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遊記真假悟空?

只圍觀不講話


其實哪有什麼六耳獼猴,真真正正的孫悟空只有他一個,他就是孫悟空,六耳獼猴不過是他的心魔而已。孫悟空實際上在他打死了六耳獼猴之後,他便已經成佛了,因為佛就是要斬掉自己的心魔,只要斬掉了自己的心魔,那你就成了佛,這也就是為什麼佛祖能夠在菩提樹下成佛的原因,因為他在菩提樹下成佛,斬了自己的心魔,所以說他成了佛。

而且在後面,唐僧等人前往靈山的時候,也表現出了這一點。很多人之所以說孫悟空已經被殺死了,是因為的西遊記的後面,孫悟空並沒有與唐僧之間發生矛盾,與前面隔三差五與唐僧發生矛盾,和前面的孫悟空極其不相似,但實際上我認為可以這樣看,因為當時孫悟空已經成佛了,對於他而言,他已經看穿了這一切,看穿之後他就自然不會再與唐僧爭論什麼。





一隻哈趴狗


論西遊記真假悟空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西遊記是一個神話故事,神話故事是虛無縹緲的,是我們幻想出來的,既然是幻想出來的,那不管是什麼事物,都是可以合理的自圓其說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爭論他的真假,到底有沒有假悟空。

既然原著說了,有混世四猴,分別是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在虛幻的世界裡這種猴子,那就有唄,存在即有道理,我們何必非要說他是孫悟空本身呢?


劇茶茶


其實呢,這一回中根本就沒有妖怪,那個所謂的六耳獼猴並不存在。從頭到尾都是孫悟空一個人搗的鬼!大家看西遊記把大腦都看的僵化了,總以為孫悟空是捉妖怪的,卻怎麼都想不到:孫悟空也會冒充妖怪,把唐僧這個潑禿領導暴打一頓以瀉私憤吧!

孫悟空在這件事的起先,他是個受害者,而結果,卻變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孫悟空是第一嫌疑人。我們再來重新看這一幕:

一、起因

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強盜,唐僧唸經超度強盜的亡靈:拜惟好漢,我以好話,爾等不聽,卻遭行者,棍下傷身。你到森羅殿下興詞,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八戒笑道:“師-父推了乾淨,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又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

孫悟空道:“師-父,你老人家忒沒情義。雖是我動手打,卻也只是為你。你不往西天取經,我不與你做徒弟,怎麼會來這裡打殺人!”然後罵道:“觸惱了我的性子,將你打死了,盡你到那裡去告,我老孫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

這絕對是在恐嚇唐僧,把老子惹火了,連你也打死,你去告吧!

三藏見他說出這般惡話,心驚肉跳道:“徒弟呀,你怎麼就認真起來?”

晚上,在老楊家借宿,老楊的兒子是強盜一夥,孫悟空又打死了二三十個強盜,還把老楊兒子的頭割下來,擰給唐僧看。

唐僧大驚,念起,把個行者勒得耳紅面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翻筋斗,豎蜻蜓,疼痛難禁。把大聖咒倒在地,箍兒陷在肉裡有一寸來深淺。並威脅道:“快走!遲了些兒,我又念真言,這番決不住口,把你腦漿都勒出來哩!”

這是唐僧第三次趕孫悟空滾蛋。西天路走了一大半了,眼看就要出成果了,他要他滾蛋!

大聖疼痛難忍,忽然省悟道:“這和尚負了我心。”

於是,孫悟空發怒了,終於撕破臉皮反了目:你這潑禿!沒了俺老孫,連口水都沒得喝,還這般刁難俺,不給點顏色看看,你就不知道俺老孫的狠氣!我管你是哪個!一棒子將唐僧打暈在地,揚長而去。丟下了這樣一句話:“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

二、經過

沙僧來找他算帳,他說沒有,絕對沒有的事,俺老孫怎會幹這樣的缺德事呢,你若不信,菩薩可以作證嘛,我這幾天一直都在這兒。

沙僧當然不信,因為你會架筋斗雲,又會分身法。於是,菩薩叫沙僧與悟空同去見個真假。結果,沙僧看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孫悟空,長相、聲音、本領都是一樣的。這些條件是妖怪有可能具備的,可是,最重要的證據金箍棒、緊箍咒也是一樣的,而這兩個條件是妖怪不可能具備的。這就說明根本沒有假的,這明擺著是孫悟空使的分身法嘛!

