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寫道這一日乃是寶玉的生日,眾人在掌燈之後齊聚怡紅院為寶玉祝壽。晴雯拿了一個竹雕的籤筒來,裡面裝著像牙花名籤子,大家抽花籤助興。先是寶釵將筒搖了一搖,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見簽上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豔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又注著:“在席共賀一杯,此為群芳之冠,隨意命人,不拘詩詞雅謔,道一則以侑酒。”眾人看了,都笑說:“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說著,大家共賀了一杯。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寶釵之後輪到探春,探春笑道:“我還不知得個什麼呢。”伸手掣了一根出來,自己一瞧,便擲在地下,紅了臉,笑道:“這東西不好,不該行這令。這原是外頭男人們行的令,許多混話在上頭。”

眾人不解,襲人等忙拾了起來,眾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

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說是什麼呢。這籤原是閨閣中取戲的,除了這兩三根有這話的,並無雜話,這有何妨。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說著,大家來敬。探春那裡肯飲,卻被史湘雲,香菱,李紈等三四個人強死強活灌了下去。探春只命蠲了這個,再行別的,眾人斷不肯依。湘雲拿著他的手強擲了個十九點出來,便該李氏掣。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這一次抽花籤,各人所抽的籤關乎命運,兼說性格。梁歸智《石頭記探佚》認定探春抽籤後,眾人說她“我們家已有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是一句要兌現的笑話,曹雪芹的原意就是要賈探春做一個海外王妃。

探春抽到的是瑤池仙品的杏花,一看這籤,探春就羞紅了臉,直讓“蠲了這個,再行別的”,因為那上面寫著““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可她到底是被眾人灌了一杯酒,又強拿著手擲了骰子。看她這一簽的過程,全是自己不願受人強迫。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寶玉遊太虛幻境一回,明確指出了包含探春在內的“金陵十二釵”都是入了“薄命司”的。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關於探春的畫冊是“海邊大船上一個美人掩面哭泣”。判詞《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請注意第一句話:一番風雨路三千。由此可得出一條信息:探春遠嫁之地,遠離京城,有三千里之遙,甚至更遠,因此她的出嫁,對賈府對她個人來說,都不能算是喜事,而是骨肉分離,從此天各一方的生離死別。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探春雖然“得貴婿”,奈何從此和父母家人天各一方,這其中的悲苦除了大姐元春,又有誰能體會?想當年,元春封了貴妃,回家省親,在外人看來是多麼的風光無限啊!可是,元春面對家人的反應是什麼呢?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元春只是入了宮,家人也在都中,尚且見上一面都難,何況探春是遠嫁到三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

探春既得“貴婿”,為何還入“薄命司”?元春一句話揭露了答案!

探春抽到的花簽上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日邊紅杏謂之高,海邊大船謂之遠。後來探春被迫遠嫁,雖然身份高貴卻與家鄉相隔萬里,就像元春當日對父親賈政說的 :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