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評價榮耀的GPU Turbo?

歐界科技


想看有趣又有料的數碼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吧,微頭條互動有抽獎哦~

我們先不提療效,我們先講講關於態度,就是華為對自己手機的態度。

首先是在華為P20 Pro上大放異彩的手持超級夜景模式,本質就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但是其中需要花費相當多的功夫在硬件和軟件的調試上,就可以把這個功能下放到合適的機器上。但這也意味著會威脅到華為P20 Pro的銷售,但良心如華為,我居然在Mate 10 Pro上用上了這個功能,其表現能達到P20 Pro的八成甚至還多。要知道把新機型的功能下放,這是需要多大的決心。

然後我們就談談今天的主題:GPU Turbo,華為手機的遊戲性能一向都飽受詬病,相對同期機器的表現都不會太好,在以前這是硬件上的問題。來到近幾年的麒麟處理器,硬件層面上來了,在對硬件的調教上華為做的也不錯,但是實際上的遊戲表現還是有點不堪。在逛花粉論壇的時候也經常看到有用戶抱怨華為手機遊戲性能不是很令人滿意。當看到GPU Turbo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華為對用戶的重視,終於注意到了華為在遊戲上表現的不足,開始補足,好評。

由於榮耀play才剛買到,還在來的路上,所以只能結合其他媒體的測試揣測一下,拿到機器以後我會好好體驗然後來補充這個問題。

GPU Turbo的本質應該是深度的硬件調教與優化結合個別遊戲的單獨優化兩部分組成,同時這也是對硬件有一定要求,所以只有麒麟970處理器的手機才能享受到這項技術。

再結合各家媒體在一些極限場景的測試結果對比以後,還是可以瞭解到雖然這個技術對遊戲的體驗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一些極限場景中還是稍顯疲態。但好消息是,許多想要購買華為手機的用戶和華為用戶心中壓著的一塊大石,可以放下了。


找靚機


再抄一下二個月前的冷飯,趕在8月13日華為要在榮耀play發佈大事件之前。

我一直質疑GPU Turbo是“嚇人的技術”這一說法。說它嚇人,主流的觀點是從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餘承東在發佈會上展現的一張“高性能,更省電...”的膠片。一個不改變芯片本身的軟件技術可以做到這樣的效果,那真的很嚇人。

另一個方面,在一些自媒體披露的採訪或自行點評中提到,GT這個技術是需要軟件和硬件配合的技術,其他友商學都學不來。這相當於告訴你怎麼回事,你都沒辦法山寨,果真如此,的確夠嚇人。

但我認為,這兩個方面都存在重大疑問。

餘承東並未披露幾項提升指標的具體測試方法和復現途徑。根據已披露信息做一下猜測。餘大嘴聰明的地方在於,只要一天不披露數據來源和測試方法,外界就只能猜測,而無法讓其正面答辯。

關於圖形處理效率提升60%這個說法。這種衡量尺度本身就很模糊,是GPU的數據處理能力,還是pay load佔比,還是實際應用的幀率顯示?我的猜測,餘承東用的可能是應用的幀率顯示。測試選擇的機型,很可能是早些時候發佈的榮耀V10或者P20P。因為之前的一些用戶端測試顯示了早先發布的基於麒麟970的手機,主流遊戲幀率只有40左右。如果GT技術能讓它們的幀率達到60幀以上,那就算是提升超過60%。

餘承東的第二個測試是打遊戲的最高幀率和幀率穩定度,他選了榮耀play和iphoneX以及某845手機。這個測試的透明度最高,各大評測網站測試復現的基本上都是這一頁的內容。為什麼選榮耀play做這個對比?因為,只想要體現幀率穩定度。在持續的遊戲測試中,幀率的比拼瓶頸已經不在於soc的能力,而在於散熱設計。iphonex是堆疊式的pcb,器件密度超高,榮耀play犧牲了外設和其他設計規格,散熱自然可以處理的更寬裕。如果要和ipx比遊戲,應該用mate rs。mate rs同樣是堆疊式pcb,雖然mate rs“三明治”結構的堆疊比ipx“漢堡王”結構的堆疊密度略低,但權當可以拿來一比。哪怕用p20p去和其他旗艦比幀率穩定性也比用榮耀play更合理。一個強化遊戲功能的手機,去和強調屏幕,拍照,通訊等其他功能的手機去比遊戲。當然也可以,這是賣點。但用來證明自己的某項軟件技術很牛b,呵呵。

