快的計算機都沒人腦快:我們離強人工智能仍然很遠

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也是一臺巨型計算機

顯然,就單單數學運算速度,人腦遠不如計算機。

但你要知道的是,數學運算畢竟是單一的任務,人腦能做的事情在複雜度上遠勝於計算機,因此如果要真正評判到底人腦運算能力強還是計算機運算能力強,肯定是要拿一個具有很高複雜度的事情來進行比較。

科學研究表明,人腦的運算速度是遠勝於當今絕大部分計算機的。

下面是一篇2014年1月份的一篇文章:

作為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日本代號為“京”的超級計算機每秒能進行8162萬億次運算,擁有82,944個處理器,每秒能夠驅動1.016萬億次操作。但即便是這樣,和人腦比起來,“京”型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果一定要一個給出一個形象化的認知,那麼按照Tweaktown的表述,對“京”來說,讓它以最佳性能全速運轉40分鐘才可以模仿人腦一秒鐘的活動量。之所以如此複雜是由於進行一項模仿人腦活動的實驗需要17.3億個虛擬神經元和10.4萬億個虛擬突觸建立連接,而且每個神經突觸還需要24字節的內存。

那麼人腦的運算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人類大約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大約有幾百條腦神經,每條神經上大約有幾百個突觸,每個突觸有幾百到幾千個蛋白質,一個腦細胞的作用大約相當於一臺大型計算機,一個突觸的作用大約相當於計算機的一塊芯片。可以很簡單地推算出來,人的大腦相當於上千億塊或上萬億塊芯片。

這麼說恐怕不好量化,也就不好用來跟計算機的運算能力進行對比,針對這個問題,還真有科學家經過專業估算,算出了大腦的運算能力:

人腦的運算能力大概1億億次計算每秒。

當今最快的計算機都沒人腦快:我們離強人工智能仍然很遠

人腦的計算速度其實是很快的且能耗極低

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得出來的大腦運算能力,從目前來看,中國的天河二號,其實已經超過這個運算力了,天河每秒能進行3.39億億次,基本上“天河二號”和人腦的運算能力處於一個數量級了。

或許你會很高興,計算機終於達到人腦的計算能力了。

但你高興得太早了:

“天河二號”是一個超級計算機,佔地720平方米,耗電2400萬瓦,耗費了3.9億美元建造。肯定是無法廣泛商業應用的。有科學家表示,只有當1000美元能買到1億億次的計算能力時,“天河二號”這麼快的計算機才有可能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隨著摩爾定律的發展,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計算速度以及價格親民的問題解決之後,下一個面臨的就是計算機應該如何像人腦一樣來解決複雜的問題了。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