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区块链+CDN,数据共享概念的应用试水

摘要: 区块链本身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区块链把内容打散存储,是否能够顺利检索数据,以怎样的逻辑重新组装数据,新玩法是否比原来的CDN更高效,现在还未实际落地。

链得得注:从最早的“流量矿石”到现在以360、网易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因为区块链,他们都有了新的定义——“CDN+区块链”概念,他们在传统的CDN上引入以太坊智能合约、分享经济和P2P技术,将共享CDN、分布式存储、CPU等资源进行商品数字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对于节点遍布全球的CDN企业来讲,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与CDN的特征不谋而合。

“流量矿石”可以说是共享CDN的先驱,2013年10月Beta1.0内测,正式开启共享CDN+闲置带宽+数字商品交换模式,至今已经落地运行5年。在此之后,360建立云钻激励体系,网易上线网易星球,百度的P2P CDN产品“百度金矿”低调上线……。

共享CDN的普遍逻辑

对于视频等宽带需求大的企业来讲,宽带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45%以上。同时使用量和价格数据的不透明,使得他们迫切想提升数据的透明度及公信力。如此一来,基于区块链技术收集汇聚全球节点共享者提供的闲置宽带资源、上网设备资源兵通过交换市场流通共享CDN资产;需求方可以低于市场价格采购使用共享CDN,大大节约了成本。而基于区块链的CDN模式避免数据被篡改的危险。

引人注目的“挖矿”

链得得App注意到,这种模式的应用基本全部落脚在个人流量上,其中最吸睛的是激励机制的设计,即所谓的“挖矿”。这也导致各平台的“挖矿设备”一经上线就遭到大家的疯抢。流量矿石宝盒在苏宁预约的第一天就有20万人疯抢,他们的矿石“LLT”发行总量为10亿个,当已挖比例达到25%时,产出一个流量矿石难度约为50GB/个 ;当达到71%时,产出一个流量矿石难度约为1000GB/个 。需求方对共享CDN的使用量增加后会直接加快挖矿难度系数的提升。所以,最早加入到节点建设就意味着以最低成本获取收益。

北京一位职业分析师告诉链得得App,区块链最大的魅力还是Token。但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CDN激励机制依旧逃不开“积分商城”的影子。以流量矿石为例,他所售卖的“流量矿石宝盒”是帮助资源分享者实现资源变现的载体,用户通过分享获得的矿石Token来兑换会员及其他的产品。

区块链+CDN,数据共享概念的应用试水

(流量矿石宝盒的兑换模式)

市场上同类产品均有“移动硬盘”的概念,他们通过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云存储空间,将内容转化为数据并分割上链。一方面,用户则通过私钥来维护自己数据的隐私性;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设置也避免了单点宕机的可能性,链上的节点共同维护整个区块链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目前共享CDN普遍以视频资源的共享为入口,通过Token的激励,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资源共享的“链”生态中。

前述研究员告诉链得得App,这种想法加上区块链是不能更好地提升体验,感觉是很渺茫的;另外,网络安全是这类技术最不确定的因素,如何保证节点不被攻击,如何确保贡献宽带的用户信息有很好的加密和隔离,市场还处于观望中。

巨头攻城掠地,新模式还在监管无人区?

近年来,视频行业、网页游戏、垂直门户等的持续增长及传统企业接入互联网数量的提高,直接促进了CDN市场的高速发展。MarketsandMarkets发布研究报告预测,全球CDN市场规模2019年将达到121亿美元,超过50%的互联网流量通过CDN进行加速。

在CDN市场中,有以网宿科技、蓝讯通信和帝联科技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在2006年之后,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等云计算厂商强势入场,角逐CDN服务市场。十年时间,CDN专业服务市场规模增长了将近50倍,市场进入诸侯割据的局面。

为方便管制,工信部自2016年年底开始向企业颁发CDN和云牌照。从此,“牌照”成了CDN行业的敲门砖。截至到6月6日,CDN牌照企业已达142家,云牌照企业已达188家。同时,近些年迅速成长的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和金山云打响“价格战”,用“云CDN”的模式不断蚕食传统CDN厂商的市场份额。

因此“区块链+CDN”概念的新提法、新模式需要时间去验证,能否在政策监管中得到认可?能否在企业级应用中率先落地?最关键的是,用户能否在其生态中获得实际收益,而不仅仅是多数人控制的“节点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