餘承東的第三個說明項是在榮耀9青春版上測試單幀的功耗,可以降低30%。單幀功耗怎麼算的?總功耗除以輸出幀數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選一個分母(也就是幀數)增益最大的機型,這個參數最漂亮。查了一下榮耀9青春版是麒麟659平臺的,這個平臺自行百度,用來承擔這個場景最合適不過。

實際上,基於一些從業人員的猜測,GT技術需要多起一個進程旁路數據,GPU和CPU並無硬件變更,實際上的整機功耗應該比升級GT略高。不過,數據搬運瓶頸被規避,幀率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餘承東一張膠片把效率提升60%,功耗降低30%,高畫質滿幀率,遊戲玩不停,寫在一起,真的很嚇人。可如果結果來自三個測試場景,三種不同的機型,你覺得嚇人嗎?把描述變成“功耗略微增加,但幀率有一定提升”,你仍會覺得嚇人嗎?

但是隻要餘承東不公佈數據來源和測試過程,以上只能是猜測,無法讓其正面證明答辯。

再來說第二方面,這是一個軟件硬件結合的技術,其他友商想學也學不來。我倒是不強迫餘承東必須公開其實現原理。但一方面說其他友商學也學不來,一方面對實現原理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家又不是傻子,正常人難道不會心存懷疑?

自6月6日公佈這個技術後,只看到有評測網站在不停重複高畫質滿幀率這一個測試項,這有什麼嚇人的?膠片裡嚇人的地方,沒看到什麼第三方評測測出來。為什麼,嚇人的地方都是通過餘承東的膠片暗示的。第三方沒有人能複測。反倒是用戶評測,客觀一點的都反應,幀率有所提高,其他沒感覺。

我分析GT從使用者角度,應當是這樣一個技術:功耗略微增加,不同機型幀率有不同的提升率。適配遊戲和版本升級工作量很大。

應對GT困境,餘承東的解決辦法有什麼?換位思考,我覺得就是用時間換空間。首先,在某個時間點把GT的上層開發接口開放給第三方應用者。第三方直接基於GT接口開發應用,可以省去餘承東團隊大量的,海量的維護工作量。第三方如果堅持不用呢?國產免費接口不用,非要用美國人把持的opengl,vulkan,directx,三觀有問題!第二階段,就是等GPU硬件真正升級後,比如在下一代芯片,mali突然開竅了,或者海思買了imagenation的授權嵌了一個磨皮成自己自研的GPU。把硬件的提升宣稱GT2.0的功勞。此時再把測試方法公佈給外界,讓第三方來測,就有機會防止被打臉了。

其實餘承東只要把數據來源和測試方法公佈,我的臉就先沒了。

讓我們拭目以待。

把一個光環加給一個凡人的時候,你只看到了他的燦爛,連那些他偷偷釋放的惡,都帶上了彩虹的顏色。



人大鬼小666


看了一圈評測,先總結一下:

1,真的有乾貨。

說GPU turbo,確實有效果。從很多遊戲的實際效果看,都有一定提升。

2,不是單純的遊戲層面的優化。

遊戲這個事情,優化很關鍵。優化做得好,曉龍660比835幀率高之類的事情也正常。然而,華為的GPU turbo確實不是單純的“找到遊戲廠,給錢開後門”,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在底層的調度和驅動上有優化。


諸位手機遊戲玩家想必還是蠻興奮的,畢竟又有物美價廉的可以玩遊戲的手機能選了。不錯,GPU turbo最顯著的一個意義,就是打遊戲爽,沒毛病。

然而,我今天要說的,是GPU turbo的潛在意義。

說之前,給大家看一個公司的股票:

