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一個不到40歲的還算不得中年的男人,如何面對人生中同一個膝關節的五次手術?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這個可能算是相當不如意的一個;人生中有很多不明白,這應該是很不明白的一種;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幸,這次卻有可能是不幸中的萬幸!

1978年出生,1985年左右開始接觸足球運動,1988年左右進入體校正式訓練足球,應該算是國家出資培養的最後一批足球運動員。

1994年進入首鋼青年隊,開始專業隊訓練,1995年右前臂骨折,後手術植入鋼板(至今沒有取出來,由於一直也不能確認材質,造成後來一直無法做核磁共振檢查),1999年由於做跳跨欄的力量訓練,右側半月板損傷,由於當時沒有確診和及時治療,後繼續訓練,半月板碎片(遊離體)在膝關節內反覆摩擦、腫脹,嚴重影響了訓練。

不得已,遂於2000年做了第一次關節鏡手術(半月板修復,遊離體取出);

2001年由於關節內疼痛,做了二次手術(半月板切除、軟骨修復);之後疼痛消除開始加大訓練量,大概1年半的時間,在一次訓練中,突然出現卡頓情況。經檢查,膝關節內出現遊離體,2004年做了第三次手術(遊離體取出、軟骨修復)。

經過3次手術,對於一個專業的運動員,每天各種滋味都在撞擊著心靈,五味雜陳自不用說,該面對的選擇是最難抉擇的,無奈下,最終放棄了專業訓練。

由於對足球的熱愛,經常參與一些業餘足球活動,2009年,又出現了關節遊離體情況,進行了第四次手術(遊離體取出、骨刺去除、軟骨修復)。四次手術後,對於一個曾經是運動員,又十分熱愛運動的人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為了保障正常的生活功能,讓自己已經“糟糠”的膝關節不再受傷,對於運動,心生敬畏,尤其是類似足球的劇烈運動,只能望而卻步。即使這樣,膝關節時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覺。經過四次的手術,不是專家也是半個醫生的,感覺還是自己最瞭解自己,固執的認為可能是力量訓練較少,肌肉也有萎縮情況。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就這樣,時間到了2015年初,一次走路過程中,膝關節突然一次卡頓,接下來無法正常屈伸,角度為150度左右,當時感覺不像是之前遊離體的情況,情急之下找到之前球隊的隊醫按照關節錯位治療,針灸加按摩幾次後恢復了正常。

2017年11月22日在穿褲子過程中,右膝彎曲內扣向外伸腿時突發卡頓並無法伸直,當時伴有的疼痛感心中就好比有一萬頭草泥馬在奔騰,且不管怎麼用上自己對於膝關節上的醫學知識也是無法伸直的。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卡住後的情況,直至手術時的角度)

這和2015年屈伸受限非常相似,立即進行冰敷並自行晃動關,節希望可以伸直,但最終沒有作用。之後又去找了之前的隊醫進行治療,但沒有任何好轉。

……

壞情緒的背後,自然一定有一個事實,而這個事實就是不願意面對的,其實,調整好自己,積極的去面對,一下子就陽光普照了。

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做了第五次的膝關節手術,在此次手術期間,為了深入瞭解我膝關節的問題,主治醫師堅持讓我拍了核磁共振,因為體內的鋼板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一家醫院給我拍,包括這次也是以上與放射科反覆溝通的情況下才順利拍照檢查。就是使第五次手術有了“質”的飛躍,因為核磁可以讓關節內的病灶更加清晰,也是可以手術順利的基礎。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手術很成功,麻醉過後就驚喜地發現自己膝關節完全恢復了正常角度。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春天,興奮到爆!

前半生中的五次手術

回想起這幾次手術,我有幾點體會,想跟患友們聊聊:

1、關於觸的第五次接受手術的心理變化:自從2017年11月22日再次膝關節屈伸受限,心理很矛盾,其實很清楚可能又需要手術治療,但由於已經做過多次手術,心理還是有很大抵,希望可以保守治療。

之後便到處針灸、按摩、正骨治療,期間的疼痛也是可以想象的。由於傷後只拍了X光片,到處託人找關係也沒有拍成核磁共振(胳膊裡有金屬,沒有醫院給拍),最終不能完全確診。治療方法也是各種各樣,當聽到有的醫生建議置換關節,更是對此充滿了恐懼和挫敗感。

通過與主治醫生的溝通,慢慢了解關節清理手術可能是我這種情況現階段最佳的解決辦法(因為我還不到40歲,一般60歲以上才考慮置換呢),不光可以迅速解決屈伸問題,還可以治療其他潛在的膝關節問題,沒有必要在這個歲數就置換關節。一定要與醫生好好溝通,把醫生當成可以依靠的力量,最終醫生細緻的分析和講解讓我決定手術治療。

2、關於做核磁共振,坦白講,確實給我急壞了,既然決定手術治療還是希望通過手術解決所有問題。最終還是在主治醫生自己親自擔保下,放射科醫生才“勇敢地”給我做了核磁共振檢查,這個檢查也是手術順利完成的保障。這也讓我不禁感慨,之前那麼多次手術我都錯過了最關鍵的一項檢查。

3、手術過程中我可以清晰的聽到醫生和助手的對話,比如,這個軟骨是屈伸受限原因;這個骨刺、骨贅要去掉;這個囊腫是疼痛原因,這個要鬆弛關節等等一系列專業用語,以及各種手術環節,當時就聯想到了手術前的各種疼痛和不適,對醫生充滿了感激之情的同時,也給自己增加的堅信手術會非常成功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