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美即面膜衰落有感:商業時代你敗的不是對手,也不是時代而是自己

2017年年末,零售行業巨頭——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被阿里巴巴190億併購,不到3個月的時間,6個高層包括創始人黃瑞明均已離職,大潤發易主。大潤發是半路出家做零售的,黃瑞明從門外漢,一手建立了零售行業巨頭大潤發,創造了19年不關一家店的奇蹟。

美即面膜衰落有感:商業時代你敗的不是對手,也不是時代而是自己

大潤發創始人離職時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確實是這樣,大潤發在零售行業是一個號稱19年不關一家店的傳奇商場。在商場這個領域裡,沒有任何人能打敗它,包括沃爾瑪/家樂福,但是很可惜他敗給了這個時代,被阿里巴巴收購,高層集體走人。

2018年6月,面膜界的巨頭“美即”面膜的停產也終結了他的王者時代,這幾年面膜行業可謂風起雲湧,各個面膜品牌的產品迭代更新的速度快到讓人應接不暇,某面膜一個系列還來不及種草囤貨,新的系列就已經上市。雖然現在市面上湧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一葉子”、“雨潤”、“御泥坊”等等,但是美即面膜在80、90後的姑娘們青春歲月裡仍是有不可替代的面膜地位,可以自豪的說學生時代真的是敷著美即面膜度過的。

6月8日,界面新聞獨家消息,美即位於廣州南沙的工廠已經停止生產,生產設備從今年五月起就在陸續遷移至歐萊雅蘇州尚美工廠,遷徙預計年底完成。曾經的面膜界巨頭,猝不及防的轟然倒下。

這是一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如果說當年企業的新陳代謝,是按一種線性的速度進行;那麼現在企業的新陳代謝,已經是一種指數級的狂飆突進。

一、曾經的面膜巨頭“美即面膜”的前世今生。

如果不是深入瞭解美即面膜的相關背景知識,我一直還以為它是一個國外或者港臺的舶來品,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學生時代美妝節目盛行的時候,臺灣的什麼託尼老師給模特化妝的時候總是會拿出美即面膜,然後講它的補水效果“duangduangduang",皮膚白皙的人用了它更加水潤,皮膚暗沉的人用了它透白無暇,還有屈臣氏的小姐姐也更是極力推薦。

美即面膜是個實打實的大陸品牌,從輝煌到落幕整整經歷了十五年。

美即面膜衰落有感:商業時代你敗的不是對手,也不是時代而是自己

提到美即,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佘雨原。佘雨原在畢業後就加入了可採,一個1997年創立於成都的面膜品牌,主打中草藥概念。期間,佘雨原把可採送上了屈臣氏的貨架,這對任何本土化妝品牌來說都是個不小的突破。但2002年,可採突然宣佈,結束代理合作關係。

佘雨原的銷售團隊一夜間出局,面臨無貨可賣的局面。終於,佘雨原南下廣東,2003年創立“美即”,重回面膜老本行。這是一個面膜界“加多寶與王老吉”的故事,更是一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故事。

至此,“美即”面膜誕生。玉蘭油、蘭寇等國際品牌牢牢把握中高端市場,美即只賣面膜,單品類也難以支撐商場百貨高昂的成本。就在這種四面環敵的情況下,佘雨原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構想,硬是憑一己之力殺出了重圍:做單片面膜!

這個構想在當時可謂是天才式的嘗試。在當時“面膜為高端品”的理念之下,美即創造性地提出了“平價面膜+單片銷售”的理念,開創了全新的面膜銷售模式,將面膜拆分為單片銷售,不論功效、成分、包裝,統一價格,讓顧客隨意搭配組合,使面膜變身為充滿時尚的美容快消產品。

可以說,這一理念直接導致了日後中國面膜市場的鉅變!

2005年,在屈臣氏國道貨架的斷頭處,陳列出一面牆的美即。事實上,當美即入駐屈臣氏時,冒著很大的風險。屈臣氏門店數量只有50家左右,且銷售扣點高、賬期短,更重要的是屈臣氏實行末位淘汰制,美即競爭激烈。

但事實證明,美即的放手一搏,賭成功了!2007年,美即成為屈臣氏面膜品類銷量第一品牌,佔據美即銷售額的70%以上。2009年,美即面膜逐步佔領面膜市場的15%左右,一躍登上面膜老大的位置,並連續蟬聯5年桂冠。

2010年,美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2012年,美即品牌達到歷史巔峰時期,佔據面膜市場份額的26.4%,年銷售10億,成為面膜行業裡實至名歸的王牌。

連國際巨頭歐萊雅都送來青睞,提出收購要約,最終以51.5億元迎娶美即,上演了一出強強聯手的好戲。2014年4月9日,歐萊雅收購美即收官,美即控股在港交所退市。

被歐萊雅收購後的美即迅速從巔峰跌落,被收購後的下半年,淨利潤下滑80%。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美即面膜在2016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億元。2016年的年銷售回款不到2億元,比它在業績巔峰期2012年的13.53億元回款額足足跌去了90%!這也才過去了4年而已。

二、是什麼讓面膜巨頭走向衰落!