NVIDIA,英偉達。2015年之前,一直是個賣顯卡的。顯卡能幹啥?最明顯的,打遊戲。還有,超級計算機裡面會用顯卡做運算加速。挖比特幣。可以說,用途很有限。

2015年,英偉達股票突然開始瘋漲。為什麼呢?美國人瘋了嗎?錢多沒處花了嗎?當然不是。英偉達從2012年開始佈局基於英偉達顯卡的人工智能,到2015年開始初顯成效。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相關學術研究和產業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的硬件需求也飛速提升,而英偉達出品的通用性較強的顯卡,成為了人工智能產業和學者的“標配”。可以說,GPU(顯卡),和人工智能,就是蜜蜂和花朵。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下一個10年甚至20年裡最重要的增長點,現階段,諸多企業也在抓緊時間在這個領域展開研究。各種應用,諸如人臉識別,圖像標記,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等,已經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極高的人工智能需求,意味著極高的GPU需求,意味著極高的GPU人才和技術的需求。

而華為在這個時刻推出GPU turbo,不論是驅動優化也好,調度優化也好,硬件優化也有,幾乎必然意味著華為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戰場上,華為有多了一張底牌。


人工智能的產業頂端,一定會有人佔據。我們兜裡的錢,一定會有人賺走。既然一定會有人,為什麼不能是中國人?


IvanZhu


榮耀GPU Turbo,謎底終於揭曉,懸念再無胃口,發佈會上餘承東就向大家展示了這項嚇人的技術了——革命性圖形處理加速技術GPU Turbo,實現圖片處理效率可提升60%。

噱頭也罷,驚喜也好,華為之為有何偉大之處。

一、GPU Turbo

顯卡的處理器稱為圖形處理器(GPU),它是顯卡的''心臟'',與CPU類似,只不過GPU是專為執行復雜的數學和幾何計算而設計的,這些計算是圖形渲染所必需的。能讓手機變得更快更流暢!

二、GPU Turbo華為的倚天劍

發佈會上餘承東表示GPU Turbo能讓華為的低端機超過友商中檔機,中檔機超過友商旗艦機。這讓我想起了田忌賽馬,戰國時代,齊威王與大臣田忌賽馬,兩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馬,齊威王的三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因此,田忌三戰三敗。後來,軍事家孫臏給田忌出了個主意:以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以上馬對他的中馬,以中馬對他的下馬。結果,田忌一敗二勝。同樣的馬匹,由於田忌改變了排列組合,從而實現了由敗到勝的轉變。

歷史總有相似之處,華為榮耀GPU Turbo再次上演。

縱橫江湖,仗劍走天涯,要麼有絕學武功,要麼有無敵武器,榮耀GPU Turbo無疑就是華為的倚天劍。


看見光


今天回答了幾個類似的問題,我整理一下。

什麼是GPU Turbo

華為很早之前就放出話來,說是有一種“很嚇人的技術”,可以讓手機的性能實現從“地上走”到“天上飛”的轉變。終於,在2018年6月6日,公佈了這項技術,也就是GPU Turbo。

所謂的GPU Turbo,就是通過連通GPU和CPU的方式,讓手機的GPU性能提高、功耗下降,根據華為自己的說法,其GPU性能的提高可以達到60%、功耗下降30%。下面這張圖就是關於GPU Turbo的一點兒性能上的介紹。

這項技術意義何在?

如果說這個技術真的可以如此地提升GPU性能、降低其功耗,那麼這個技術首先來說,就是對於手機遊戲性能和後續的手機流暢度都是有質的飛躍的。

比如說今天看了鳳凰科技的評測視頻,裡面就對比了驍龍845手機“黑鯊”以及榮耀Play,根據短暫的試玩,吃雞/王者榮耀遊戲除了在剛剛載入時會稍有卡頓外,其他時間都能夠保證流暢運行無卡頓,並且溫度和耗電量都表現得非常正常。初步驗證了這個技術會有不錯得表現(下圖就是鳳凰科技的測試視頻,彈幕表示不敢相信)。

而除了性能本身的提高之外,更大的意義在於,這不是一次硬件的提升,而是軟件的提升,所以說惠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華為Mate系列、P系列還有榮耀的部分機型,都是可以享受到這個優惠的,所以這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對華為來說,是一件可以推銷自己的機會,並且摘掉“爵士從不玩遊戲”的帽子。同時,對於整個安卓的生態來說,可以讓其他廠商開始注重軟件本身的優化和硬件的調度上,改善現在這種安卓只知道堆性能、而不注重發揮性能的全部優勢的局面上。

這樣的技術是怎麼實現的?

