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宋時的“一賜樂業”真的是現代普通話“以色列”的音譯嗎?

是誰矇蔽我雙眼


另外,“一賜樂業”這個詞出現時期也不是北宋,始見於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開封猶太教碑文,這時候北宋都滅亡幾百年了。

嚴格的講“一賜樂業”本身是對希伯來語“以色列”的異譯,而且這種異譯最初也不是漢語,而是當時在中國的猶太人稱猶太教為“一賜樂業”教時使用的,是很專用的一個詞彙。

一賜樂業是很好的異譯,因為它充分表達了猶太教的特徵,這個“一”指的就是猶太教的單一信仰上帝,一賜樂業之地又象徵人類被賜予的安居樂業之地,也就是以色列,所以這個翻譯很好。

猶太人進入中國是個比較模糊不清的歷史,我們關於猶太人最早的文獻記錄出現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間,但歷史學家認為猶太人可能漢朝就已經來到了中國,注意,是可能,並不是確定。唐寧年間猶太人的記錄就比較明確了,他們這個時候從到清朝再到民國,大部分已經完全漢化,現在他們的後裔大部分都居住在開封。

至於開封話和北京話,甚至普通話的關係,我們必須明確兩個概念,開封話不是北京話,也不是普通話的基礎語言,它和北京話有些相像的原因是他們同屬於“北京官話”這個概念。

北京官話,是官話的一個分支,雖名稱中有“北京”二字,但並非北京話,更準確的說北京官話是熱河地區的方言,主要分佈於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內蒙古赤峰市,遼寧省朝陽市、葫蘆島市建昌縣、阜新市部分地區。

開封話屬於北京官話這個系統,所以和北京話有接近的地方。

最後再說一下,開封話也不是北宋時的普通話。

北宋的普通話也就是所謂的“雅音”,根本的標準是《廣韻》一書,而《廣韻》是延習隋唐的《切韻》,切韻是以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來正音的,唐代的普通話即“雅音”則是在隋的基礎上融合了長安雅音之後形成的。


胡笳胡談



孩子,不要那麼天真了。

如果“一賜樂業”是北宋人對猶太人的音譯,那當時的語音大概是*/ʔit siɛ lɑk ŋiɐp/《廣韻》擬音;元代《蒙古字韻》*/ʔji sɿ law ŋɛ/;元代《中原音韻》*/i sɿ lɔ ŋiɛ/。

因為“以色列”的普通話讀音,跟“一賜樂業”的普通話讀音相似,推出普通話讀音跟北宋時代的中古語音“讀音相近”,而粵客不近,你真的知道那時的讀音是怎樣的嗎?

“樂業”:le + ye = lie,嘿嘿,剛好就是“列”lie 啦。(此處應有掌聲)

本來有問題來提問很正常,不應該用這樣的口吻來說話,但是這個問題問:

孫子A詞的讀音,跟孫子B詞的讀音,好相似啊,剛好爺爺那時也是用B詞,所以孫子B詞的讀音,跟爺爺B詞的讀音也是很相似的,北方孫子是爺爺,南方孫子不是爺爺,耶,北方孫子贏了。

不管是南方孫子還是北方孫子,孫子就是孫子,孫子不會是爺爺,請大家接受現實。

無意義爭強好勝的問題,格局太低。

久違了的韋氏音標。

臺灣學者:宋太祖賜猶太人“一賜樂業”!以色列真是這麼來的?


龍帥林vlog


不但宋朝有些語音與現代普通話類似,就連前秦的詩經也有些發音與現代普通話類似。因為漢語雖然經過數千年的演變,但畢竟是一種語言啊。

現存最早關於猶太教“一賜樂業”的記載是,明弘治二年《重建(開封)清真寺記》:“夫一賜樂業立教祖師阿無羅漢(亞伯拉罕),乃盤古阿躭(亞當)十九代孫也。”

民國陳垣的“古教四考”,分別是《元也裡可溫教考》(1917年)、《開封一賜樂業教考》(1919年)、《火祆教入中國考》(1922年)、《摩尼教入中國考》(1922年)。他系統研究了開封猶太人的歷史,雖然有些觀點還有些爭論,但是一個開創性的工作。

唐朝時期,大概就有猶太商人來到中國做生意。在金國時期,開始修建第一座中國猶太會堂。

“一賜樂業”與以色列的發音是有些類似。但宋朝的讀音包含在《廣韻》中,而《廣韻》也不僅僅是宋朝的發音。章太炎在《國故論衡·音理論》中說:“《廣韻》所包,兼有古今方國之音,非並時同地得有聲勢二百六種也。”

北方經過遼金元明清上千年的大量外族融合,讀音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音韻學家都承認的。僅僅從一個孤例,很難說明問題。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北宋說的是廣韻

今天說的是普通話

河南話我只會一點點

除了以上列舉的六種漢語方言外

我還會圍頭話,粵語的一種,和東莞話差不多,所以就沒怎麼列舉了

以上列舉的都是各自方言的標準音

從表中來看客家話的確比較接近廣韻


宇文度鵬


絕對無可能,普通話的特點: 四調,無入聲,捲舌音,兒化音。事實上,出現於元蒙,定形於滿清。滿清大力推廣滿清官話,加之北方平原,故北方語言較為統一。造成今日之以滿官話為基礎的當今普通話 與所有古漢語分歧都差別特別大的情況。普通話同宋漢人話肯定相差十萬八千里。

而古漢語還八調,普通話損了一半。可能嗎?

更有人信奉普通話為中原雅言傳承而來,好簡單一個例子。孔子所曰為雅言。而子曰: 三人行。色食性也。同普通話的: 走,吃 有關係嗎?


用戶1234709394



用戶73250896


挑筋回回,藍帽回回說的是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