孫悟空上天庭借照妖鏡,鑑定結果:兩個都是真的。玉帝當然辨不出哪個假。“這大聖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就說明他正在暗自得意:嘿嘿!你們誰都想不到吧!

到閻羅殿去查,諦聽是知道真-相的,卻不敢當面說破,否則,孫悟空不打死他才怪,發起惡來,把閻羅殿都拆了!

孫悟空走到哪兒都問的理直氣壯:“你們看我兩個誰是假的!”都辨不出,因為根本沒有假的。他的目的就是要鬧得讓天、地、神、人、鬼盡知,不是俺老孫打的你這潑禿,而是你這潑禿缺了俺老孫就會碰到妖怪。

三、結果

最後鬧到雷音寺,孫悟空與如來佛說的話,和在前面別處說的是有區別的,他先說這一路上我這般辛苦,不知費了多少精神,師-父卻把我趕出來。現在,請佛祖與弟-子辨明邪正,我才好保唐僧過來把佛經取回東土,幫你永傳大教。

注意:他說的是辨明邪正,不是辨明真假,而在前面別處他都是說的辨個真假。這個區別是相當大的,真假,是指兩個人誰真誰假,邪正,是問我的行為對不對,請如來公斷。

孫悟空這點分身術的小把戲,又豈能瞞得過如來佛?!在他還沒來之前,如來佛就已經對大眾說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鬥來。”你們這些人呀,一心要看他誰真誰假,又豈能識破他的二心呢?根本就不是兩個人,是二心也,孫猴子生了二心,把老師都打了!你們卻以為是妖怪。

但是,這能說嗎?一說破,就無法收場了,這個經就徹底的取不成了!如來的計劃就破產了!所以,大局為重,如來佛也不能說破,不但不能說,反而還要很默契地配合他假戲真做!所以如來才杜撰出一個誰也沒聽說、沒見過、根本就不存在的六耳獼猴來。

原著中這樣寫道:如來正欲道破,忽見。,如來笑道: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孫悟空沒想到如來佛會瞎扯,很是震驚,不知道如來要幹什麼,如來也沒有辨真假,而是直接嚇唬猴子:“悟空休動,待我與你擒住他。”悟空生怕被抓住把柄,急變蜂兒飛跑。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雲:“汝等休要再言,妖精未走,在我缽盂之下。”將缽盂揭起,果見一六耳獼猴。

孫大聖忍不住,將其打死。“忍不妝這三字用的好啊,悟空的心理素質到底比不上如來佛祖。佛法無邊的如來總算幫神通廣大的悟空把這個彌天大謊撒團圓了,皆大歡喜。

大聖叩頭謝道:“上告如來:那師-父若不要我,卻不又枉勞一番神思!還是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經過這一場鬧劇,孫悟空明確的被如來內定為預備佛員,這是對他敢打師-父的一種肯定,一種獎勵!唐僧呢,這個刁酸無能的潑禿領導吃了啞巴虧,白捱了一頓揍。這種人欠揍,揍他一頓,他自然就老實了





精彩激情


我的觀點: 從這一集之後,真孫悟空已經不存在這個世上了。

在說之前,先說說背景_西行取經,這關乎佛門在中土的永久大興,連玉皇大帝天庭這些本土派神仙都不敢明著反對,只敢出工不力,可見佛門大興是當時的大勢,你現在說說如來觀音這些佛門大佬對這麼重要的大興之事會是什麼態度?