目前來說,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技術。畢竟華為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技術實現手段,只是用了一些非常模糊的詞語,比如說從渦輪增壓得到靈感、聯通了GPU和CPU之類之類的。

關於這個技術是怎樣的技術,網上還是眾說紛紜的。根據稍微懂行的人的推測,可能是有如下的實現手段:

  1. 放棄保守的GPU策略,用超頻來實現遊戲幀率的增加的,但是從本身性能的提升幅度還有功耗的降低來看,不可能是這種方法——這也太低級了。


  2. 針對某幾個遊戲的雞血驅動。這種方法是有可能的,畢竟所有的遊戲只要願意摳一摳,性能上還是會有個10%以上的提升的,如果遊戲本身在剛開始開發的時候沒有注意優化,那麼這個比例會更高。但是從華為信心滿滿的樣子上看,通過這種方式實現GPU Turbo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這種技術應用面太狹窄了,對華為還有遊戲廠商的壓力太大。

  3. 把GPU跟遊戲之間的接口由比較老舊的OpenGL改成了更新、更有效率的Vulkan,優化了遊戲對GPU的調度。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未來的應用範圍就比較狹窄了,而且非常看遊戲本身的素質。

  4. 還有人放出了華為之前申請的專利,專利包括《一種優化核函數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一種全局內存訪問的方法和設備》,這兩個專利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優化了GPU的內存讀取方式,使得GPU在讀取內存的過程中實現更高的效率,從而達到提高GPU性能的目的。這種方法聽專業人士說,屬於腦洞大開的那種。但是由於這兩樣專利都牽涉到硬件上的改動,所以可能性也是存疑的。


  5. 最玄乎的、最適合宣傳標語“很嚇人的技術”的,就是所謂的NPU/GPU智能插幀技術,意思就是說CPU、GPU還有NPU同時工作,CPU/GPU計算形成低幀率的圖像,然後通過NPU實現人工智能插幀(沒有NPU的芯片會通過GPU模擬NPU的性能,雖然功能上能夠實現,但是效率上會差很多),就好像是根據前後兩幅畫的內容,中間由NPU/GPU計算自動插入一幀,這樣降低了CPU、GPU的計算壓力,同時提高遊戲幀率。再簡單點兒說,就是CPU、GPU負責輸出一個幀率30的遊戲畫面,而NPU和GPU負責把這30幀變成60幀。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技術的話,那就真的是黑科技了。

以上的這些猜測,都是網上提出的一些可能性,具體是如何實現的,還要看日後的研究。

總之,具體這個技術怎麼樣、有沒有那麼神奇,還要看後續的測評。

而且根據華為的說法,在未來的一兩個月內,不少華為用戶都可以通過手機系統升級的方式,體會到這個技術。到時候幾千萬華為用戶的口碑將會證明這個技術到底嚇人不嚇人。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如何評價榮耀的GPU Turbo?從今天發佈會發佈的GPU Turbo來看,無疑該技術不但對華為,對手機發展也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玩手機遊戲的朋友可能就有深刻的體會,如果玩大型一些的手機遊戲,那種卡頓、速度簡直會讓人發瘋,而且耗電之快也是讓人氣餒,特別是低端機型。


而對於華為餘承東口中的“嚇人的技術”很早就開始吊足機友的胃口,在微博上餘承東說:

這項“很嚇人的技術”是華為2018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技術,是華為技術的重大突破,它將通過底層技術大幅提升產品的性能體驗。有了“很嚇人的技術”,其他手機速度跟我們手機的速度相比,就等於是“地上跑”和“天上飛”的區別!當項目專家告知該技術已完全成熟可投入商用後,我感到十分振奮,這真的是為提升手機體驗做出革命貢獻的大技術,我們正在申請技術專利!同時,可以告訴大家,這項技術將會率先在榮耀手機6月推出的全新產品上正式使用,讓我們一起見證!

