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大馬101歲華人老婦六代同堂 155子孫辦大聚會致敬

大馬101歲華人老婦六代同堂 155子孫辦大聚會致敬

155名親友一同出席大聚會,場面盛大。(馬來西亞《中國報》/李莉莉 攝)

中國僑網6月11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道,在馬來西亞,155人六代同堂,為101歲人瑞齊聚一堂。

這名人瑞是陳亞嬌老婆婆,於1917年在中國出世,為潮籍人士;她18歲時與弟弟來到馬來西亞,與當地大馬華人兼霹州章吉京丁新村已故首任村長李炳烈結婚,兩人婚後鶼鰈情深,育有13名兒女。

13名兒女年齡介於60歲至80歲,其中3人已逝世。

經過多年開枝散葉,陳亞嬌現已有20名孫子、109名曾孫、105名玄孫及7名來孫,共242人,最小的來孫已10個月大。

陳亞嬌的丈夫在50餘歲病逝,陳亞嬌當年年僅40餘歲成了寡婦,從此沒有再嫁,獨立撫養子女至長大成人。

兩次跌倒受傷

陳亞嬌辛勞多年,無怨無悔養育子女,成為家中上下尊敬的長輩;各代如今分散各地升學、工作和生活的子孫念其親恩,其中155名子孫特於9日安排飛返家鄉和祖居,濟濟一堂表達對陳亞嬌的敬意。

老婆婆的二兒子李祺祥(76歲)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父親去世時,最小的妹妹只有3歲,幸排行在前頭的孩子已年長或已出嫁,母親陳亞嬌與這些年長兒女一起種植當時非常盛行的木薯及攪木薯粉掙錢,把年幼孩子拉拔長大。

“隨著孩子們長大成家立業,母親現終可放下過去的苦日子,在家含貽弄孫。”

他說,陳亞嬌曾在80餘歲及90餘歲時兩次跌倒受傷,後於2015年被外孫女邱賽玉接往檳城大山腳居住和照料至今。

9日晚上,陳亞嬌一家在章吉京丁新村內的福德祠禮堂舉辦大聚會,陳老婆婆以一襲楬青交間的旗袍及一套珍珠項鍊及耳環現身現場,看起來精神奕奕、氣色好及心情愉悅。

早睡早起少吃多餐

陳亞嬌百歲秘訣是早睡早起、戶外散步、少吃多餐、不禁口。

陳亞嬌的內孫女李寶英說,婆婆長壽的秘訣也不算秘訣,但陳老婆婆平時每天早睡早起,日常也會有傭人在傍晚陪她到戶外散步。

“婆婆也少吃多餐,沒有特別針對什麼食物禁口,吃什麼都行,不會有不良反應,如上火之類的。”

她披露,婆婆年輕時每晚都有喝半杯色酒壯身,後來因血壓高被醫生下令禁喝。

“我推測外婆長壽與年輕時大量勞動及健康底子好有關係,因她極少生病。”

她說,由於婆婆意識不如以前清晰,加上重聽,如今已較難以溝通。

辦聚會只為博外婆一笑

為老婆婆籌辦大家庭聚會的外孫女邱賽玉說,她從小時常前往探望外婆,婆孫感情甚篤,因此,希望在外婆有生之年辦大聚會,讓老人家高興高興。

“我今年年初開始籌辦這場聚會工作,包括確定人數及鑑定出席率最多的日期、特製紅色全家福T恤及自由餐會等,前後花了半年時間。”

她說,籌辦大聚會和召集242名六代子孫共聚一堂,是相當勞師動眾的事,因此暫不打算年年舉辦。

行走自如卻認不出親人

陳老婆婆年逾百歲依然行走自如,卻認不出大部分親人,包括自己親生的兒女。

根據記者觀察,陳亞嬌年事已高,雖自己可行路無需柺杖,但意識不如以往清晰,認不得親人,聽覺也不太靈光。

共有155名包括老婆婆胞弟及其丈夫的堂兄弟的親友出席這次盛會,大家一起穿上特製T恤與老婆婆寒喧,逗弄她還認不認識他們,她多回答不認時,反逗樂眾人笑呵呵。

期間,在拍全家福時,因怕冷的陳老婆婆被禮堂大風扇吹得抖瑟而發生不願拍照的小插曲,最後親人把她帶離至比較溫暖的後方,待親友站好拍照位置後,讓她穿上寒衣,半哄半騙地通過輪椅推至前面,才拍下六代同堂的照片及短片。(李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