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時評丨學習馬克思 爭做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時評丨學習馬克思 爭做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刻、內容豐富的重要講話,深刻緬懷了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重溫了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思想,並指明瞭新時代應該如何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時代青年肩負新的使命,應主動向馬克思學習、儘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薰陶、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爭做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新時代青年要向馬克思學習,樹立遠大青春理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偉人的事蹟更可以激勵人的健康成長。中學時代的馬克思才華橫溢、成績優秀、志存高遠,有著明確的人生目標。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就把“為人類幸福而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夢想,在他的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就曾寫下:“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撒下熱淚”。在讀大學期間,馬克思就十分關注當時的社會現狀和政治狀態,認識到了德國封建專制統治對德國的危害,對此他在畢業論文中寫道:“不畏神威,不畏閃電,也不怕天空的驚雷……”,表達了他要積極地投身到無產階級革命的鬥爭中去,反抗普魯士封建專制統治的決心。回顧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青年與歷史發展、時代命運是緊密相聯的,是推動歷史和時代前進的動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時馬克思年僅30歲;中國“五四”運動的主力軍正是年輕的大學生、工人;習近平作為知青到梁家河插隊時,年僅15歲,還是迷惘、彷徨的,到22歲他離開時,已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充滿自信。今天,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非常需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要深刻理解馬克思的崇高理想,在職業中奉獻青春、奉獻智慧、奉獻社會,在職業中成就自我、實現社會價值,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新時代青年要自覺深入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做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繼承者、堅定信仰者和追隨者。中國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恩格斯也指出:“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青年人天然充滿著勇氣與激情,若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人生便容易迷失方向。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人要把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新時代青年要避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知半解,激發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愛好,認真系統研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青年提供了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認識人本身的基本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幫助青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夯實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而構建科學的思維方式,將科學的思想理論與社會具體實踐相結合,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轉化成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使自己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能夠以科學的方法論指導人生,有利於塑造更崇高、更遠大和更美麗的人生。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近馬克思、走進馬克思主義,才能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陣地不動搖,才能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時代青年要積極投身實踐,學以致用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曾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他還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他還強調,“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新時代青年已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更好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在新時代下推進馬克思主義不斷髮展。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新時代的青年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就是向馬克思學習,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過硬的素質能力,同全國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閃耀出更璀璨的真理光芒!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523/1001633.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朱洪良 單位: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email protected],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