可見,華為把這次嚇人的技術提高到相當的高度,稱作革命性的。


而今天發佈會上一開始沒多久,餘承東就拉開了這項嚇人技術的神秘面紗,並且著力介紹了其優點。這項被稱為GPU Turbo的技術,具有高性能、更省電、高畫質、更酷玩的特點。用軟硬件協同的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安卓的問題、更給安卓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超越。在數據指標上,能夠提升圖形處理效率高達60%,同時SOC功耗降低30%。正如官方所說,打通了EMUI操作系統以及GPU和CPU之間的處理瓶頸,實現了整個系統的圖形處理效率的極大提升。


正如餘承東所說,這項技術就如給汽車增加了渦輪增壓,在設備總體性能上發生了質的飛躍。低端機型,在使用該項技術以後可以達到友商的終端機型,華為的中端機型可以相當於友商的高端機型,華為的高端機型要遠遠拋開別的友商。


雖然沒有披露該項技術的細節,從其發佈的優點來看,應該說會給友商帶來較大的壓力,關鍵是提升的效率跨步確實是相當大的。看來,在華為這一項技術的催化和帶領下,也許一大批國產手機的速度會有相當大的改觀。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更多分享請上部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我是不請自來。

哈哈。看完發佈會,網上已經各種爭議了。因為很多人各種懵逼,不明白這是什麼原理,甚至那能量守恆定律來衡量這個技術,說它不可能實現,違反物理定律了。忽悠人的。

其實,這個嚇人的技術效果可以實現,就在硬件不變的情況下實現。而且市面上有類似技術。英特爾酷睿加速技術。這是英特爾已經運用到電腦上的cpu加速技術。簡單來講,就是這個渦輪增壓系統會智能關閉幾個核心,然後集中功耗讓剩下的幾個核心超頻,以達到降低耗電,提升效率,提升畫質等等的目的。

這種技術需要芯片是自己設計的,然後加上很強的系統能力。軟硬件高度協同調動。所以沒有自己芯片的廠商想學的確很難。只有蘋果,三星這樣的廠商才有這個實力。同時這個渦輪增壓系統的研發費用可能比一般國產一年研發費用的總和還要多,一般人承受不了。

英特爾酷睿加速技術,是電腦cpu加速技術,華為的這個是手機soc中集成的gpu加速技術,難度上也的確很大。而且會引領潮流的。蘋果三星肯定會啟動類似的技術研發。


曾經過往24


一直以來,安卓更強的兼容性導致體積變大,CPU、GPU“各自為政”,經常會出現針對同一個畫面實現,不同廠商採用完全不同的硬件結構優化寫法,導致有些手機配置雖高,圖形驅動效率依然不盡人意。

而專業遊戲玩家對手機性能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流暢的操作系統,細膩的畫面顯示,良好的散熱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告別“神坑隊友”,就需要擁有一部圖形處理能力強,達到性能和功耗平衡的手機,GPU Turbo(圖像處理器渦輪增壓)應運而生。


一、GPU Turbo 誕生:來自汽車發動機的靈感

簡單來說,就是在圖像處理器上增加了一個渦輪增壓引擎,帶來畫質、性能提升的同時,能耗不升反降。

二、GPU Turbo 2.0:遊戲引擎再升級

在上一代基礎上新增 9 款主流遊戲,重點優化了支持遊戲中關鍵&極限場景(如團戰、載具等)。GPU Turbo 2.0也優化了遊戲場景的觸控體驗和遊戲助手的功能體驗。同時在遊戲場景下,獲取機身表面溫度的動態變化,合理的調節性能與熱之間的平衡,在保持手機整體性能流暢,體驗良好狀態的同時,使機身溫度得到良好的控制。


三、GPU Turbo 3.0 來了:“嚇人的技術”再升級

如今手機除了滿足人們的辦公需求和溝通需求,也越來越多成為滿足人們娛樂需求的工具。EMUI 9.1針對目前對性能要求最高的娛樂功能——遊戲,對GPU Turbo技術進行升級優化,GPU Turbo進入3.0時代。GPU Turbo 3.0覆蓋更多主流遊戲,新增支持51款國內遊戲,累計支持60款國內遊戲;在原有GPU Turbo的性能上提升60%;在功耗降低30%的基礎上,功耗最多還可以降低10%。讓不同類型遊戲的用戶都能享受到高幀率與低功耗帶來的極致遊戲體驗。