歐萊雅收購美即面膜之後,成立面膜實驗室、重建新型工場、提出面膜哲學概念進行營銷,加上拓寬銷售渠道,尤其在廣告營銷上更是想盡辦法,2016年8月,美即面膜拿下papi醬爆紅網絡後的第一支廣告。

然而一系列的努力都沒能保住面膜界大哥大的位置,美即面膜市場份額越來越少。整整十五年,中國本土一代王者,黯然落幕。2016年9月,一葉子超越美即,成為中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2017年,曾經市場份額第一的美即面膜市場排名已跌出前六名。2018年5月,北京商報消息,屈臣氏已全面停止售賣美即面膜,未來也許不會再次上架。

2018年6月8日,界面新聞獨家消息,美即面膜要徹底離開它的家鄉廣東了。

社會經濟環境越來越好了,消費者的美容觀念越來越開放了,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了,可是為什麼美即面膜的銷量卻越來越差,生意越來越難做,難道也是像“大潤發”一樣是被時代拋棄了嗎?

美即面膜衰落有感:商業時代你敗的不是對手,也不是時代而是自己

如果說真的是被時代拋棄了的話,其他的新興面膜卻銷量不斷增長,而且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是比之前任何時代的消費者都愛美的一群人。

真正導致這個面膜界巨頭衰落的有三個原因:

1、外資公司死板的管理制度成為拖累美即的第一道枷鎖!

美即某地區一級代理商的相關負責人就證實了這一看法,其表示,外資管中國企業不靈活,比如以前要搞個促銷活動申請費用只需要3天就批,但是現在半個月都批不了,走流程比較慢。

2、產品沒有跟上消費升級的趨勢!

2014年至2015年,消費者對面膜的細分價值訴求開始出現,森田、一葉子等相繼提出符合這一趨勢的玻尿酸成分、植物酵素概念等,本土各路面膜品牌紛紛崛起,新產品推出可謂眼花繚亂。然而美即卻紋絲不動,幾乎沒有產品迭代,不得不說,這幾乎就是親手葬送了美即的未來。

3、市場產品的定價混亂,利潤率低到懷疑人生!

一名經銷商表示,早在2014年至2015年時,美即的價格市場就已經相當混亂,其作為正宗代理商,當時美即工廠給的面膜價格還沒有外面批發市場串貨的價格低。當時到貨價差不多是5元/片,但當時他們串貨到批發市場的價格好像才3-4元/片。最終價格混亂傳至銷售終端,同時,利潤薄得賺不了錢,代理商紛紛退出。

三、現在的競爭是怎麼樣的呢?

就像烏鴉喝水,一隻老烏鴉經過長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了丟石子的方法,從此它就順暢的喝到了水。並且它經常被人誇讚,方法還被寫到教科書裡!然而忽然有一天,飛來了另外一群烏鴉。這群烏鴉人家根本不會銜石子,但個個嘴裡都帶著一根吸管:這叫什麼事嘛!

金庸小說裡,金輪法王練了16年的武功,被楊過一招打敗!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確,這個世界接下來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美即面膜衰落有感:商業時代你敗的不是對手,也不是時代而是自己

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更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規律!

打敗口香糖的不是木糖醇,而是微信、王者榮耀。在超市收銀臺這個消費場景,過去顧客在排隊繳費的時候無聊就往購物籃裡拿上兩盒口香糖,而今天大家都在看微信、刷朋友圈、玩王者。還有共享單車,一塊錢,隨便騎,騎到任何地方,停下,鎖車就走,不用管。這個東西一出來,黑車司機哭了。

《三體》裡有一個名詞,就是:降維打擊。一個無意中路過了人類文明的歌者文明,發現了人類,於是就像捏死一直螞蟻一樣,順手滅掉了太陽系。這就叫: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在這個跨界打劫、迅速迭代的時代,生活簡直就是十面埋伏,我們如履薄冰。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敵人在什麼時刻、從什麼方向冒出來!他甚至是你從未謀面過的陌生人,他們和你無冤無仇,卻順手牽羊的就把你給滅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