肯定是容不下任何差錯呀。

四人一馬的取經團裡,每一個的背景,條件,性格無一都必須符合才行。

孫悟空不服管教,壓了五百年,它服了,可它畢竟只天生天養的猴子,骨子裡東西是改不了的,從它從五指山到這之前的數集裡已經體現出來了,短短數集,觀音出現次數是後面所有集數的總和就可看出佛門對孫悟空是考慮尤多,前一兩集的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居然還私自脫離取經團,這對佛門大佬們絕對是越線的動作,所以,很快就安排了一個同樣本事,卻乖巧聽話許多的六耳獼猴。

這裡問一句,假如你是領導,你選誰?

答案呼之欲出,這也是許多觀眾沒看懂這集的原因,因為孫悟空從這集開始,已經被六耳獼猴取代了。

至於孫悟空哪去了?想想那隻被如來掐死在六道輪迴外,身死道消的猴子吧!

現在想想,這集後的孫悟空是不是性格變了很多?再也沒了以前的那種野勁,衝勁。

西遊的故事,是不是細思恐極了呢?關注我吧,以後會講。


麥細一家子


西遊記中的真假悟空這一節,其實寫的是悟空成佛的過程。

世上本沒有六耳獼猴,六耳只是如來的一個謊言罷了,書中怎麼說六耳在如來面前同悟空爭鬥得呢。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這六耳原是悟空的一半,這悟空與六耳其實都是悟空,只不過兩者一正一邪罷了。

所以這二心爭鬥而來,其實只是一個孫悟空,一個是正心誠意的悟空,一個是六賊矇蔽的頑空。而後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就說明孫悟空真正去除了六賊,修成了正果。孫悟空已經得道成佛了。

那為何如來要說六耳獼猴呢?

這就與菩提祖師有關了。

話說菩提三更傳法,原文便有這一段


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


這一段同六耳獼猴聯繫起來就解釋了一個真相,如來其實就是菩提,如來借六耳獼猴一事,告訴了孫悟空,其實自己就是菩提祖師的真相。


夢落遊戲說


網傳在真假美猴王中,如來出手拿了真悟空,真悟空還被打死了,活下來的是六耳獼猴,之後就由六耳獼猴假扮孫悟空來繼續取經,但是聯繫之後的情節,便可知此言不真,純屬臆想。首先是如意金箍棒,這棒子原是定海神針,放在龍宮多年也無人能用,唯有孫悟空與之有緣,一見面就能讓其任意變大變小,難不成這真悟空死了,如意金箍棒就能讓這六耳獼猴繼承了?恐怕沒那麼便宜的事兒,但後面的章節仍然有金箍棒大放異彩,可見是真悟空活著。其次便是觀音給的三根救命毫毛,這毫毛在收服白龍馬之時觀音菩薩便已放孫悟空頭上,唯一一次使用救命毫毛就是在被獅駝山魔王收進陰陽二極瓶時,孫悟空無計可施,總算用此毫毛鑽通了瓶子,逃了性命。在獅駝山時自然是在真假美猴王之後的事情,這毫毛仍然在猴子頭上,而且派了大用處,可見他依舊是那個真悟空。最後就是慈悲心了,從真假美猴王這一節來看,這六耳確實神通廣大,可是性格一如當初那鬧天宮時的孫悟空,無法無天,暴力野蠻,而孫悟空經過如來鎮壓,觀音點化,以及保護唐三藏的種種磨難,性格已經大有變化,與做妖王時相比,多了一點慈悲與柔和。之後的朱紫國醫治國王救回王后,比丘國救走嬰兒,還有獅駝嶺時猴子以為唐三藏已經被大鵬吃掉,去西天極樂大哭悲啼。。。這些事情哪裡是那個為了搶行李就打暈唐僧的六耳妖猴會做的?種種細節都證明了死的那個的的確確是六耳妖猴,活下來的真真實實是那個菩提祖師教出來的孫悟空!