四、我個人對榮耀的GPU Turbo的感受

玩遊戲實用,辦公感觸不大。


包紙玩機


————大家好,端午節鄰近,每天一答,還是要的,就像寫日子一樣的過,能夠堅持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前言: 榮耀Play被稱為一代神機,我沒聽說過。但是在遊戲方面,不得不承認,華為這次做到了比肩高通旗艦系列的實力,這並非說華為的處理器比高通的處理器好,而是搭載了GPU Turbo的技術,這是一個對於系統(軟件)層面進行優化的技術,可以說對於遊戲一族來講,這是一個滿滿的黑科技!

榮耀Play: 在外觀硬件參數方面,可以說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地方。清一色的劉海屏附上海思麒麟970的加持,在高通驍龍845的絕對壓力下,麒麟970還能作為旗艦手機的配置嗎?顯然不能的。畢竟它的對手是驍龍835,無奈榮耀play1999起步的價格,也還算對得起用戶的支持。在GPU Turbo的加持下,PK最便宜的驍龍835的小米6,也是足足的吊打。可以說榮耀play的發佈,僅僅是一個黑科技——GPU Turbo的發佈。這樣一來,遊戲將不是華為,榮耀的短板!

附言: (我要吐槽榮耀play酷玩版,先上圖吧!魅藍哭暈在廁所啦!心疼殲—20 20秒!)

GPU Turbo: 關於這項技術,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科技,僅僅是通過系統層面的優化,就能使得大型遊戲的體驗更為流暢和省電!在發佈會上:
————提升60%的性能提升,降低30%的功耗————————在百度百科上的定義:GPU Turbo是一種類似汽車上渦輪增壓的技術,是一種軟硬協同的圖形加速技術,能夠提高手機GPU的性能,圖形處理效率提高60%。
6月6日,榮耀官方宣佈,GPU Turbo將於7月30日開啟HOTA升級,包括華為Mate、P系列以及榮耀V10、榮耀10等旗艦機型和其他機型都將升級GPU Turbo技術。
華為榮耀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進行OTA升級後,就能享受該技術啦!(使用GPU Turbo技術的手機,面對當前熱門的遊戲,例如《王者榮耀》、《荒野行動》等,均可實現滿幀運行。)

華為的科技創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GPU Turbo是華為經歷了多年時間研發出來的。是華為在推出華為P20 Pro徠卡三攝之後,再一次拿出領先業界的技術實力。帶來的效果也是巨大的,依仗GPU Turbo技術的手機,相信華為還是榮耀都能一雪處理器的GPU不如高通的恥辱!國產加油!


小機俠


GPU Turbo如果真的能達到發佈會上的宣傳效果,GPU性能提升60%,同時功耗降低30%,那麼對於整個安卓生態系統都具有重大意義!

1、安卓系統吃配置,所以手機硬件的不斷升級,迫使用戶不斷換機(尤其是在2015年之前,手機基本上半年到1年就會很卡)。

2、雖然有Google這些年的不斷優化,使得操作,碎片化、續航等性能有一定提升,但是由於底層編碼的問題,安卓對於硬件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這些年,尤其是與iOS的對比上看,在CPU上,已經接近了,但是在GPU上,一直差得遠,也導致年年蘋果的GPU性能輕輕鬆鬆的把安卓陣營秒默全。

3、目前對於GPU性能的提升,都是以工藝,架構設計,甚至是堆核為主,如果華為此次的GPU Turbo能通過軟件的優化,或者說底層代碼的更新優化,使得GPU的性能激增,功耗下降的話,無疑是顛覆性的技術,因為工藝的升級緩慢而且貴,是真貴!

但是,對於GPU Turbo能同時提高性能與降低功耗的實現,本人是持有懷疑態度的,最典型的就是超頻技術,提高性能,增大功耗,華為能在現有架構與底層代碼的基礎上同時達到提高性能降低功耗,表示懷疑,另外,就是60%的提升,很嚇人。期待小夥伴們的實測,因為不管怎麼樣,我希望這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