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區塊鏈+CDN,數據共享概念的應用試水

摘要: 區塊鏈本身解決的是效率問題。區塊鏈把內容打散存儲,是否能夠順利檢索數據,以怎樣的邏輯重新組裝數據,新玩法是否比原來的CDN更高效,現在還未實際落地。

鏈得得注:從最早的“流量礦石”到現在以360、網易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頭部企業。因為區塊鏈,他們都有了新的定義——“CDN+區塊鏈”概念,他們在傳統的CDN上引入以太坊智能合約、分享經濟和P2P技術,將共享CDN、分佈式存儲、CPU等資源進行商品數字化,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化。對於節點遍佈全球的CDN企業來講,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徵與CDN的特徵不謀而合。

“流量礦石”可以說是共享CDN的先驅,2013年10月Beta1.0內測,正式開啟共享CDN+閒置帶寬+數字商品交換模式,至今已經落地運行5年。在此之後,360建立雲鑽激勵體系,網易上線網易星球,百度的P2P CDN產品“百度金礦”低調上線……。

共享CDN的普遍邏輯

對於視頻等寬帶需求大的企業來講,寬帶的成本佔據總成本的45%以上。同時使用量和價格數據的不透明,使得他們迫切想提升數據的透明度及公信力。如此一來,基於區塊鏈技術收集匯聚全球節點共享者提供的閒置寬帶資源、上網設備資源兵通過交換市場流通共享CDN資產;需求方可以低於市場價格採購使用共享CDN,大大節約了成本。而基於區塊鏈的CDN模式避免數據被篡改的危險。

引人注目的“挖礦”

鏈得得App注意到,這種模式的應用基本全部落腳在個人流量上,其中最吸睛的是激勵機制的設計,即所謂的“挖礦”。這也導致各平臺的“挖礦設備”一經上線就遭到大家的瘋搶。流量礦石寶盒在蘇寧預約的第一天就有20萬人瘋搶,他們的礦石“LLT”發行總量為10億個,當已挖比例達到25%時,產出一個流量礦石難度約為50GB/個 ;當達到71%時,產出一個流量礦石難度約為1000GB/個 。需求方對共享CDN的使用量增加後會直接加快挖礦難度係數的提升。所以,最早加入到節點建設就意味著以最低成本獲取收益。

北京一位職業分析師告訴鏈得得App,區塊鏈最大的魅力還是Token。但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CDN激勵機制依舊逃不開“積分商城”的影子。以流量礦石為例,他所售賣的“流量礦石寶盒”是幫助資源分享者實現資源變現的載體,用戶通過分享獲得的礦石Token來兌換會員及其他的產品。

區塊鏈+CDN,數據共享概念的應用試水

(流量礦石寶盒的兌換模式)

市場上同類產品均有“移動硬盤”的概念,他們通過建立去中心化的數據雲存儲空間,將內容轉化為數據並分割上鍊。一方面,用戶則通過私鑰來維護自己數據的隱私性;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設置也避免了單點宕機的可能性,鏈上的節點共同維護整個區塊鏈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目前共享CDN普遍以視頻資源的共享為入口,通過Token的激勵,來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資源共享的“鏈”生態中。

前述研究員告訴鏈得得App,這種想法加上區塊鏈是不能更好地提升體驗,感覺是很渺茫的;另外,網絡安全是這類技術最不確定的因素,如何保證節點不被攻擊,如何確保貢獻寬帶的用戶信息有很好的加密和隔離,市場還處於觀望中。

巨頭攻城掠地,新模式還在監管無人區?

近年來,視頻行業、網頁遊戲、垂直門戶等的持續增長及傳統企業接入互聯網數量的提高,直接促進了CDN市場的高速發展。MarketsandMarkets發佈研究報告預測,全球CDN市場規模2019年將達到121億美元,超過50%的互聯網流量通過CDN進行加速。

在CDN市場中,有以網宿科技、藍訊通信和帝聯科技為代表的傳統企業。在2006年之後,包括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等雲計算廠商強勢入場,角逐CDN服務市場。十年時間,CDN專業服務市場規模增長了將近50倍,市場進入諸侯割據的局面。

為方便管制,工信部自2016年年底開始向企業頒發CDN和雲牌照。從此,“牌照”成了CDN行業的敲門磚。截至到6月6日,CDN牌照企業已達142家,雲牌照企業已達188家。同時,近些年迅速成長的雲廠商阿里雲、騰訊雲和金山雲打響“價格戰”,用“雲CDN”的模式不斷蠶食傳統CDN廠商的市場份額。

因此“區塊鏈+CDN”概念的新提法、新模式需要時間去驗證,能否在政策監管中得到認可?能否在企業級應用中率先落地?最關鍵的是,用戶能否在其生態中獲得實際收益,而不僅僅是多數人控制的“節點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