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熱乾麵”生病“驢火”來支援

“武漢的熱乾麵也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近日,一封武漢江岸方艙醫院患者的感謝信在網上刷屏。原來,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婷婷是第一批住進江岸方艙醫院的患者,在河北醫療隊隊員們的精心醫治下,2月27日,婷婷順利出院了。離別前,婷婷專門寫了一封信,向其中一個隊員“表白”。此後,關於“熱乾麵”和“驢肉火燒”的故事在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不斷出現。

連線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 |“熱乾麵”生病“驢火”來支援

△2月27日,潘劍和孫樂給病人做完檢查後突然餓了,想起家鄉的驢火,於是開始“創作”。圖為孫樂

趙培:生日那天剃了個光頭

“親愛的培:望眼欲穿的我終於等到了出院通知,很高興來到方艙醫院認識了來自保定的你,一來就被你撩到了,本來剛來的時候很焦慮,後來看到你們醫護人員這麼大老遠支援我們,還給我們打氣,加油,鼓勵我們,焦慮的心情緩和了不少。保定的護士小姐姐都這麼人美心善嗎?好吧,武漢的熱乾麵也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說好了,我們一定要約在武大的櫻花樹下合影留念,也看看防護服裡面漂亮的你!祝平安!”

收到婷婷的信的時候,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醫療隊隊員、保定市徐水區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部護士長趙培剛剛帶領大家跳完廣場舞,看到婷婷真摯的話語,瞬間紅了眼眶,這是趙培來武漢後第二次被觸動。上次是來到方艙的第一天,她剪掉長髮,剃了光頭。“其實,那天是我37歲的生日。看到自己光光的腦袋,我對自己說,其實這樣也挺好看,就當是送給自己37週歲的特殊禮物。”

而這一次她是為出院的婷婷高興,是對那個櫻花下約定的期許。“我眼中的方艙,更像一個臨時的特殊大家庭,彼此關愛,鼓勁加油,我們共同盼望著回家的那一天。”趙培說。

而婷婷在信裡說的那些感動的瞬間,在趙培看來,就是自己對親人的關懷,“在方艙醫院,我們除了日常的護理工作之外,還負責給患者打飯、分飯、倒垃圾,為了緩解大家心情,我還學會了跳廣場舞,當領舞者。我最享受的時刻就是把全國人民捐贈的紅紅的蘋果發到每一位患者手中,併發自內心地附上一句‘一定要平平安安’”。

回想起2月19日出發前,父母的不捨和心疼,趙培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熱乾麵”生病,“驢火”來支援,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

潘劍:從抗擊非典到抗擊新冠肺炎

連線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 |“熱乾麵”生病“驢火”來支援

△潘劍和孫樂給病人做完檢查後突然想起家鄉的驢火。圖為潘劍

“我很多同學都在武漢支援,私下我們經常交流,我也很想去和他們並肩戰鬥,現在終於夢想成真了!”出發前,河北支援湖北第九批醫療隊隊員、保定市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主管技師潘劍說,到武漢去,到一線去,是在疫情之初他就做好的決定。已經做足了準備。意料之中的是一定會很辛苦,因為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複查胸部CT,所以面臨的工作量,會是確診病例數的幾倍。

潘劍意料之外的是,在武漢,他因為一條“當保定驢肉火燒遇到了武漢熱乾麵”的消息火了。在這則消息中,一名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防護服上寫了“驢肉火燒”幾個字,而他的同事在防護服上寫著“支援熱乾麵”等字樣。

這條消息發出後,有網友評論,“看得熱淚盈眶”。而第一件防護服的主人,正是潘劍。在到達武漢後,他一直工作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這兩件“驢肉火燒”和“支援熱乾麵”的防護服“創作”於2月27日晚給病人做完檢查後。

“在方艙醫院內工作的醫護人員,防護服需要一班一換。我和同事孫樂,給病人做完檢查七點多了。忙了半天也餓了,突然想起家鄉的驢火來了。我倆就寫上了。”潘劍說。

其實,和別的護士不一樣,潘劍所在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九批醫療隊是國家派遣的唯一一批以醫學影像技師組成的醫療隊,CT技師面臨的是病毒與射線兩個敵人。

潘劍的母親是一名退休醫生,臨行前,他沒有來得及和父母當面告別,只是在火車上給父母打了個電話。“雖然擔心,但是他們都很支持我。”潘劍說,其實,非典時,他就已經參與了“戰疫”,負責發熱病人的胸片篩查,這一次,他只是作為一個老兵,走到了最前線。

馬建鋒:一小時寫出“驢肉火燒遇到熱乾麵”

“你是武漢熱乾麵,我是保定驢肉火燒,你不是全席宴裡的貴賓客,我不是美食府裡的尋常友,你在街頭叫賣,我在巷尾吆喝。”河北支援湖北第七批醫療隊隊員、保定市第一醫院馬建鋒看到了身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同事潘劍在微信群裡發佈的照片,照片上的兩件防護服上,分別寫有“驢肉火燒”和“熱乾麵”。這讓馬建鋒瞬間來了靈感。一小時後,一首《當保定驢肉火燒遇到了武漢熱乾麵》的小詩一揮而就。

其實,這並非馬建鋒的第一次遠行。3年前的冬天,他曾經遠赴新疆支援,在那裡度過了一年半的時光。但支援湖北不同於支援新疆,“我並不是呼吸科專業出身,但這次疫情患者病情複雜,存在多學科交叉,需要綜合專業救治,泌尿外科承擔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更多呼吸科知識都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馬建鋒說,雖然醫學是相通的,學科之間並非天塹,但對於自己這個已在泌尿科工作近20年的醫生來說,仍然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為此,馬建鋒不得不在工作之餘,通過自我學習,掌握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現、診斷要點等重要內容。“每天下班後,在酒店都會和同事們討論關於新冠肺炎的一些知識,讓自己能儘快瞭解更多內容。”

馬建鋒所在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七批醫療隊在到達武漢後,一直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支援,收治的多為新冠肺炎的中重度病人。“有很多是從方艙醫院轉上來的,患者情緒很焦慮。包括我們初到武漢,經常對自己身體的任何蛛絲馬跡的反應都高度警覺,反覆洗手,消毒,甚至戴口罩才能平靜睡覺。”馬建鋒說,因為重症比較多,在長長的醫院走廊裡,總籠罩著一股肅殺之氣。“看著大家緊張忙碌的樣子,我總想幹點什麼,來調節一下氣氛。”

但每天的忙碌讓馬建鋒沒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其他內容。直到2月27日,他看到了身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同事潘劍在微信群裡發佈的照片。“我覺得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都需要一些鼓勵,讓我們看到希望,就像我在小詩裡寫的:武漢熱乾麵你好,保定驢火——我來了。希望此生你不再孤單,我願竭盡付出與你常相伴。”

這幾天,馬建鋒和遠在新疆的朋友完成了一首抗疫歌曲《加油!心連心》。他希望,這首歌能給每位疫情中的武漢人帶來更多光亮。

(燕都融媒體記者 楊佳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