歡樂趣聞



按原著說只有如來和諦聽,如果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南海觀音和地藏王菩薩也是知道,他們為什麼說不知道呢?

南海觀音和地藏王都是如來手下,突然冒出兩個孫悟空,他們明白一定是如來安排的,可是揣摸不出如來的用意,不敢輕意說出真假,故事讓領導來解決問題,這是做部下的處事藝術。

暗中保護唐僧的還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同時也監視孫悟空的一舉一動,他們也應該知道真假。


學知行


《西遊記》真假悟空這段故事的開頭第五十六回是《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本篇承接上篇色邪蠍子精之難,開篇有“詩曰:靈臺無物謂之清,寂寂全無一念生。猿馬牢收休放蕩,精神謹慎莫崢嶸。除六賊,悟三乘,萬緣都罷自分明。色邪永滅超真界,坐享西方極樂城。” 篇末有“心有兇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 再看這個故事的結尾第五十八回的回目——《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那什麼是“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呢?

“一體”是指唐僧,“寂滅”是指成正果。“心猿” 悟空是唐僧的“道心”,“六耳獼猴”是指人心,“六耳”即六根,也是喜、怒、哀、樂、惡、欲之六識,所以第五十八回題目叫《二心擾亂大乾坤》。 正文中如來說:“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還有“人有二心生災禍……”等統統都是指真假兩悟空,也就是二心而已!那“獼”呢?事實上“獼”就是迷,六耳獼猴可以直接理解成因為之前的情節師徒不和,嫌隙驟增,唐僧被六根迷心。這一段故事是說唐僧道心不定,人心往復, 趕走悟空道心遠離。但是修行要知曉人心是為後天之識神,道心為先天之元神,要道心常存,人心永滅,也就是《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個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從頭到尾也就是說人已不合,則錯亂五行,識神起而真性味;彼我共濟,則祛除六識,元神歸而大丹成。也即在《西遊記》第五十八回篇末作者的總結:中道分離亂五行,降妖聚會合元明。神歸心舍禪方定,六識祛降丹自成。 這也照應了第五十六回的開篇詩。


紫方軒


其實壓根就沒有真假孫悟空,都是孫悟空自己的把戲罷了!


讀過好多文章,有的說真的孫悟空被打死了,後來的孫悟空實際上是六耳獼猴,這樣如來可以控制“孫悟空”。這真的是太扯淡了,首先吳承恩先生寫《西遊記》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孫悟空,一代文學巨匠,怎會將孫悟空寫死!其次,以孫悟空的能力,根本就打不過如來,更何況頭上有緊箍咒的孫悟空,如來沒有必要找個替身替換真身,因為一切盡在掌握,何必多此一舉呢?


那麼,孫悟空為什麼要演著一出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對唐僧太多失望了,對唐僧的優柔寡斷、無情無義而傷心,更主要的是悟空想自己去取經,自己成佛,最終打了唐僧一棍,回花果山去了,最終自導自演了這出“真假美猴王”的鬧劇,但是從文章可以發現,有三個人,是沒能騙過的,這三個人就是如來、觀音和諦聽!


諦聽其實聽出來假美猴王其實是孫悟空自己變得,但是自己又做不了主,因此把責任推到了領導身上,最終還是如來有辦法,知道悟空只是鬧點小情緒,因此找來悟空,專門許諾:“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意思是你乖乖的聽話,我保證你也能成佛。就此,一場鬧劇被平息!


linux每日談


其實都是悟空,沒有真假之說,是悟空另一個想法被具體化,玉皇大帝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還不想與釋迦摩尼挑破,像上次大鬧天宮一樣,讓如來解決自家人,如來點了一下悟空,說他是六耳獼猴,六耳獼猴也就當初菩提老祖跟悟空提過,讓悟空知道誰是他的直接領導人,從此之後悟空是最想完成任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