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這個題目其實是在知乎上看到的,但是一下子就在編輯部引發了熱議。這個問題簡單又深刻,作為汽車編輯的我們,很多時候,在買車前也和小白一樣,對一些問題沒有切身體會,買完車後就不一樣了。本文分享下編輯部四位老司機的經歷。

@車輪哥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1.買了車後,發現在國內,後排並不是最安全的乘車位置。有很多文章提到,一輛車的後排比前排安全,但這是有條件的——只有系安全帶的情況下,才安全,否則到出事故,不僅後排乘客衝向前撞死自己,還會壓死前排的乘客。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我本人經常做順風車,載過男男女女無數乘客,發現他們大部分人坐上後排就不再系安全帶了,怎麼勸都聽不進去。倒不如讓他們坐前排,然後警告之:“前排不繫安全帶,會被攝像頭拍的哦”,此時他們一般不會拒絕系安全帶。

2.買了車後,發現開車門是一項人人必學的技能,在中國,很多人不會開車門!那麼,怎麼開才正確?必須要身子反扭朝向側窗,用離車門最遠的那個手臂摳門內拉手,而離車門最近的手臂負責推開車門。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注意到從車旁擦身而過的送外賣電驢、自行車,你才能迅速做出迴避反應。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有次做順風車拉一名乘客,本來一路上聊得挺high,心情挺好,最後把她送到目的地後,乘客不觀察一下四周就推開車門,差點把從身邊飛過的外賣小哥撞倒,對方罵了一句“傻*!”而我沒理由回罵小哥,因為確實是我們的錯,只能下次注意。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3.買了車後,發現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玩,如果油表亮燈了,一定優先找加油站,別想當然。有一次我去江西瑤裡古鎮玩,經過一座大山,我們在盤山路飆車玩得很high,最後亮油燈了。還有5小格的油量。我思想著前面50公里內應該有加油站吧。結果開了80公里還沒看到加油站,不禁心裡有點緊張了,因此拿手機搜了一下最近的加油站,還有5公里距離,心裡的石頭落地了,然而這個加油站卻是塵封已久的,不能加油,而下一個加油站居然還有35公里!OMG,這下可慌了。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因為油表指針已經到底,保守估計只能再開20公里。而這大山溝溝裡沒人沒車,不可能有人捐出汽油,而且手機信號很差,估計很難叫救援,所以我都做好在山裡露宿、等待援兵的準備了。但我還是不斷禱告,湊湊運氣,因此把車內一切電子設備關掉,在盤山道上幾乎不踩油門和剎車,完全靠下坡提速,上坡減速。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最終,我的車終於堅持到那個加油站,而且真的能加油,謝天謝地,從此對法系車刮目相看。所以,不要想當然,祖國還沒發達到無論到哪裡,方圓100公里內都有加油站,要提前做準備。

4.買了車後,發現方向盤能前後調節非常重要。以前我認為,一輛車只要有方向盤就可以了,調不調關係都不大。但後來發現,很多車是隻能上下調而不能前後拉伸,導致的結果是你蜷著腿開車,跑長途特別累。如果你想伸展開腿,手臂就不能和方向盤形成一個安全的夾角,只能手直直地打方向,非常危險。所以,不要買方向盤只有兩向調節的車。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5.買了車後,發現洗車絕不能馬馬虎虎。以前覺得洗車隨便去哪一家洗都行,但後來發現很多洗車店用洗衣粉調的水,洗幾次車漆就失去光澤。必須要去那些用中性洗車液的店,否則車漆變暗了你會很後悔。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6.買了車後,發現同樣是超一線大城市的北京和上海,上海的停車費比北京高多了。在上海中心地段,很多停車位是20元/小時以上,而北京還是5-10元/小時。

@猩猩寶寶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1.買了車後,發現車險沒那麼便宜。二十來萬的車,第一年的車險居然要9k,而且看了半天似乎哪個險種都去不掉,折算下來一個月也得將近1k塊,都快趕上油錢了。

2、買了車後,發現車位很重要!車位很重要!車位很重要!家裡住在老小區,所以車位相當有限,家裡租了兩車位但是有三臺車,所以每次哪臺車第一個回來就得先去佔外面的位置,留下自家車位給後來的人。然後每次出門都要想一下開哪臺車,如果把停在外面的車開走了回來會不會沒位置,要不要把停在車位裡的車開出來佔住那個車位…………所以不差錢的話,幾臺車就老老實實準備幾個車位吧,當然如果你家住上海北京的除外。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3、買了車後,發現停車費真的不算錢。自己家住的城市規模小,但停車費也不便宜,雖然市區裡城北打車到城南也就二十多三十塊,出門也毅然決然會選擇開車,即使停車費可能會超過打車的費用。因為那種我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我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的感覺,我下一站準備去哪就能去哪的感覺。

4.買了車後,你絕不會為防爆胎這種東西點贊

。第一防爆胎的舒適性會受影響;第二成本比非防爆貴出太多;第三跑長途的話會讓人很沒信心。

5.買了車後,發現並不是所有加油站的油價都是統一的,個別加油站經常會有幾毛錢的優惠。另外在搞活動的時候充值,有的加油站會有額外的禮品贈送。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6.騎電瓶車不開燈的一定是沒開過車的。開過車的人都會知道,坐在車內時的視角其實遠沒有路人想象的那麼好。一個是盲區特別多,不但包括ABC三柱的盲區,還有引擎蓋等等,所以路上很多較低的路障什麼的,一定是沒開過車的人設計的。而另一個就是夜晚或者雨天的視線,要比行人最起碼差出幾個級別。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電動車不開燈的話真心是很難被發現的。所以有時候讓你開燈並不是為了照路,而是讓別人能及時發現你。

@吉姆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1.買車前會在乎油耗,開車後發現盲目追求省油只會讓開車過程更憋屈,所以該全油門就全油門,跟大口吃肉一個道理。

2.什麼胎壓監測、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後期自己裝不要太便宜,也不存在什麼安全隱患,原廠自帶的實時胎壓監測合資車20w以下是很少見的,真自己在買回來的乞丐版上裝的話500元搞定,用了半年挺好用的。所以要是想自己DIY一些配置,在動力得到保證後,入門車型是相對比較推薦的。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3、雖然本人開過的車不少,自認為駕駛技術也不算差,但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輸給了一個想插我隊的朋友,十幾回合我一路槓著沒讓,因為不想讓他插我隊,一下分神追尾前面的貨車。這件事後我明白了個道理,沒有所謂的老司機,只是吃過的虧還不夠多。

4、開車的時候路人是傻*,過馬路都不看路況。走路的時候,開車的是傻*,都不會禮讓行人。恩,有車後我發現我真賤。

@砍柴工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1、說點暖心的,有了車之後才發現,可以不用讓媳婦在風雨交加的晚上,站在馬路邊等公交車了;有了車之後,回家到樓下可以坐在車裡呆上一陣子,抽支菸或者打一把遊戲,車的兩頭,一頭是柴米油鹽,一頭是功名利祿,偶爾在中間躲一躲也挺好。

有哪些事,是你買車後才發現的?

2、有了車之後,無論多晚下班後,走出辦公室按一下解鎖鍵,車燈閃爍的那一刻,感覺有位老朋友一直在默默等待著你回家。

3、有了車之後才發現,剛買時候覺得哪哪都好,但沒過一兩年,居然有點嫌棄了,比如動力不夠強,操控不夠好、燈光不夠亮、配置不夠高。等到賣掉換新車時居然又有些捨不得,畢竟它也曾陪你走南闖北仗劍走天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